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一次特殊的会面——诗人贺敬之与家乡作者座谈纪实一次特殊的会面——诗人贺敬之与家乡作者座谈纪实 ● 翠屏山 刚刚步入五月天的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台儿庄,就早早地换上了浓荫绿意,鲜花点缀的靓丽夏装,这座本来就透着古色古香的美丽小城,益发显得妩媚动人。 2016年5月8日,是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回到家乡台儿庄的第五天。今天他要在被绿色环绕,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月河畔边的贺敬之文学馆内参加一次特殊的会面活动,同家乡的部分作家、诗人、业余作者们见一次面,就文学创作,文学发展等相关内容,进行一次座谈交流。 享誉中外的诗人、剧作家贺敬之,对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充满了牵挂之情。先是因为长期在中宣部和文化部担任要职,公务繁多,后来由于年事渐高,体弱多病,许多年不能够经常回到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但仅有的几次回到故里,无论日程安排如何紧密,他都要坚持挤出专门时间与家乡的文学爱好者们见上一面,与他们进行文学座谈。这几乎成了诗人贺敬之还乡的一种惯例。不仅体现了老一代文学艺术家对家乡文学事业的关注情怀,而且表达了诗人贺敬之对家乡的文学创作者队伍寄予厚望。使家乡的诗人、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们倍受鼓舞与鞭策,为推动家乡文学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年逾九旬的诗人贺敬之,这次回到家乡是专程前来参加“贺敬之柯岩文学馆·柯岩馆”开馆仪式的。所以,在参加完“贺敬之柯岩文学馆·柯岩馆”开馆的活动之后,贺敬之仍是一如既往地抽出专门时间,再次邀请部分文学作者进行座谈交流。这也是贺敬之此次回乡之旅的最后一项议程。 在这次会面被邀请参加的座谈人员名单里,笔者忝列其中,十分荣幸地亲历了座谈交流的全过程。 8日上午9时许,当九十二岁的诗人贺敬之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在台儿庄有关方面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会议室时,已经翘盼多时的近二十位诗人、作家及文学爱好者,起立欢迎诗人贺敬之的到来,向贺老问好。诗人贺敬之年届耄耋,腿脚有些不灵便,被工作人员搀扶着。但他笑容灿烂,精神矍铄,气色甚好,站着同到会者一一握手问候。大家都被诗人不顾年迈,平易近人,亲和谦逊的风范感动着,温暖着。 贺敬之亲切地招呼大家一起就座后,座谈会便开始了。区作协主席曹诏亮首先把近年来作协队伍的创作成果及《运河》杂志的运作情况向贺敬之作了简要汇报。贺敬之对台儿庄文学创作成就表示满意。尤其是作协的阵地刊物《运河》,自2009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的风雨春秋,属于名副其实的民刊民办,从来没有向政府要过一分钱,依然坚持每年四期按时出刊,从不拖延,运河》杂志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越来越大。不仅让本地作者有了展示文学才能的平台,也深受全国各地作家、诗人们的青睐,来自湖南、广东、天津、陕西、辽宁等二十多个省市作者的优秀作品,每期都占有着相当篇幅。而且该刊所有的编辑没有任何酬劳,全部是利用业余时间认真编稿选稿。贺敬之听后更是表示赞许,认为家乡的这本文学刊物办的不错。希望既要保持数量,又要保证质量。这样文学杂志才会吸吸引更多的读者,生命力才能更加久远。 第二个主动要求发言的是区作协副主席袁袤翔,他以曾是资深记者的敏锐眼光和扎实深厚的文学修为,纵论各类社会怪象与现代部分青年精神缺失的潜伏危机。结合实例,旁征博引。声音高亢宏亮,情绪激奋。诗人贺敬之对他的座谈内容,时儿额首点头,时儿注目倾听。对他认识问题,观点鲜明,立场坚定,表示赞同,也有个别看法不与苟同。因为看待任何一种思潮或问题,都要从历史背景,从纵向、横向的角度辩证比较之后,才能得出更准确,更公允,更科学合理的定论。 作协副主席龚安明在简短介绍了个人的诗歌创作之后,重点分析了全区文学创作利好形势,当然也指出了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总的来说,台儿庄当前的文学创作队伍还是十分喜人的。因为不光有少数优秀作家、诗人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在全省乃至全国多次获得过重要奖项,影响渐远。现在还有一批年轻作者正在迅速成长,势头强劲,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贺敬之听后非常高兴。 从枣庄赶来的市委宣传部调研员、政治抒情诗人王迩宾,以诗人独特的视角,剖析了当下诗歌界存在的种种弊端。他对目前诗歌领域出现的一股突出自己,贬损他人的相轻之风,基本态度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女作家、《枣庄日报》原高级编辑王庭芝,从民主自由切入话题,谈到东西方文明、自由的根本差异。对少数人质疑改革开放政策,把精神信仰的滑坡与改革开放成果相对立,片面理解和追求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生活方式,弱化爱国情怀不能理解,对整个国民素质不高表示堪忧。 原《山东文学》诗歌编辑、《黄河诗报》主编、被诗歌评论界称为山东诗坛第三代代表人物,以怀亲诗而广受读者推崇的诗人桑恒昌,不仅全程陪同诗人贺敬之在台城的系列活动,而且在这次座谈会上,针对近些年来出现的文学式微,诗歌边缘化、诗歌前景渺茫等悲观苗头,陈述了个人的独到观点。知识渊博,语言洒脱,评析透彻,积极向上。令在座的文学爱好者们领略了诗歌大家对事物判断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确实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深受启发和鼓舞。 在座谈的过程里,我特别注意到,诗人贺敬之先后三次提出,台儿庄是一片文学沃土,理应站在中国文坛的前沿位置,发出枣庄作家,台儿庄作家们的独到之声。对整个文坛现象、文学发展的看法、观点,不管是赞赏的,支持的,还是商榷的,甚至相左的,反对的,都应该有真正属于枣庄,属于台儿庄的作家们或文学评论家们发出的铿锵之音。建议利用《运河》杂志这个优势平台,不妨率先开辟固定专栏,加大对文学评论与批评的重视力度。因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同等重要。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在近三个小时的见面会上,诗人贺敬之始终思维清晰,不时插话,谈笑风生;家乡的作家、诗人们也是不受拘谨,侃侃而谈,畅所欲言。彼此紧紧围绕诗歌现象、文学创作、文艺形势等内容进行了坦诚交流,整个气氛显得十分热烈而轻松。 座谈会结束后,贺敬之表示,欢迎家乡的各位诗人、作家到北京做客,愿意继续交流探讨文学主题,共同为家乡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献计献策,竭尽绵薄之力。宋安强、吴长亚、朱瑾洁、沈庆敏、时培京、张平、伊家河等作家、诗人们座谈会后,深感受益良多,收获很大。纷纷表示,一定要以这次文学座谈交流会为契机,牢记诗人贺敬之的谆谆教诲,以贺敬之、柯岩的文学创作精神为榜样,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造诣,正确处理大我与小我,大家与小家的关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站在文学艺术的至高点上,弘扬主旋律,歌唱真善美。不写无病呻吟之作,不写空泛无魂之作。努力创作出具有情感充沛,震撼心灵,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生活的优秀作品,不辜负诗人贺敬之的殷切期望。 (2016年5月9日晚写于鹭鸣湖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