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古城台儿庄:积极推进“互联网+旅游产品”融合发展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台儿庄区的来料加工业是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措施,是促进贫困户脱贫、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社会和谐的惠民产业、特色产业和品牌产业。近年来,台儿庄区委、区政府以发展来料加工业为抓手,围绕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小商品研发销售示范区”的目标,借助台儿庄古城五A级景区的溢出效应,积极推进“互联网+旅游产品”融合发展,取得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全区研发立格箱包、瑞博剪纸等12大类500多个品种特色旅游产品,发展年网销额过百万元来料加工网店6家,其中两家网店年网销额过1000万元,157名来料加工经纪人开通网上业务,56人开办网店,注册成立公司,自主产品年网销额6000万元以上。在台儿庄广大农村,“放下锄头,拿起鼠标”、“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等电商创业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一、主要做法 
     
      (一)抓技能培训,培养专业队伍。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加大资金投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效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建立健全集中培训、考察学习、结对辅导、技能交流、创意作品大赛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技能培训机制,开展旅游产品研发、加工、销售和“互联网+”商业运营知识培训,提高产品研发人员、经纪人和农村电商三支队伍素质,为推进“互联网+旅游产品”融合发展提高技术和人才支撑。累计举办培训班107期,发放教材1200册,组织500余名创业青年和贫困户到外地小商品货源市场、淘宝村外出学习,培训研发人员、经纪人和加工者2000余人次。
     
      (二)抓平台建设,促进产品研发。在古城设立特色小商品展销馆,借助古城旅游市场这一平台,以旅游市场的环境氛围激发经纪人的创作意识,增强经纪人的自主创新能力,引导经纪人研发具有台儿庄文化底蕴、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和民俗手工艺品,并不断做优、做精、做强,形成特色旅游产品自主品牌,使特色旅游产品的研发、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不断完备。目前,在古城设立特色小商品展销馆2处,专营商铺6个,研发珍珠包、椰壳包、韩国布艺包、中国结和红灯笼系列喜庆用品、工艺剪纸、民族乐器等自主品牌旅游商品等12大类500余种,千余种特色加工产品畅销古城。
     
      (三)抓网络营销,探索销售模式。积极推广“电子商务+旅游产品”发展模式,学习借鉴江苏沙集东风村、义乌青岩刘淘宝村的发展经验,组织经纪人学习“互联网+”商业运营知识,创办电子网店,发展网络营销,改变传统店铺坐等顾客形式,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方法,把分散的商品集中统一推荐、销售,打造“网上下单-加工包装-快递运输”一体化的网上交易平台,探索实行旅游产品“互联网+店铺”的销售新模式,实现了传统旅游商品向互联网销售的转变,形成了彭楼村李海瑞工艺剪纸、林桥村边祥涛靠枕、涧头集镇徐氏中药香包、邳庄镇贺敬猛古韵乐器、运河街道张亚亚草柳编、泥沟镇黄春燕珍珠包等代表的一批骨干电商。
     
      (四)抓融合发展,释放综合效应。以“互联网+旅游产品”融合发展为着力点,充分释放综合效应,带动来料加工、旅游、扶贫多项工作共同推进。一是促进来料加工聚集发展。通过研发旅游产品,创建来料加工专业镇,培育出张山子毛绒玩具、涧头集镇喜庆用品、运河街道椰壳包、邳庄镇韩服、马兰屯镇服装、泥沟镇珍珠包等一批镇域品牌,形成一镇一品的发展格局,促进了产业聚集发展。二是促进旅游业发展。通过研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小商品进入古城销售,进一步丰富了古城旅游产品的供应。通过挖掘柳编、虎头鞋帽等民俗工艺,弘扬了地方传统文化,增强了古城的文化底蕴,提升了古城的魅力。三是促进精准扶贫。“互联网+旅游产品”发展模式催生了众多电商企业和骨干电商户,他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或带动贫困户网上创业,或吸纳贫困户从事产品加工、包装实现就业增收,有力助推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如泥沟镇夹坊村满建伟的富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农产品分装和网上接单开展来料加工等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去年公司销售额2300多万元,带动3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互联网专业人才短缺。发展电子商务,需要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我区现有的电子商务企业,大多是由大中专毕业生或有电子商务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创立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相对较少,培训机构也不多,专业人才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区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是研发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不强。由于我区旅游产品研发人才缺乏,研发投入和研发力量明显不足,受研发队伍水平限制,研发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设计简单、易模仿,缺乏保护意识。如涧头集镇徐小川研发的“徐氏中药香包”,其具有保健驱邪之功效,产销两旺,最近被义乌某客商抢注。
     
      三是服务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电子商务在我区仍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在政策、土地、信贷、管理等方面予以扶持引导。目前,我区电子商务行业缺乏统一管理,区商务、经信、农民就业办在实际工作中都涉及电子商务方面的内容,在组织参观学习、技能培训、协调服务等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在政策引导、管理服务方面没有形成合力,不利于我区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规范全区电子商务管理服务。借鉴外地区市经验,成立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全区电子商务工作,对全区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及时掌握电商动向,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制定出台《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发展目标,在政策、资金、信贷、用地等方面加强引导扶持,推动全区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同时,适时引导成立电商协会,加强电商之间沟通合作,规范电商经营行为。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和电商、研发专业人才培养。扩大农村网络覆盖面,提高网络运行速度,降低网络运营成本,为电子商务发展夯实硬件基础。加强水、路、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生产、运输等环节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切实保障。通过政府委托培训机构开设培训课程,依托枣庄职业学院古城校区、区职业中专设立公开课,依托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建立电子商务实习基地等方式,加强电子商务、旅游产品研发专业人才培养,为“互联网+旅游产品”融合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和技术保障。
     
      三是搭建电商企业集聚发展平台。整合各部门电商项目政策资源,依托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等载体,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及电商孵化园,在场地、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前来创业,既可以解决创业人员面临的场地、人才等难题,又能够推动电子商务和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发展、优势互补,形成电商企业发集群展效应。大力引进“千县万村”村淘项目,方便老百姓少花钱买到优质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让老百姓研发生产民俗工艺旅游产品高价卖到大城市;配套落地阿里公司菜鸟物流,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拓宽创业路、扶贫路。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台儿庄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