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河古城——默默流淌的历史
台儿庄,是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壁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西汉年间就已形成。
明万历三十年大开泇河,使台儿庄成为傍水而筑、因河而兴的水旱码头。京杭运河台儿庄段处于北运河与中运河的节点,是唯一一段东西走向的京杭运河河道,也是落差最大的一段河道。为了防止汛期储存的湖水通过运河一泄而下,治河官员想出了建闸储水的办法。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台儿庄段不足百里的航道就设置了8座船闸,致使船只货物滞留时间较长,大批客商云集台儿庄,使其成为运河沿岸、鲁南地区重要的商贸城市。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每每乘船经运河到江南巡视时,都要在台儿庄登岸下榻或巡察,留下了种种风雅。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台儿庄运河漕运进入鼎盛时期。台儿庄不但成为南北漕运枢纽、水旱码头,而且成了沟通鲁苏豫皖乃至江淮浙沪的重要货物集散地,人流、物流空前活跃。据《峄县志》记载,清代乾嘉时期的“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号称天下第一庄”,每年漕运粮食约400万石,过往船只7700余艘,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清朝乾隆皇帝一生六下江南,走水路时必经台儿庄。第四次路过台儿庄时,留下了“天下第一庄”的墨翰。
台儿庄是一个移民城镇,明清两代属于峄县辖区,南来北往的商贾借助台儿庄的商机创造财富,安家置业,修桥铺路,建庙办学。到清代的康熙年间,台儿庄的常驻人口已经达到6万,流动人口16万以上。由于这些人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在营建自己的商铺和住宅时,带来了各地的建筑风格,使得台儿庄城里集中了京派、晋派、陕派、江浙、徽派、闽南、鲁南、宗教等八种风格的建筑;接纳了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中外各大宗教和不同的民间信仰。据文献记载,大战前的古城台儿庄,大小庙宇多达72座。由于台儿庄富有商机,吸引了官员、军人、儒生、商贾、僧道、郎中、农夫、匠人、武侠、梨园、术士、杂耍、艺妓、掮客等三教九流在这里发展,使古城台儿庄成为不同文化的汇集之地。
另外,我国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中兴公司在台儿庄修建了火车站和铁路,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在台儿庄居住,带来了大量的西方文化,使台儿庄成为具有中西合壁特色的城市。
第二篇民族扬威之地——不灭的历史记忆
1938年春天,这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古城“无土不沃血,无墙不饮弹”。坚固的城墙、威严的衙门、宽敞的会馆、庄重的庙宇、华丽的商铺、朴素的民宅,基本上被夷为废墟,日军的钢盔堵塞了运河的水流,手榴弹的木柄碎片积存了一寸多厚,运河水为之染红,古老文明的台儿庄城变成一片焦土。曾参加清扫战场的别志南先生,有诗记录下当时的惨景:“三千人家十里街,连日烽火化尘埃。伤心几株红芍药,犹傍瓦砾惨淡开。”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爆发后中国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激战中,国民党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0万人,伤亡失踪近3万人。但也取得了重大战果,歼灭日军1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台儿庄大捷具有经典意义:它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抗击外侮的正面战场上打的第一次胜仗;也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败仗,这场战役,11984名日军被我击毙,打破了军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爆发前夕,正义力量给军国主义敲响丧钟的战役。在“亡国论”甚嚣尘上的时刻,台儿庄大捷打出了中国人的士气,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国威,为爱好和平的力量注入了必胜的信心。由此,台儿庄世人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之地。战火,只能毁灭台儿庄古城的外形,却永远也无法毁灭她坚强不屈的灵魂。战火毁灭的台儿庄古城在等待重生的机遇,一晃就是七十年!
