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台儿庄:古城重生启示录10月3日11时,记者在台儿庄古城看到,游人如织,购票者排成长队。这座按世界文化遗产标准重建的古城,何以散发这样的魅力? 华沙能重建,台儿庄为何不能 枣庄因煤而建、因煤而兴,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共从这里调出原煤4亿吨,总值64亿元。到2006年,枣庄煤炭可采量不足6亿吨,按年开采3000万吨计算,不到20年将矿竭城衰。 近年来,枣庄先后引进三个过百亿元的煤化工项目,可形成1500亿元的产业规模,为城市转型奠定了基础。但从就业角度看,一个投资100亿元的煤化工项目,只能解决1000人的就业,而随着一些矿井的关闭、相关企业的萎缩,10年内将有20万人需要转岗,加上现有下岗职工14万人,枣庄的就业压力非常之大。 城市转型,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枣庄决策者把目光锁定到千年古城台儿庄。 对于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人们更多地看重那些有形的建筑遗存,因为它直观、形象。然而,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载体,真正有着独特魅力,在历史长河中永存的,却是那种给人深刻感染,能够通过各种载体复制传播的文化基因。基于这样的认知,枣庄市组织专门力量,聘请国内顶尖学者进行了3年调查、论证,搜集到380多张台儿庄老照片,大量书籍资料,采访80岁以上的老人27位,他们还先后组织了三次沿京杭大运河实地考察,想找出台儿庄古城与其他运河边上的城市之不同,找出台儿庄与其他城市截然不同的文化基因。 重建台儿庄古城有先例。华沙在二战中有80%到90%的地面建筑物被毁。二战后,他们在原来基础上按原有的形式重建了城市中心区。1980年,战后重建的华沙历史中心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的特例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台儿庄有53处战争遗存,华沙能重建,台儿庄为何不能?”枣庄的决策者说。 确保每栋建筑都成为古建精品 对台儿庄古城重建,始终坚持存古、复古、创古的原则,按世界文化遗产标准来建,让古城的原有面貌、形态、规制等历史文化基因“复活”,使之能够成为真正的世界文化遗产。 存古。对现有遗存进行最严格的保护。把大战后遗存的古驳岸、古码头、古船闸、清真寺、关帝庙配殿、中和堂、胡家大院、繁荣街上的民居和店铺等,原封不动地保留,保存古城95%的道路肌理和水系框架。在保留53处累累弹痕的古墙、古屋等遗存基础上,建成大战遗址公园,供人们回忆战争的惨烈,凭吊烈士的英灵。 复古。大战前什么样子,就努力建成什么样子。对已湮灭的古建在原址原样进行恢复。他们在美国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拍摄的照片中,发现了当年台儿庄徽派风格的建筑;在李宗仁视察战事的照片中,发现了闽南风格的建筑;在荷兰记者伊万斯拍摄的纪录片《四万万人民》中,发现了广东客家建筑。依据这些老照片的纪录,对月河街、繁荣街、中正门、西门、泰山娘娘庙、久和客栈、万福驿站等1000多栋老建筑,一一进行了复原。古城集晋派、徽派、闽南等八种建筑风格,可谓中国古建集大成之地。 古城被炮火毁坏70多年,许多湮灭的古建找不到历史影像资料。他们根据有关史料和老人记忆,绘制出4000多栋古建筑素描图,并据此来恢复。对大战前的每一栋建筑、每一个汪塘、每一条水巷和街道,都请当地老人现场指证,确定建筑的空间布局。然后深入挖掘每栋建筑的历史基因,在此基础上确定建筑风貌和空间尺度,绘制出样图请当事人确认,建成后再请老人、专家“验收”。在建筑细节上,充分体现历史文化底蕴。 创古。在存古、复古基础上重建,把创古蕴含于存古和复古之中。遵循古法、用真材实料来建。为了保证把古城建好,他们从全国筛选出30多家最好的古建队伍。天后宫是当年福建客商筹集会费,历时几十年建成的,材料都是从泉州运来的。他们就请来泉州的古建队伍,从当地采购原材料,按原样还原。在质量控制上,高标准严要求。砖块间的灰缝,一般古建不超过10毫米,而台儿庄古城的要求是不超过5毫米,凡专家审查不合格的一律推倒重来。在对“参将署”验收时,专家发现屋脊不符合武官官署的规制,承建单位立即返工重修,确保每栋建筑都成为古建精品。 打造“可持续发展”台儿庄古城 平地起古城,让人惊叹。然而,更让人惊叹的是,重建完全靠市场化运作,没有一分钱债务。 根据规划,台儿庄古城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总投资48亿元。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钱从哪里来?市政府动员五家国有煤企在煤价行情最好的时候各拿10万吨煤出卖,相当于一次性投入4亿元组建投资公司,启动古城建设。 项目启动后,商家纷纷前来投资,带动周边土地大幅升值。过去台儿庄商业用地平均地价每亩不到30万元,现在每亩达到600多万元。这种运作方式,不仅解决了资金投入问题,企业也获得了高额回报。当初出资的丰源集团董事长陶志远说:“我挖了一辈子煤,都烧掉变成二氧化碳了,只有这10万吨煤最值。” 为了让古城火起来,持续盈利,安置更多人就业,枣庄市政府把台儿庄古城定位为“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启动“枣庄二日游”,瞄准国内重点客源城市宣传促销。枣庄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刘中波告诉记者:“过去枣庄没有一辆旅游大巴、没有一名地接导游。现在,有105辆旅游大巴、400名地接导游;过去枣庄的宾馆只有4700张床位, 入住率不到四成,没有一家五星级酒店。这三年,全市新增宾馆78家、床位1.4万张。已建、在建五星级酒店10家,仍然满足不了游客的住宿需求,经常出现“一房难求”“一车难觅”“一导难寻”的情况。 一流的业态,吸引一流的游客。上海伦达投资集团等知名品牌企业纷纷到台儿庄古城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古城内已拥有土特产商铺、快捷酒店、酒吧、高档私人会所等数十种经营业态。而对于每个打算进驻的商铺,古城管委会都会让他们上报自己的创意业态方案,以便丰富业态种类,实现错位经营。 他们还先后到北京、深圳、成都、重庆等地定点招商,与深圳华强合作建设运河文化和大战主题公园,与华谊兄弟合作建设战争题材的影视基地,与华侨城合作搞大型演艺,引进千里走单骑搞特色酒吧,引进北京798、上海田子坊搞文化创意产业。
为延揽古城文化创意人才,他们准备了600套3年1元租金的20平方米工作室。搭建技术平台,引进浪潮集团“云计算”,为3D动漫制作、软件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搭建生活平台,在古城周边建设一批公租房,供创意人才居住;搭建融资平台,由政府主导,古城内企业共同出资3000万元设立文化创业基金,成立YBC古城创业促进会,对创意产品的研发、销售等环节提供支持;搭建培训平台,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为创意人员提供高端培训。毗邻古城规划建设一个1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打造古建设计建设、影视文化、高仿艺术品、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集群,推动人口聚集向人才聚集转变、产业规模向产业升级转变。
台儿庄古城重建,赚的是大钱,算得是大账。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称,一届政府,追求的是五年GDP。而在枣庄,这届政府创造的是百年GDP。(张环泽 逄春阶)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上一篇:摄影报道:台儿庄古城天后宫妈祖安座大典[ 10-05 ]下一篇:古城台儿庄:区长王广金调研马兰屯镇城中村改造[ 10-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