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 时政>>正文内容
  • 【关注】枣庄市科学应对大范围降雨切实做好秋收秋种工作技术要点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当前正值全市秋收秋种关键时期,近期出现多次大范围降雨,大多数农田土壤水分已经饱和,局部出现短时积水,对秋收秋种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为立足抗灾抓好“三秋”生产,现制定技术要点如下。

    一、抓紧排水散墒

    对一般积水地块,要尽快进行田间挖沟排水,加快水分蒸发散墒。对田间积水严重、短时无法排水的地块,要动员各方力量挖沟通渠,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大型机械抽水,尽快排除田间积水,为农机尽快进地创造条件。

    二、分类科学收获

    目前,夏玉米大多数已成熟,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做好减损收获工作。

    (一)分类抢收减损。如果轮式机械具备进地条件,要及时进行抢收。对土壤墒情过高,短期内不具备轮式机械进地条件的地块,应调剂履带式收获机械进田作业。对不具备履带式收获机械条件的,以及出现玉米倒伏的地块,抓紧人工抢收,尽量做到应收尽收。

    (二)科学适期晚收。对尚未成熟的地块,不宜抢早收获,以免影响产量和增加烘干成本。要充分延长灌浆期,统筹作物成熟度和田间作业条件,适期进行收获。

    (三)及时干燥保粮。收获后,有烘干条件的,立即烘干后入库;对不具备烘干条件的,采取果穗装笼措施通风晾晒,或在通风处摊平存放、天晴抢晒,防止霉变,保障品质。

    三、种足种好晚播小麦

    要坚持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按照“四补一促”的技术路线,稳定播种面积,狠抓播种质量,关口前移,精细管理,打好小麦丰产基础。

    (一)以种补晚。选择分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耐湿能力强的中多穗型品种,做好种子包衣,避免“白籽下地”。

    (二)以好补晚。切实提高整地质量,杜绝在土壤过湿情况下抢耕抢种,宁可晚播,不能烂耕。对推迟时间较长的晚播地块,可因地制宜采用深松、旋耕、免耕播种等方式进行整地播种,加快播种进度,确保应播尽播。

    (三)以密补晚。要根据“早播少播、晚播多播”原则,视情加大播量,一般在适播期后,每推迟一天播量增加0.5公斤。应适当浅播,播深以3~4厘米为宜,争取早出苗、早分蘖、多发根。缺苗断垄的地块及早做好补种,确保田间群体合理。

    (四)以肥补晚。积水地块容易造成养分淋失,要指导农民群众在播种时施足底肥,底肥比例应提高至60%~70%,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小麦抗逆能力。

    (五)以促为主。田管措施适当前移,抓好冬春化学除草和茎基腐病、地下害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适时开展镇压划锄,保墒增温,促苗早发快长。对于苗情偏弱的地块,肥水前移,促苗情转化升级,构建合理丰产群体。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台儿庄发布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9日
    上一篇:台儿庄:周刚带队调研部分重点项目[ 10-08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