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台儿庄:晒米城遗址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
从枣庄市有关部门获悉,发现于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境内的四千年前文化遗址——“晒米城遗址”于近日正式申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晒米城遗址”位于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马庄村。据《峄县志·古迹考》记载,“晒米城、晒麦城俱在县东南三十里,二城相违、中间隔一道,似是一城因路而分。”遗址东部是一条已经淤塞的古河道,西部紧靠枣台公路,周围一片平野。 据介绍,晒米城遗址为一台型高地,原来面积颇大,由于常年水土流失,历代村民常年用土,晒麦城已经夷为平地,唯独晒米城幸存于今,但面积缩小很多。残存的晒米城东西长90米,南北宽80米,总面积7200平方米。省市文物部门对此遗址进行调查时发现,从遗址断崖可以观察到文化堆积较厚,高约5米左右。遗址断土层内涵丰富,最上层堆积文化层厚约2米,自上而下,包含有汉周遗存,从采集的标本观察,能看出器形有陶罐、豆、板瓦、鬲等。除此之外,还采集到周代铜镞等。中层为商代文化堆积,厚约1.5米,出土的标本能看出器形有鬲、罐残片及蚌片等。下层为龙山文化堆积,厚约1.5米,从出土的标本看有蛋壳陶杯、鬶、盆、罐残片及鬼脸鼎足等。 据文物考古部门介绍,确定晒米城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距今四千多年的历史。从龙山文化至汉代,延续了大约二千多年,是一处史前时期比较重要的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关于“晒米城”的由来,相传公元464年梁武帝萧衍率军在于北魏军激战中,从故乡兰陵郡征集了大批军粮,沿茅茨河船运支援前敌,不料途中遇险船翻粮倾。军士们将粮袋打捞出水,就势将粮食摊在岸西的两座古城基台上晾晒,西城台晾麦,东城台晒米。萧衍创立梁朝之后,二台遂为世人看重,口碑相传,称之为“梁王晒麦城台”“梁王晒米城台”,简称“晒麦城”和“晒米城”。 此遗址2005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式申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闫 峰) 上一篇:市长陈伟:深刻汲取“7·6”事故教训 以铁的手段抓好安全生产[ 07-12 ]下一篇:台儿庄、薛城两区成为2011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07-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