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追忆-人民公社时期的大队书记们(生产队长姊妹篇)》作者:贺敬同《追忆-人民公社时期的大队书记们(生产队长姊妹篇)》 人民公社,在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延续了二十六年,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四清运动、“十年文革”、家庭联产承包初期等,自然灾害困扰着人们。确实锻炼了干部,作为公社直接下属,大队党支部书记得到了风与火的历练。 贺窑人民公社,在台儿庄区来说,是个小公社,二十二个生产大队,六十四个生产队,17000来人。也就是说,二十二个大队书记,有的大队,说是大队,实际上是个“独孤牛”,也只是个三、四佰人的生产队,但麻雀虽小,五脏皆全,它也设大队书记、大队长等群团组织负责人。 贺窑人民公社稍大一点的大队,也就是薛庄不足2500人左右,贺窑1700多人,孙苏庄1000左右,褚提楼1000左右。 一个大队的规模小与大,整个大队的农副业生产,各项事业发展的好与差,社员生活水平的高低,大队党支部书记起到了关健的决定性因素。人民公社时期,贺窑公社也涌现出多个优秀支部书记。 贺窑党支部书记,三任书记,有土陶生产的支撑,集体经济相对厚实,公益事业发展的好,再加上小集镇,社员生活水平略好于其它大队,还曾被评为“华东地区劳模村”。 姬楼大队,距贺窑咫尺,如同一个村,土陶生产仅次于贺窑,但它村小人少,经济人均甚至高于贺窑。大队书记是人民公社前的管区干部,识字不多,但脑子好使。架电、购买农业机械也早先其它村队 薛庄党支部书记,该同志有文化有知识,在全公社支部书记当中,能文能武。一九七一年,中共台儿庄区委第一届区委委员。全大队九个生产队,在他的坚强领导下,农业生产,特别是林业生产,全市有名,台儿庄区数一数二,翠屏山东坡,虎提西南侧树木成行,几十亩果园硕果累累。丰收时节,踏入薛庄果园,好象置身于朝鲜电影《摘平果的时候》。 孙苏庄老支部书记,很有份量的一位老同志,在任期间,组织建筑队,承建张山子李庄港口,修造小型桥梁,为大队集体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转行后,任公社建筑公司经理,为薛庄小城镇建设和乡办企业贡献斐然。 曹楼老书记,曹楼是个“”独狐牛”大队,但老书记六十年代,就抓村办项目,打地瓜粉做粉条,水泥瓦厂生产出的产品卖到方圆几十里,农业生产到土地承包,村民们还传承老书记种地讲究的好传统,长出的庄稼,明显好于周围村队。 顿东、后洪庙、高山前等村老支书,均是几十年党龄的老同志,历届党委认可的好支书,不看别的,单从土地承包前,各大队的家底子,集休资产等,就不难看出,那位支书干好干孬,便一目了然。 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与他们的接触也有四十八年之多,这些老书记们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虽然处于那个年代,但他们对党忠诚,执行党委决议一丝不苟,雷历风行,不打折扣,作风上廉洁奉公,以德做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做出积极的贡献。(2025、10、02于贺窑)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责任编辑 侯中华) 上一篇:《悔读歌》作者:杨秀荣[ 10-02 ]下一篇:《听雨揪心》作者:张法远[ 10-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