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古城>> 景区>> 台城旧志>>正文内容
  • 台儿庄古城:翠屏学馆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这座庙堂式建筑是古城的一所私塾学校,始建于清咸丰八年(1658年),为义塾,对外收徒。该私塾1938年毁于战火,现在原址重建。

    私塾产生于春秋时期,除秦朝曾短暂停废外,作为私学的一种,成为官办学校黉(hong)学的重要补充。私塾在漫长的传统社会绵延不衰,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它与官学并驾齐驱,共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鼓励学子辛苦耕耘,不懈奋斗,为培养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台儿庄的私塾学校,光绪年间有32处,培养出许多文化名人。辛亥革命志士尤民,抗日运河支队创始人孙伯英、赵静波,著名诗人贺敬之,著名戏剧导演郑亦秋,历史学家胡绳武、张玉法,军旅作家贺茂之,台湾美术教育家金哲夫,儿童文学作家郁化清,江苏著名画家贺成等知名人士,都是台儿庄私塾教育体系的受益者。

    私塾是通向官学的初级教育,许多举人和进士,都经历过私塾阶段。相传,这所私塾里,出过一个神童。在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的时候,在运河上听到唢呐声声,经过询问,知道有一家人在办喜事。于是派人送来三枚铜钱,一联喜帖。写的是:“三枚铜钱贺喜,嫌少莫收,收者爱财。”主家和执喜者看了这个上联,不知如何是好。不收三枚铜钱,意味着嫌万岁爷给的钱少,那是犯下欺君之罪,收了三枚铜钱,又赚了个“爱财”的恶名。就在许多饱学之士为此发愁的时候,在私塾里读书的一个孩童跑了出来,挥笔写出下联:“一间茅屋待客,嫌贫莫来,来者爱吃。”乾隆皇帝看了此联,冒着“爱吃”的恶名赶来,询问是谁对出如此智慧的下联。主家叫出那个只有十岁的孩子。乾隆皇帝大喜,封他为七品官。这个孩子,在皇帝面前为族人争了面子,父辈们抬着他,满城游行。因为这件事,外乡人把这个城镇说成是“抬儿庄”,后来演变为台儿庄。这是台儿庄名字由来的又一说法。

    这所私塾,占地面积1197平方米,建筑面积680平方米,为私塾文化和古玩字画、文房四宝和古本图书展示区。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2日
    上一篇:台儿庄古城:台庄驿[ 04-12 ]下一篇:日升昌记(吴家票号)[ 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