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古城>> 民俗>>正文内容
  • 服饰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服饰,俗称“穿戴”。包括衣着和衣着有关的种种饰物,它在人们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常言说“衣食住行”,衣占首位,足见服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枣庄地区,不同时代,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服饰的式样、制作,差异很大,细微的差别处则更多。因人们的年龄差异、性别不同,所以服装款式也多种多样。老人有老人的服装款式,少儿有少儿的式样。
             婴幼儿在服装款式上,多是以穿着方便、舒适为宜,男女婴幼儿都穿开档裤,这是为了婴幼儿大小便不能自控、随时随地可能拉大小便而特制的衣服。婴儿脚上经常穿虎头鞋,戴虎头帽。天气寒冷时节,几个月大的孩子一般穿开档的棉裤,裤脚处直接缝成鞋子和裤脚连在一起,既保暖又方便。有钱人家的孩子比较娇贵,手带银镯子,颈上挂长命锁。孩子稍大一些,过年过节的时候,大人在年集上买来油纸做的纸花,插在小女孩头上,小女孩踮着脚站在镜子前左照右照,心里的美感丝毫不亚于现代的女孩子戴了一副钻石项链。相比之下,男孩子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装饰了,顶多在过年的时候换一身新衣服,腰里别一把木头枪。
             老年人服装款式,不大强调男女性别上的差异,不讲究服装的式样、质料等,只满足于宽大舒适。比如喜穿带大襟的褂子、棉袄,农村老年妇女常穿大红袄外罩“毛蓝褂子”。老年男女还喜欢穿“送老”的衣服,以祈“冲喜”,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一般的人家,都有一两件银饰,老太太通常戴耳坠,就是一个戒指大的银圈一头有个圆的银疙瘩。手上戴一个银戒指。农村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戴金首饰的人很少,一般都是佩戴银饰。头上扎酱色的头巾,也有的带黑色平绒椭圆形的帽子。老头的头上戴一个筒式的毡帽,也有的老头戴一种线帽子,俗称“老头帽”,就是把筒式的帽子顶上扎起来,帽顶缝制上一个绒球。
             中青年男女在服装的款式上,比较讲究,款式比较多。
             男子上衣,清末民初以来,比较流行的有:小褂。亦称“褂子”、“单衫”。分大襟、对襟两种。青年多喜穿对襟的,中老年多爱穿大襟的。一小褂一般缝五对、七对布制排扣,禁止缝订四对、六对排扣,俗谓订四、六排扣为“四六不上线”,即不成才之意。小褂下摆左右,各缝制一个布袋,俗称之为“挎包。大褂,一般为大襟,低及脚面,也有稍短的。单穿、套棉袍穿均可。清代有对襟无领的大褂,多为官服衬衣。与其他上衣相比,大褂有长,大、排场的特点,平时穿大褂,成为“身份”的标志。辛亥革命以后,马褂这种服装在境内流行。分对襟、大襟两种,多套在长衫、长袍外面。长度一般不过脐,缀五对布扣,左上部有小布兜。当时穿这种衣服,被视为“有身份”的标志,俗谚有“长袍、马褂”之说。棉袍、大夹袍,长度与大褂基本差不多少,质料有棉、绸、缎、呢等。中青年男子冬季常穿的衣服还有,小棉袄、小夹袄、坎肩(有夹、棉两种)等。富贵人家,还穿着各种裘皮长袍、小皮祆、皮坎肩等。  
             中青年男子下衣,主要为裤子,有单裤、夹裤、棉裤之分。均为宽裆、肥裤角,镶裤腰。做裤子的布料颜色,多为黑、蓝、棕色。把裤子穿上身后,腰间向右打折,今人戏称为“向右转”。以布腰带扎束,布腰带又叫束腰带,以布缝制。后来慢慢被皮革腰带、尼龙腰带等所代替。  
            夹裤表里两层,在两层之间套上棉絮,即为棉裤。贫穷人家制做棉裤时,多拆旧夹裤做里,难得全新。普通人家的老人,多以狗皮制作皮裤,俗谓“狗皮裤子”。这种皮裤,暖而和血,颇受老年人或患腰痛病人的欢迎。富裕人家,有用狐狸皮等名贵兽皮做皮裤的。扎腿带子。用布裁制或以丝线织成的扁而宽的带子,在踝骨处把腿角扎起来防风寒,以后相沿成俗。中青年一般在冬季扎腿,有些老年人,一年四季均扎腿,否则,被视为衣饰不整,有失体统。
