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将朴素的心情温习一遍”——读龚安明诗集《风动心弦》有感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将朴素的心情温习一遍”——读龚安明诗集《风动心弦》

    时培京

            用朴素的文字,“将朴素的心情温习一遍”,素琴奏出朴素的诗情与情感。龚安明的诗集《风动心弦》,是一曲弦拨动风,并与心共鸣的崇高之章,和动了诗歌最美的声音,重温并拷问乡情、诗情、人情,恰如在他《白露》诗所说凝结了“前世晶莹的露水。”

            台儿庄运河边芦苇于风中“白露为霜”,一束坚强的小草从《诗经》旁逸斜出匍匐、植根。《风动心弦》有诸多草木,蹑足《诗经》多识草木之名传统。台儿庄古运河边的芦花、莲,山地的梧桐、油菜、紫薇、桃花、麦子银白的花,房前屋后的牵牛花、爬山虎、柳、石榴、槐花……台儿庄是他的“吾国吾土”,莲是诗人清洁自我精神、重返传统家园的回溯之舟。在“寸草”之中兴起对往昔乡情及传统生活方式的怀恋。这集中体现在第三辑《寸草传神》。《五月的槐花》,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依恋与眷顾,虽然忙碌地只有从市场来的槐花,这不妨碍“牵动着我的记忆”。《窗外的树》摇晃着老家的梧桐树的影子和槐花的芬芳,《冬日的垂柳》“威逼叶子离家远行”,触动诗人想起从乡村来到城市。在《我听见麦子唱歌》,诗人怀念“车来人抬   石磙碾压……”,科技解放了肌肉,魂魄却迟疑起来,有了一层层致密的隔膜。在想念往日繁重的农忙时,回到了“在仓室里全体集合”的时代。广场上“栽植的草皮似乎不服水土 /  始终营养不良”,所以园林爬进了城市;在梦中,乡野村庄爬进睡枕。生活在城市的诗人无奈于周末回到老家,在自找的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中稍感慰藉,于返回的路上酝酿的诗,并在石头与水泥覆盖的不让大地呼吸的城市敲打文字,是蚯蚓钻入泥土,是秋虫寻觅蛩音,是向光明攀爬的牵牛花,是涛沟河野凫搅动的水纹……

            在第四辑《岁月印痕》,诗人不在书斋吟唱。在《鲁甸,不怕》,“怀孕7个月的孕妇”安然无恙,孕妇象征灾难孕育美好,在灾难肆虐之前我们就已经准备和他不断地周旋下去;没有割心裂肺腑的阵痛,就没有“一句底气十足的话”:鲁甸,不怕。《农民工的午餐》,依然有老家的煎饼,远眺别处,心系家土,“将朴素的心情温习一遍”,朴素无华的句子将白开水般的常见行为转化为诗意表述。《工地上的塔吊》写出了建设者的担当与从容。《建筑工》、《扫街工》、《搓背工》写底层之诗作“都无须掩盖 无须压抑”,浸透着贴地匍匐的心,发出最诗意的欢呼与关爱。正如《中国文学》主编明杰所说:“关注现实是一个诗人最起码应该具有的道德标杆。”著名诗人、《时代文学》执行主编任立说龚安明是“虔诚的歌者”。

            第二辑《行走四季》。天地有四季,人情有冷暖。冷暖是偏义复词,人情还是暖的多,指向暖。心永远在《立春之后》,随时于整理集结过的心情出发,《春雨》滋润,成熟于《秋雨》,增益其所不能于《雷雨》,《在八月,我被花香俘获》,在《白露》凝结“前世晶莹的露水。”本辑提及“大风”,“冬日寒风”,催化氧化作用的“春风”,《鸣蝉》相合,裹着《伏热》一样让人窒息的热情,风动了心弦。

            我想以第一辑《乡土亲情》来说明诗人朴素的文字及其文风。风中吹来泥土腥苍黄的运河水的味道,低头看到的不是深绿绸子一样的绿,不是凝噎不动的绿宝石的绿。这样的水体是洁净的健康的,深绿则是水流不畅、浮游生物过多以及有垃圾污水的原因。好了,以诗人生活之中的运河,以养育他的透体明澈生动新鲜不腐的运河水来,比喻诗人龚安明的诗风最为适合。

            诗人有自己的风格(不是臻备的),有自己的面目(所有的诗人都需要突破),敢于说出切实感受,并用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实属不易(各有各的方式)。诗风的形成是诗人品格的现成,诗品即人品,在龚安明身上体现了高度的统一。《乡土亲情》24首诗,写母亲,写运河,写古城,写船闸,写故乡小路,写田地黑泥,写炊烟,写玉米皮、写石碾,写祖坟。《空旷》的语言从容不迫,悲凉寓于中,更多的是感激,“种地为生的父亲/视田里的庄稼 与他的子孙一样。”他从父亲那里“温习”深爱土地,诗人继续写道:“一年四季   遇到旱涝风灾 / 就像他自己得了病痛  坐卧不安”,写出对土地的情深至浓至性,是诗人对土地深爱最具有冲击力具有求新意识(在传统的朴素的情感之上)表达。我们想到了艾青在《我爱这土地》所写:“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土地若是遭遇了病痛,就像诗人自己得了病痛“坐卧不安”,诗歌是他挚爱的土地,如果诗歌得了华而不实、哗众取宠、油滑卖弄、炫耀技巧等等病痛时,诗人也会得了病痛,治疗的药物会是一本诗集,名字叫做《风动心弦》。

           母亲和所有母亲所蕴含的意向是诗歌永恒的歌咏。在《母亲的白发》,诗人写道:“我愧疚自己能力太差  /至今还让古稀之年的父母 /  在老家  守着那片田地。”诗人是没有能力在城市赡养父母么?老家的父母不愿离开老家,就像诗人不想离开他朴素的诗歌一样。还是以诗人《炊烟的味道》之中的诗句结束,诗人的诗歌也需要不“断翻炒”:

            “炊烟中蕴含的那份温馨   却在锅底里   不断翻炒 ”

                                                                                       (《风动心弦》,龚安明著,团结出版社,2015年9月)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