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我为贺敬之先生读诗2015年05月28日 作者:绥阳刘萍 那是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也是我最难忘的一个日子。那一天,我竟然能够为一位我敬重并梦寐以求想见到的大诗人贺敬之先生朗读自己写的一首小诗。 好像是与生俱来,我从小就喜爱阅读。不管什么书籍,抓起来就读。虽说是囫囵吞枣,虽说是不求甚解,甚至有些字也不认识。但是,都不影响我热爱读书。朗读,默读,跳读,一目十行地读,各种读书伴随我几十年直到现在。在这几十年的读书时光中,学生时代,曾有幸作为学生代表参加全校活动朗读过名家作品,也曾作为优秀作文参选者到县文体广播局朗读过自己的作文。当教师后,更是在课堂上深情地为学生讲解过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而今日,在这鲜花盛开的五月,幸福的日子里,我的阅读有了一次质的飞越。我居然能有幸在自己一直崇拜的大作家面前朗读自己的一首小诗,实在是三生有幸。 这位大作家大诗人就是著名的贺敬之老先生。 我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生活在一个乡镇学校。学校的操场是本地放影电影的场地,我和很多小伙伴常常在朦朦胧胧之间看了不少电影。有《白毛女》,《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小兵张嘎》等等。在看《白毛女》时,电影中的喜儿、大春、杨白劳,这一个个鲜活的形像,凄婉的故事情节,悲惨的人物命运都把我感动得哭了,在父亲的讲解下知道了这个电影剧本是贺敬之写的,。再大一点点,上学了,读了《雷锋之歌》,读了《回延安》,读了《望三门,三门开》这些佳作,贺敬之这三个字已经深深的刻在了心底。后来当老师后,在课堂是给学生讲解这些作品时,已经好像多少回见过贺敬之先生一样,讲他的作品讲得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尤其是自己学习创作以后,偶有小诗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时,心里就想,什么时候能够给贺敬之先生写一封信,或能在他面前亲自聆听他的教诲那该多好啊。 当然,信至今没写,如果说见面,想想好像也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人这一生中,不经意间往往就会有意外的惊喜等着你。 2015年5月15号,这一天,贺敬之老先生居然以九十高龄的年纪来到了绥阳,来到了诗乡广场,而我们这些喜爱他作品的文学爱好者又有了一睹他风采的机会。那天,在县领导和诗人老师的陪同下,贺敬之老人来到了广场诗柱旁,他心情愉悦地读了其他几位诗人的作品后,来到刻有我的小诗的诗柱旁。或许是因为女作者较少的缘故,老人提出要见见作者,这时,有人高喊“刘萍,刘萍”。 我在人群外听到喊声,急急忙忙奔过去,只见老人朝我伸出手来,啊,是贺敬之先生,贺老!我从小就一直崇拜着的大作家,此刻就站在我面前,我一把握住老人的手,紧张,喜悦,激动的情绪顿时涌上心头。 “能为我读读你的诗吗?”贺老笑着对我说。而我就像一个小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时一样,害羞地点点头。 我小声朗读起来:“酒煮好了/论英雄的历史早已过去/围炉而坐的朋友/煮着平常的话题。/隔着一层蒸汽/所有的脸看不真实/只有酒后真言/可以击穿千年古壁。/钞票和女人像那条鱼/游动在男人唾沫里/树叶即使哭成碎片/仍被当成花朵。/过后/谁也不记得/英雄/什么时候/好像来过......\".声音很小,小得不知他老人家能否听见。只见他老人家频频点头,然后又认真地看了一遍并称赞说:”好,好诗!”我心里的那份紧张、不安的情绪此时被喜悦替代。看着眼前这位九十高龄的老人是那么的慈祥,是那么的和蔼可亲,离我又那么的近。突然,我感觉收获了一份硕大的幸福。 时间如梭,很快就到了中午,由于气温升高,县里领导担心老人的身体,招呼大家赶快话别留影,在大家默默相送的目光中,贺老坐车离开了。 这个幸福的日子,已经 过去好多天了。但是,这个日子在我心里却怎么也不肯离去,为贺老读诗的瞬间也成为我幸福的永久。(来源:中国作家网 )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上一篇:马兰屯镇三举措积极做好党建工作[ 06-03 ]下一篇:第三届全国智运会国际象棋竞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图)[ 06-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