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王履安:浙水家声振苏鲁 稽山世泽润台城浙水家声振苏鲁 稽山世泽润台城 自小就喜欢写字,缘于我爷爷毛笔字写的很好。爷爷小时候得到过规范的私塾教育,喜欢读书、写字。爷爷发现我也喜欢写字,高兴得很,亲自去文房四宝店给我挑选毛笔、买纸墨,连镇纸都买,很规范的引导我去习书。他常鼓励我,等你写的成型了,就请你八老太去指点。小时候我就知道,我们家的亲戚里,有一位名震苏鲁的书法大家——王履安先生。现在想来,如果不是爷爷的鼓励与支持,如果不是王老先生的指导与教诲,我也许今生和书法就不会结下如此的缘份。
到了读初中时,爷爷看我的楷书写的基本可以了,就委托我表姑奶奶,把我介绍到王老先生处去学习书法。王老先生和我们家有远亲,我要称老人为“太爷”,是一位声望辈分和都极高的老人。运河古镇的大小匾额题字,基本都出自王老先生之手。他的魏碑书法出神入化,行草遒劲壮美。书法同道们曾讲“南有武中奇,北有王履安”。王老先生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后裔,家谱流传有序。所以,王老先生家的大门春联,记忆中均是“浙水家声远,稽山世泽长”。我请教过王老,他讲,这是怀念故土和先祖的对联。
王老先生是祖传的中医世家,有堂号曰“保寿堂”。老先生退休后,开了10年的药铺,亲自坐诊。我记忆中,保寿堂药铺是坐南朝北。进入药房,迎面就是药柜上方的横幅书法“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每个字均超过20公分见方,遒劲有力、铁画银钩。一时间,繁荣街“保寿堂药店”求医问药、交流书艺,索求墨宝的挤满了门市。老先生那时已是古稀之年的高龄,悬壶济世,以书会友,是古运河畔最绚丽的风景。 王老先生在80岁以后,就把药店交给年轻人打理。这样一来,来家中求书求学的人就更多了。还常常有来瞧病的,老先生依然会给把脉,开药方,从不拒绝,更不收诊金。
能得到王老先生的指点,那是无比的荣幸,王老先生的家,就是极高的书法艺术殿堂。参加工作后,我每周都去先生家两三次。记忆中,每次去,先生家中都有客人。老先生和蔼可亲,说话语调平缓,语言风趣,丝毫没有一些大书家的傲气。老先生和年轻人谈书法艺术的同时,也常谈些人生哲理来教导我们。老先生常对我们这些年轻人讲:“写字呀,要树立一个目标,那就是——服务。字写好了,要为社会服务,为所需的人服务,要做到无偿服务。写字呀,要掌握一个诀窍,那就是——苦练,业精于勤嘛!”王老不仅是在教我们习书,还煞费苦心的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工作和生活。 老先生家书房门上方,挂着他自己写的草书“随遇而安”横幅小匾。我不止一次的请教这四个字的内涵,每次老先生解答的都很精辟;每次都跟我举例子,谈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心态要放平,要有大儒的心胸,这样心安才会神安!”老先生对我偏爱得很,我每逢生日,老人家均会给我写字,每次内容都不一样,但目的是一样的,都是教诲我修身。我书房挂着老先生给我写的一个条幅“心要纯,笔须勤,日后成就莫自矜,方不负老夫良苦心。”如今,老先生驾鹤仙游18载了,每看到王老先生的书法,我都会想起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在梦中也曾多次梦见八老太爷。他老人家依旧是微笑着,用那支自己做的长峰笔,示范书写着那首故人西辞黄鹤楼的书法。 今年是王老先生诞辰110周年,我从文稿中找出这篇随笔,以此来怀念八老太爷,用那支旧长峰,用心去书写“随遇而安”的意境…… (张舜历 2010年初春初稿,2025年初冬修改于若梅书斋)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上一篇:《诗梦古城》作者:张玙璇[ 11-02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