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台儿庄:传承贺窑红色基因、巾帼创业不让须眉台儿庄区涧头集镇贺窑村,是一个拥有千年建村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村庄。全村六个村民小组,1900余人,女性占比50%左右。 革命战争年代,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贺窑人抛头颅、撒热血,打日本鬼子,消灭蒋匪帮,牺牲了五位烈士,解放战争两位英雄攻打孟良崮,且负重伤,三位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并击落美式敌机一架,获“抗美援朝勋章”一枚。在历次历史时期,贺窑妇女,勇于支前,缝军衣、做军鞋、纳鞋垫,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2024、12,贺窑被公布为山东省革命老区村,台儿庄区五家:北关、唐庄、丁庄、毛楼、贺窑。 贺窑土陶(罐子盆),是传承500年的传统工艺,产品销往苏鲁交界方圆百里。是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就了贺窑,褔祉了贺窑人。 在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贺窑是华东地区劳模村(台儿庄区仅两家、邳庄陶沟桥),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一直是台儿庄区、贺窑公社的先进单位,有着传统的红色基因和优良的革命根基。 贺窑村妇女联合会,凭借红色贺窑特有的光荣历史,积极组织广大妇女,忆贺窑红色文化,讲革命先烈、战斗英雄的奉献精神,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下的辉煌,讲历届妇联组织对贺窑的巨大贡献。广大妇女深刻认识到:贺窑历史悠久、光辉灿烂,身为贺窑人感慨、光荣,只有振作精神,埋头苦干,才能无愧于革命先烈,无愧于贺窑革命老区这块荣誉奖牌。 村妇联的同志,带头在乡村振兴、巾帼创业中模范带头,配合村党支部、村委会招商引资,为妇女就业搭建平台。 一、利用“扶贫车间”创办电子厂,安排十多人就业,在不影响接送孩子上学的情况下,每月工资4000元以上。 二、多渠道、多门路招搅手工活,培养经济人,为家庭妇女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而忙前忙后。 三、农闲时节,接单过多,妇女们忙得串珠子、缝线包等种类繁多,钱少、钱多都能干,形成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 在此基础上,村妇联注意典型引路。 一、“织袜小老板”孙艳云,支持对象工厂上班,自己扶养孩子上学,还办织袜厂,邀姐妹们一起干,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为创业,创出一片天地。 二、王明惠,已是三个孙子的奶奶,接送孩子上学,还操作一台工业蓬纫机,春夏秋冬,长年不停的干,补贴家用,收获颇丰。 村妇联抓注这些先进典型,在全村推广,有效带动了全村的来料加工。 致富路上,不仅如此,门路多多。 一、有“女强人”之称的褚珍,包了几十亩地种粮种蒜,还承揽给猪肉商往燕子埠送货,再到台儿庄超市上班,一个人干了三个人的活。 二、随着近年来,紧靠江苏搭界的地理条件,大蒜在台儿庄,已成为农村、农业的一项产业,广大农民积极扩种大蒜,但大蒜种植成夲高,费时费力,妇女成了主力军,但论其收入,一亩蒜,尽管“蒜你狠”,还是一亩蒜顶五亩粮。 村妇联充分发挥妇女的特殊群体作用,集中闲散员人组织帮工,在工钱合理的情况下,解决了男劳力在外上班,一个妇女在家无法应对的困局面。 在文化生活上,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支持下: 一、村妇联组建村“庄户剧团”,跳“广场舞”,多次参加区、镇汇演,获得好名次,轮流到各乡镇演出,受到普遍欢迎。 二、连续两年配合村“两委”办春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妇女主任赵美侠的女儿,不到10岁孩子。朗诵贺敬之的《回延安》有声有色。并多次出演学区、镇比寒,都夸美侠教子有方。 当前。贺窑妇联,做了应该做的点滴工作,在巾帼创业中距离上级妇联的要求'和姐妹单位。一定存有差距,我们将继续努力,高举红色贺窑这面旗帜。加压追赶。砥砺前行。(贺敬同)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上一篇:《立秋》作者:贺敬同[ 08-07 ]下一篇:《说立秋》作者:张法远[ 08-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