台儿庄古城遗址旁的运河在静静地流淌,传承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阅尽了七十年的风云变迁:是南北水运交通枢纽、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国字号的多处风景名胜。
目前,枣庄以北的运河已经断航,大部分遗存已基本消失;枣庄以南的沿运城市,都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已无法恢复千年运河的风貌。台儿庄拥有京杭运河上唯一一处明清风貌保存完好的古河道,唯一一段明清时期的驳岸,唯一一个最能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古村庄——纤夫村,以及13座明清时期的古码头。城内至今仍保存大量的古民居以及水堤、水门等水工遗存,古城城市肌理、道路和水系框架基本完整,保存了历史风貌,且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是中国唯一一座拥有14华里古代水街水巷,乘坐舟楫能够遍游全城的东方水城。台儿庄古运河及纤夫村也分别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
历史在等待中延续,台儿庄古城在等待着重现昔日的辉煌。
第三篇延续历史——凤凰的涅槃
2008年4月8日,台儿庄大战胜利70周年之际,市政府对外正式宣布:重建台儿庄古城。从此,拉开了千年古城台儿庄复活的序幕。
如何重建台儿庄?市政府的理念是“存古、复古、创古”。完整保存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古迹,并按照资料恢复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打造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市,一座融南会北、中西合璧文化特征鲜明、古河道、古码头、古驳岸等水工遗存完整的运河文化代表城市,使古城既承载起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的重任,又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重建的台儿庄古城,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包括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按照“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定位,遵循“存古、复古、创古”的理念,将保存下来的大战遗址、古城墙、古码头、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庙宇、古会馆、古纤夫村等历史遗产,科学地进行修复,重现“一幅清明上河图,十里画廊卷不住”的壮丽景象。台儿庄古城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体,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为一域,是极具人文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是沿运独有、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其中一期工程核心区规划面积75.8公顷,水系面积16.9公顷,建设用地42.6公顷,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
2009年,我市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进行台儿庄古城恢复性建设。如今,运河古道北岸的顺河街、越河街、丁字街等部分古街巷、民居经过修复重建后,一派江南美景的风貌呈现在游人面前。沿运河的街巷、民居顺河而建,布局灵巧,远看参差蜿蜒、错落有致,明清古商铺、古民居,古运河边的码头修旧如旧,古韵犹存。7公里古水街水巷,运河在城中穿梭,城在运河中缤纷。古街民风淳朴,生活在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居民依然保存着传统的生活习俗,给这座千年古城增添了诸多的人文气息。当你走在明清建筑风格最为集中的越河街上,踏着青石铺路卵石镶边的古道前行,但见两旁重楼叠院,马头墙高低错落,昂首云天,既有北方建筑的沉稳,又有江南建筑的俊秀。细看店面临街而立,庭院朝运河而开,既顺应了地利人和,又有节奏明快、方便实用的商业特色。沿古运河边前行,已有二三百年历史的驼家码头、郁家码头、王公桥码头、四十万码头一律青石筑就,台阶光滑锃亮,从这历史的光影中可见昔日的繁华。运河古道南岸,还保存着大面积的古村落,远远望去,草屋茅舍、泥墙草顶,古朴清幽;清代的贞节牌坊、兴隆桥、清真寺等古迹、遗迹散落其间,随处可见……
台儿庄重建,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台办主任王毅先后多次听取枣庄市政府的汇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给予大力支持,将台儿庄古城重建列入全省100个重点工程和100条精品旅游线路。在国台办的安排下,2008年11月,枣庄市政府代表团赴台访问,先后拜访了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等人。“胡锦涛先生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讲话有博大胸怀,台儿庄的重建可以看出共产党的博大胸怀。”“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打的,了解这段历史,台湾人应该知道台湾是中国的。”台湾各界纷纷对台儿庄重建的意义给予高度评价。
经国台办批准,2009年12月,大陆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在台儿庄成立。由此,台儿庄古城修复重建上升为国家战略。
修复重建的台儿庄古城,正迈着轻盈的脚步,向充满期待的人们走来,向二十一世纪的世界走来。第四篇迎接辉煌——浴火重生的古城经过紧锣密鼓的建设,2010年5月1日,新落成的台儿庄古城台城旧志景区揭开神秘的面纱,首次“开城”迎客,就迅速成为旅游热点。据统计,三天时间接待游客近十五万人次。
5月4日下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标志性建筑——泰和楼在台儿庄古城隆重奠基。
中共中央台办副主任陈元丰,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李炳才,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刘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群,中央台办交流局副局长严中洲,中央台办联络局副局长王育文,中国旅游协会副秘书长蒋齐康,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颜世元,省委台办主任倪明元,省旅游局局长于冲,省委台办副主任张志强;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夫人连方瑀,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徐立德,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丁懋时和夫人丁史美畅;市委书记刘玉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伟,市政协主席邓滕生,市人大第一副主任李峰以及其他党政领导等参加了泰和楼奠基。
台儿庄古城后续修复重建工程,也加快了建设步伐,将按计划迅速形成完整的古城建筑群。中国,将从此拥有了第一座、世界第三座二战纪念城市。
走进重建的台儿庄古城,仿佛进入时空隧道:明清风格的建筑古色古香,韵味醇厚;摩肩接踵的南北游客,再现当年“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体,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为一域,极具人文魅力,是沿运独有、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区。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