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绍芬是一位很普通的小学教师,在教学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工作了22年,无论工作、生活压力有多大,她都认认真真的去干好。可是她将这一工作看成自己的生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她的一丝不苟、勤勤恳恳的作风受到了学校广大教师的赞誉。因为是农村小学,并且大部分同学还是留守儿童,平常受家庭教育的程度不够,在言行举止,良好习惯方面有很多弊端,所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做的第一步工作,她充分利用班会课、品德课,有针对性在开展多形式、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有的学生学习怕苦怕累,无上进心,不想读书,针对这一现象,陆老师认真地组织学生开展“新学年新打算”、“我为班级做贡献”、 等主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并用“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学生言行,提高全班学生的思想素质,还用加星星加月亮的方式,激励学生进步,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她所带的班级被评为“枣庄市优秀班集体”。
在班级管理中,为了使班中每一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她在班中开展“自己与自己比”的教育活动。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客观、全面地总结自己过去,充分认识自我,然后在思想、学习、纪律、文体劳动、爱好特长等方面确定今后的奋斗目标,并坚持每月小结一次。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奋斗目标,对学生来讲是切合实际,可以接受的。虽然是自己与自己比,但实际上也存在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这种竞争就是比谁的进步大。这样的竞争是人人都可以争取的,因而,学生谁也没有太重的心理负担,只要努力,就有进步,就能实现目标。这样进步和成功的喜悦感,经常在他们心中荡漾,班中开展自己与自己比活动,使后进生不再消极、气馁,信心十足地面对每一天,优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陆老师坚信任何学生都有闪光点,差生也不例外,只要细心留意,就不难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平常她善于抓住学生学习、劳动、班级活动中闪现的亮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给予他们表扬、肯定、鼓励,并不断强化。后进生毕竟因其后进,在学习上与其他同学落下一段距离。为了使这个距离缩短,陆老师还经常帮他们另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要他们明白老师、家长都希望他们学习进步,都想帮助他们,只要自己加倍努力,同样会成为好学生。另外在课堂上,对于一些预知的疑难问题,师生共议解决后,陆老师还特别叫他们起来复述,进行难点突破、巩固。而课堂上没解决的,课余再补,利用放学后的十几二十分钟时间,他们进行个别补习。由于长期如此,有些学生乐意配合老师的行动,他们学习也在慢慢地进步。
工作以来来,陆绍芬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具有艺术性,许多看似棘手的工作,到她手上,常能一一化解。在平时的工作中,陆老师主动地关心学生,尤其对于班级里的后进生,贫困生,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关怀备至,尤其注重关爱那些有问题的孩子,用爱去感化他们的心灵,用心去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腾飞 张百群报道)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