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罗伯特·卡帕:用相机记录台儿庄大战(图)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五一”期间,来台儿庄古城游玩的人络绎不绝,游客们对照着当时的照片欣赏重建的各类建筑物。记者了解到,古城内的照片大都为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所拍。台儿庄战役爆发后,他奔赴这里,拍摄了100多张反映战争场面的照片。他见证了这场战争的惨烈,中国人民的英勇,也为枣庄人复活台儿庄古城提供了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犹太小伙奔赴台儿庄战场
     
      1913年,罗伯特·卡帕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母亲对这个一只手生着六个指头的孩子十分怜爱。当法西斯分子霍尔蒂将军逐步控制了这个国家后,犹太人的处境越来越艰难。1931年,个性不安分的卡帕因参加示威游行遭捕,之后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走柏林就读新闻学。因为犹太人的身份,对卡帕后来从事政治新闻摄影有不小的影响,他反对法西斯主义,追求民主自由,热爱冒险的天性更为他一生战地摄影生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依托。
     
      1933年,希特勒夺取德国独裁大权,卡帕逃离至巴黎,萌生了当摄影记者的想法,在匈牙利著名摄影师安德烈·柯特兹的指引下,卡帕开始使用35mm小型相机进行拍摄。这对于即时性很强的新闻摄影来说有很大的帮助,能够让摄影师在现场行动自如地进行抓拍,随时捕捉到事件发生时宝贵的瞬间。卡帕感受了到小相机在纪实摄影中起到的作用,更深刻了解到摄影在新闻报道中无穷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可以对社会和人类起到强大影响的。他说:“相机本身不能制止战争,但相机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战争,阻止战争。”
     
      1937年,卡帕开始为美国《生活》杂志拍摄图片,将镜头对准了世界各地的反法西斯人民和战争。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38年1月,荷兰著名导演约里斯·伊文思前往中国抗日战场拍摄纪录片《四万万人民》,除了摄影师,他还带上了朋友卡帕,让他充当助理摄影师。那时卡帕的女友格尔达·塔罗采访西班牙内战丧命,他正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伊文思希望工作能使他分心,不再承受持续不断的悲伤。
     
      1938年3月下旬,日军两个精锐师团3万多人分击合进台儿庄,中国军队在此迎战日军。伊文思决定带领摄制组前往台儿庄战场拍摄,在从武汉开往徐州的列车上,卡帕很安静。闷热的车厢并没有让他烦躁不安,简单粗粝的食物没有引起他的任何不快,只是没有雪茄与咖啡不好过。他专注地望着窗外,津浦铁路旁的一棵小草都未能够逃脱他的构思,他渴望投入到拍摄之中。他把眼睛当作心爱的照相机,提前摄入所需要的背景。徐州4月的凉风与台儿庄方向飘来的火药气味羼杂在一起,这是他最兴奋的味道。
     
      去前线拍摄受阻很沮丧
     
      4月3日,卡帕随《四万万人民》摄制组到达徐州,徐州会战总指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接见了摄制组,介绍了战斗形势。在《四万万人民》中,可以看到李宗仁斜着身子对着地图给伊文思介绍战斗部署情况,拍下这些镜头的正是卡帕。
     
      卡帕作为《四万万人民》导演伊文思的助理摄影师领教了第一次教训:不准外国人进入前线,没有人敢为他们的安全负责。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卡帕有着同样想法——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卡帕不能够进入战斗现场,只好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这场战斗。他留在后面的炮兵阵地,拍摄了一个用高粱秸伪装起来的炮位,卡帕通过炮兵瞄准镜,看到了4英里外的日军阵地。为了让他们拍到战斗场面,陪同他们的军官命令炮手瞄准一个日军观察点打了12发炮弹,将这个观察哨摧毁。陪同他们的军官虽然允许他们拍摄炮兵,却不允许他们拍摄大炮的特写镜头,这让卡帕很郁闷。
     
      在台儿庄,不仅不能到战斗前线拍摄,而且还要协助摄制组拍摄纪录片。卡帕有心无力,感到非常沮丧。他在给好友彼特·柯埃斯塔的信中说:“总的来说,我是这个远征队的‘穷亲戚’,这引发了我的许多困难。他们是很好的团队成员,但电影是他们的私事,而静照则完全是次要的……台儿庄的照片不错,但这真的是很不容易拍到的,想想在你身后有一台大大的电影摄影机,有四个检查员在我们周围,然后你还得帮助胶片操作者。”
     
      让外国人知道了台儿庄
     
      卡帕想起失去的最亲爱的女友,发疯似的投入工作,他要用东方的战火疗伤。
     
      4月7日早晨6点,卡帕醒来时发现,中国军队已经占领了台儿庄。他很是生气,错过了日本人第一次挫败和中国人在这场战争中第一次胜利的情景。卡帕没能拍到中国军人与日军巷战肉搏的一幕,但他没有放过战后的场面和各种细节。从指挥所进入台儿庄城的路上,他拍摄了在台儿庄城头上站岗的士兵和士兵身边飘扬的军旗,城墙下阵亡的士兵,运送伤员的民工;神庙的屋顶被炮火整个掀掉,椽子散落在神像周围……原先大运河边那个可经商、可水运、渔农兼作、房舍整洁的古城台儿庄,战后一片废墟。他还拍摄了前来慰问士兵的学生,穿上缴获的日军军服和头盔,在残垣碎瓦中拍摄纪念照。
     
      卡帕看不懂汉字,他在台儿庄学会了唯一一句中国话:“不要看,bu—yao—kan。”提示拍摄对象不要看镜头保持自然。卡帕看到一名老妇在被炸得只剩下一盘石磨的院子里寻找最后一点生活中的可用之物,他摁下了快门。2011年,台儿庄古城重建时,在泰山行宫发掘现场,人们找到了卡帕镜头里的石磨盘,不过已经成了两半。
     
      中国军队缴获了日军9辆坦克,伊文斯、卡帕和费恩霍特在缴获的日军坦克上拍了合影。卡帕坐在坦克上,手里捏着康泰克斯相机,让人用仰拍的角度拍了一张留念照,这张照片成为他有名的工作照之一。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给卡帕带来了快乐的情绪。4月11日,他和伊文思骑马出去拍摄。卡帕骑马飞奔,后来伊文思写道:“突然间,他想象自己就是成吉思汗,对着我们大喊战争口号……这是在为他生命中的第二次奔跑。”(记者 张环泽     大众日报通讯员 时培京 )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