             在清末民初以前,女性所穿褂子的特点是领高、袖宽,长过膝。领口、袖口和襟部,都缀有彩色镶边。随历史的推进,不断倡导妇女解放,女性褂子渐短。袖窄,多不再镶边。所用布料颜色以红、蓝、青、玉白为多,亦有许多用蓝印花布制做的。女性做褂子,多以蓝中间红的“三滴水”为时尚。全国解放后,中青年女子渐渐不再穿大襟褂子,而同男性一样,穿着对襟褂子、夹袄、棉袄。所谓夹袄,即用两层布料制做,分里、表两层,夹袄的两层中间套放绵絮,就是棉袄。早年的夹袄、棉袄均长过膝,后来渐短,一般为大襟,既封闭又防寒。妇女还穿着一种云肩。俗名叫“云肩子”。常绘制有虎头、如意、莲生贵子等图案间杂垂珠络缨,下缀流苏,精巧美观大方,既可装饰,又可遮肩防发髻污染。后来,此物多为新婚嫁娘佩戴。现在已经罕见。青年妇女贴身的“内衣”叫“兜都”。是用方块布,上角剪去成半圆形,下角盖到脐下,左右两角及上半圆两端,各缝上系带,上带挂在颈项,左右带系扎于腰间。其用布料多为红色布,上绣各种花朵或“鸳鸯戏水”、“喜鹊闹梅”、“富贵有余”等。旧时,女子常用此作为恩爱传情的信物。小孩穿在里面的贴身肚兜和穿在外面,用来隔灰、油等脏东西的类似围裙样的服装也叫“兜兜”。
            20世纪30年代以后,男性服装一般改为对襟褂,时兴短褂、小棉袄、撒腿裤子。女性上身着装渐短,以掩臀部为宜,穿撒腿裤子。老年女性仍然扎裤腿。机织棉布出现后,称之为“洋布”,但居民穿衣仍以手工纺制的土布制做为主。  
            20世纪50年代初,男装多留明兜、缀纽扣。衣料用布渐以机织棉布为主,花色品种增多。60年代后,青年以中山式、国防式、学生式服装为入时。女子对襟上衣已普遍流行,裤子以适体为度。老人上衣亦开始兴对襟,冬季仍扎裤腿以防寒。文化大革命初期,时尚草绿军装;中期,风行银灰色服装;后期,时兴灰色茄克装、蓝色工装,浅彩色上衣开始出现。老人服装式样色调依旧。土织布基本绝迹,化纤衣料受到青年人的青睐。70年代,比较流行的穿法一般是尼龙、华达呢、还有的确良比较多见,在色彩上已经追求鲜艳。特别是结婚的小媳妇,喜欢穿大红大绿,童谣有:“红褂子,、绿裤子,高跟皮鞋、大肚子。”女方结婚时向婆家要的彩礼,也必须要求“包头巾是红的,样样都是尼龙的”。
            20世纪80年代后,青年服饰多变为西装和牛仔裤,后流行。服装式样多变,变换周期加快。女装,由朴素转为艳丽。又趋于素雅。夏装衣料以柔、滑、轻、薄、透为上。裙子渐短,西式女短裤已出现于城镇街头,女裙已在农村出现。春、秋两季,以马夹、线衣为入时,并且多以内衣外穿为时髦。冬季以穿面包服、滑雪衫为时髦。佩戴的首饰,青年女子先前一般扎两个辫子,有的编成麻花辫,有的扎成两个笤帚把样,一般用红头绳扎起来,后来逐渐扎成马尾辫,上面缚个花手绢,再以后,各种各样的头饰逐渐多起来,很少看到有女子在头上扎手绢的。女子佩戴的首饰,从原来的纯金,逐渐变成黄金、白金、玉器等。老年人服装款式、色调变化不大,也有的老太太佩戴上了金耳环。儿童服装丰富多彩,并且在衣服上饰有各种装饰物,增加了美感。但是很少有再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的了。
             流行于枣庄一带的男女皆可穿着的服装有:
             大衣。男女都可以穿用。女式大衣款式多样,层次丰富。男式大衣以庄重、大方见长。大衣用料多为呢料、毛料、礼服呢等,穿起来尤显高贵。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呢料大衣逐步增多,翻毛裘皮或人造毛大衣亦逐渐兴起。  
            风衣。亦名“风雨衣”。先前用油布制做,用以防雨。后来出现西装风雨衣,晴日可作外罩穿在外面,遂演变为平时穿用。  
            西服。本为西方引进服装,因穿着大方、潇洒,备受国人、特别是中青年人的青睐,成为一时新潮时装。西服在鲁南地区,也颇为风行。(沈庆敏)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4日
    上一篇:节庆[ 05-24 ]下一篇:饮酒[ 0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