![]() ![]() ![]() ![]() |
台儿庄:凤凰台的传说(图)乾隆二十二年春,京杭运河台儿庄段商船如织。骆家、王家、郁家三码头首尾相接,漕运繁忙。王公桥向东不远,有一高台称凤凰台。台西有一大石桥,是通往城东门的必经之路。桥头有一棵大柳树垂丝拂水,树下茶棚里的说书声、商贩的吆喝声,与运河上的船工号子交织成曲。 彼时,土台初成的凤凰台静立东岸,黄土新夯的台基尚未覆瓦,却因帝王行宫之名引得众人瞩目。一日,漕船上走下位锦衣公子,折扇轻点问向桥头老丈:“听闻此地有凤凰台,却为何荒废至此?”老丈捋须笑道:“公子有所不知,原是为乾隆爷修的行宫,不知怎的半途停了工。” 话音未落,石桥方向传来银铃般的笑声。只见两位二八佳人挎着竹篮款步而来,姐姐大凤鬓边簪着木樨,妹妹二凤腕间系着红绸,一颦一笑皆引路人驻足。那锦衣公子眸光微闪,折扇轻敲掌心,径自从人群中穿过。 此后半月,凤凰台下的老柳树成了公子的“落脚点”。他常倚树而坐,时而抚琴,时而挥毫,引得大凤二凤也常来观望。原来,公子姓陆,本是江南画师,听闻凤凰台之名特来采风。三人心性相投,陆公子画下姐妹俩在台边嬉闹的模样,画中凤凰台虽无华彩,却因二人的笑颜添了几分灵动。 忽有一日,运河上驶来一队官船,侍卫高声传旨:“圣驾南巡,途经台儿庄,择凤凰台建行宫!”一时间,台边百姓被驱离,大凤二凤家的茅屋也在拆毁之列。陆公子心急如焚,连夜将珍藏的画作呈给监工官员,画中姐妹与凤凰台的和谐之景,竟让官员暂缓了拆迁。 乾隆驻跸那日,陆公子将画作献于御前。皇帝见画中景致,笑道:“此台虽未建行宫,却有‘凤凰’栖居,倒比宫殿更添生气。”遂下旨保留凤凰台周边民居,并赐名“凤栖台”。 岁月流转,行宫终未落成,凤栖台之名却流传下来。老柳树年年抽新芽,大凤二凤嫁作商人妇,而陆公子的画辗转流入民间,画上题字“凤凰本非池中物,却恋人间烟火香”,恰似那段传奇的注脚。 时至今日,台儿庄老人指着凤凰台遗址讲述往事,仍会说:“当年啊,凤凰台的凤凰,是两个水灵灵的姑娘。”(于景志\撰文 黄 振\配图)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上一篇:【传说】戏说乾隆皇帝与台儿庄[ 11-10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