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 活动>>正文内容
  • 贺敬之忆念家乡抗战烈士贺明谟(图)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2025年8月25日下午,应约前往原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的家中看望。老人家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思维清晰,言语间依旧透着亲切与风趣。握手落座后,他开口道:“约你过来,主要是说说两天前你微信里问我的事……”

    两天前,家乡本族长辈贺海叔通过微信联系,提及抗战烈士、他的祖父贺明谟与贺敬之的交往,希望贺老能写一篇回忆文章,或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参与家乡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活动。考虑到贺老近年听力渐衰,我便以微信形式将此事告知。两日之后,老人家便发来语音:“茂之啊,你前几天问我的事,你后天下午四点半到家里来吧!”久违而又熟悉的语音,听起来格外亲切。

    “您身体这么硬朗,家乡的父老乡亲,还有所有认识、知晓您大名的人,都为您高兴、为您骄傲,祝您福寿绵长,再攀高寿!”

    老人家笑着摇了摇头:“我已经很满足了。组织上一直很关心,给予了不少荣誉和全方位的照顾,社会上这些年也多有关照。只是我个人没做什么贡献,如今就更做不了什么事了。”相识以来,从未听他炫耀过自己,始终这般谦逊。这或许便是“山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的道理,亦是他“赤心赤旗赤县民”(贺老的诗句)之本真的自然流露。

    “在今年举国上下隆重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活动中,更加怀念那些无数革命先烈。我们村的这位抗战烈士明谟叔,是我们村的光荣和骄傲!是应该很好的宣传,学习他们的精神。只是我现在拿不动笔写不了文章了。”他倚坐在沙发上,微微闭了下眼睛,又说:“对家乡这位抗战烈士明谟叔,我心里一直十分敬重,也时常怀念他!”

    贺明谟,1914年出生,1923年入私塾学习国学,1936年参加革命,从事地下党工作。1938年3月,日寇占领枣庄时,24岁的他便投身抗日工作。1939年10月,隶属八路军115师的运河支队成立,他积极加入,并被任命为支队机要秘书兼管财务,不分昼夜、风雨无阻地随支队转战运河两岸,抗击日本侵略者,守护家乡。1940年10月,在一次反击日寇的突围战中,他与28位战友不幸落入敌手。惨无人道的日寇对他们严刑拷打、百般折磨,他和战友们却宁死不屈,怒斥日寇的侵略行径。10月15日,日寇将他们捆绑至巨梁闸桥上,企图一并杀害。其中一位趁敌未注意跳入河中,有幸逃离。其余包括贺明谟在内的28位,被日寇残忍杀害后推入运桥闸下水中,鲜血染红了运河水。这便是载入抗战史册上的巨梁桥惨案,二十八位烈士的英名永垂不朽。事后,只有四家烈士亲属沿河打捞出四位烈士遗体,分别安葬于各自的家乡。每逢清明节,当地政府都会组织祭拜活动。

    “明谟叔的英雄事迹,一直激励着我。这是我们家乡的光荣与骄傲。”贺老回忆道,“1988年9月我回乡时,第一件事就是去明谟叔的墓前,献上花篮,深深三鞠躬,久久不愿离去。伫立在墓旁的青松边,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如今父老乡亲的安居乐业、祖国的强盛,都浸透着无数先烈的热血。我们世世代代都该感恩他们、缅怀他们。”也正因此,贺老当时便提议为贺明谟立碑,并要亲自撰写碑文。

    贺老讲述这段往事时,眼睛里不时闪现泪光。在场者无不为之感动。我轻抚着老人家的手臂问道:“碑文的存稿或复印件还在吗?”“搬了几次家,现在找不到了。”贺老说。“我去找!回去我就联系贺海叔及有关部门,一定能找到,还要争取找到您的原件真迹!”贺老微微点头赞同。

    随后,我向老人家汇报了区委、区政府及乡镇对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相关工程建设的重视,重点介绍了贺窑红色文化馆的建设,以及他童年住宅的恢复工程——该住宅将作为传统教育基地。老人家听后格外高兴,称赞家乡领导向来重视文化建设与光荣传统教育。

    当我谈及为恢复他老家住宅原貌,前贺窑村的孙明远书记多次来电,还曾亲自来京商谈(不巧当时贺老正在住院)时,贺老对明远书记自筹资金修复故居的精神十分赞赏,但明确表示“不能让他个人出资”,还说:“要建还是应该在老宅子的基础上建,那样才有意义。”这一合情合理的意见,与此事积极推动者的想法不谋而合,故居修复工程大有希望。

    告别前,贺老笑着说:“你带来的都是好消息!”我说:“好消息还都来源于您,来源于家乡人对您的敬重!”而我们却又受到了一次深刻而宝贵的教育。老人家给予晚辈的,是热诚的鼓励,以及无形却无尽的力量。他还与同去的在京创业的贾广飞父子合影,并夸赞贾广飞年轻有为。

    返程的车里,我当即向贺海叔汇报了情况。当天下午,他和原区党史办的周頂全便发来贺老当年为贺明谟烈士所写碑文原样和墓碑照片。我当即就转发给贺老。老人家身边的工作人员电话告诉我:“老爷子看了很高兴,哈哈笑了起来,连说‘当年的字还不错的吧!’”这份碑文字里行间、一笔一划,都能透出这一百零一岁的贺敬之老人对贺明谟烈士的由衷敬重之意和深切缅怀之情。

    烈士精神不朽!

    缅怀真情无尽!

    作者:贺茂之,山东枣庄台儿庄人,1947年出生,中共党员。1968年入伍,曾任解放军装备技术指挥学院副院长、张爱萍办公室秘书。‌‌

    ‌文学成就‌:笔名东方鹤,著有《张爱萍传》《走进崇高:贺茂之文论选》等作品,并主持编纂《京都枣籍人物志》。‌‌

    2025年8月27日9时56分于正艺楼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贾继伟 杨成骏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