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会战余沟河的记忆》作者:贺敬同在人们行走在S231公路薛庄段、山水集团周围,看到的是,丰收的田野。昔日的薛庄“西大荒”、“芦苇荡”,今日的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吨粮田,不尽使人联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扭转这一山洪瀑发、支流河洪水顶拖,庄稼年年被淹惨状的决策者,虽已年长,但给台儿庄人民(特别是薛庄人)留下了永难忘怀的口碑,他就是涧头集公社党委副书记出身的台儿庄区委副书记、后来的峄城区委书记、枣庄市副市长、市人大副主任李仲孚。 一九八二、八三连续两年汛期大雨,涧头集余沟河翻卷着涧头集南部山区、黄丘山套以东及江苏汴塘的客水奔啸薛庄支流河流堿,从小山子村西大桥至孙苏庄村北、台利公路沿途,十几华里,汪洋一片,来往的人们须趟大半米深的水且支流河根夲不能过,严重阻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在这紧急关头,李书记拉着薛庄公社党委书记,冒雨赶到小山子村西桥头上,两位领导赤着脚、穿着雨衣审视了洪水走向,察看了地形,当场决定,今年冬季举全区之力开挖余沟河,把洪水直接引向正北,撇开薛庄支流河,奔涧头集张庄村东、贾桥村西入伊家河。 消息传开,新开挖沿途的百姓急了,这些抻勺子挖饭吃的“红花浴”地真的舍不得,李书记以“老涧头”的身份,进村入户,讲区委的决定,讲全区的大局,说服了通情达礼的百姓。 经过区水利部门的前期勘探、设计,八三年年底调集全区十处公社的力量,李书记亲自坐阵指挥部,奋战一个月,一条源头涧头集金楼、西余沟至小山子大桥南域原河床掉底、加宽。小山子桥北100米取直向北新开挖奔伊家河的泄洪工程胜利竣工。 四十多年过去了决策和指挥者已退休多年,流堿面积近十万亩、十年十淹的土地,已变良田,况切都是“吨粮田”,我们受益的百姓能不感谢这位台儿庄的老领导吗? 感谢共产党,感谢岁月!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上一篇:《说立秋》作者:张法远[ 08-07 ]下一篇:《暴 雨》 作者:张法远[ 08-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