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散文《写秋》作者:单立强散文《写秋》 如果我写秋, 绝不只写“秋风送爽”四个字。 我要写枝头那枚倔强老叶, 写它咬断叶柄时轻轻的“咔嚓”声; 写蝉鸣被风一片片削去, 直到空气里露出雪白的静; 写热浪被风推回山脊, 像退败的潮水, 留下碎银似的阳光一地。 如果我写秋, 绝不只写“秋雨绵绵”的套俗。 我要写雨脚顺着叶脉偷偷溜进根须, 像一封没有地址的家书; 写雨丝在玉米胡须上打结, 把自己绑成一粒会发芽的汉字; 写雨后土地微微隆起, 那是根在黑暗里踮脚, 把整座秋天的重量向上托举。 如果我写秋, 绝不只写“秋日和咰”的色调。 我要写俯身插秧时, 脊背被太阳烙出的汗渍; 写厚茧掐断穗秆时的脆响, 像岁月折断自己的肋骨; 写谷粒滑进米仓的沙沙声, 那是土地把一年光阴磨成金粒, 悄悄撒进农人掌心的温度。 如果我写秋, 绝不只写“稻浪金黄”的喜悦。 我要写江南新米蒸腾的白雾, 在屋脊上与旧年雪意相遇; 写塞外第一刀苜蓿落下, 羊群的叫声像星星撒满夜空; 写播种船划开田园的浪花, 把冬天的小麦种进土里, 让寒露负责看管着绿芽。 如果我写秋, 绝不只写“雁阵惊寒”的明片。 我要写“一”和“人”, 在天上如何拼出“归”字; 写苏武的旌节早已化作芦苇, 仍在每阵风里摇着不肯褪去的白色; 写雁声把天空拉得很高,高得可以装下国家版图, 和版图上所有抬头仰望的人们。 如果我写秋, 绝不只写“白云悠悠”的闲情。 我要写云团在山顶试穿新裁的霞帔, 赤如熔金, 黄若烤谷; 写它俯瞰人间时, 怎样把一条河的皱纹熨平; 写傍晚的云被夕阳点燃, 像一封公开信, 把“国泰”与“民安”四个字烙在每一扇窗棂。 秋天不是春华的续篇, 也不是夏日的缓刑。 它是四季的转轴, 是土地在交出果实的同时, 也交出自己滚烫的脉搏; 是河流在降低身段之际, 把一路淘洗过的沙金悄悄推向岸边; 是万物在脱下盛装之后, 仍保持挺拔的骨骼和干净的呼吸。 倘若没有秋天, 世界将成一场失控的魔术: 前一秒烈焰舔舐皮肤, 下一秒寒冰刺穿筋骨。 是秋, 在冷热之间铺开缓坡, 让时间学会踱步, 让生命学会转身, 让一颗滚烫的心在风里慢慢收拢, 像握紧的拳头缓缓松开, 变成可以与人相握的手掌。 我爱秋, 并非因我的生日在秋, 而是秋教会我人生的下半场该如何走。 让花退到种子, 让绿退到根须, 让喧嚣退到寂静, 让一切繁华退到落幕, 像星辰退到黎明之后, 却仍在那里发亮。 假如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我要把根须插入泥土, 在黑暗里写出“深”字的全部; 我要把树冠举到云边, 让叶脉成为最轻的琴弦, 风一过, 便弹出只有星辰听得懂的音符; 我要在每一次呼吸里, 把二氧化碳翻译成氧气, 把尘世多余的酸涩, 悄悄酿成空中的甜蜜。 秋, 用一支看不见的笔, 把江山涂成五色: 黄是金箔, 赤是火焰, 绿仍是底色—— 那是土地不肯卸妆的素颜, 是亿万株草木合谋的坚毅: “我们愿意在凋零里, 守住最后一寸生机。” 当人过中年, 会忽然听懂秋天: 听懂它为何把果实压得很低, 那是教你对土地鞠躬; 听懂它为何把天空抬得很高, 那是让你学会仰望; 听懂它为何把叶子一片片放走, 那是告诉你——紧握的手,只有张开;才能接住雪,接住光,接住来年的生计。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上一篇:《秋思·惜时》作者:杨秀荣[ 10-11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