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大战>> 海峡两岸>>正文内容
  • 探访台儿庄:大陆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图为古城一瞥

    古城宛若江南水乡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流经山东台儿庄古城,河水缓缓地在城边流淌。高大的城楼上,悬挂着清代乾隆皇帝题写的“天下第一庄”匾额。眼前的台儿庄古城是重建的,老城已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夷为废墟。这座城市原本有两张靓丽的名片:运河古城和抗战名城。现在,它又新添了第三张名片:大陆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前不久,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富卿共同为重建工程完工及基地落成鸣锣。

    台儿庄与台湾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联系,也是改进海峡两岸关系、促进民族统一大业的重要桥梁。

    走进古城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时空被拉回到1938年。那一年,举世闻名的台儿庄战役发生在这里,它是中国人民抗战正面战场上第一次重大胜利。台儿庄是大陆“二战”遗存最多的抗战名城之一,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当年一部影片《血战台儿庄》,促进了台湾当局开放台胞回大陆探亲。

    2008年,台儿庄大战胜利70周年之际,枣庄市决定重建台儿庄古城,以台儿庄大捷的光辉历史为纽带,为海峡两岸搭建交流基地。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成为世界上继华沙、庞贝、丽江之后,第四座重建的古城。

    古城重建过程中,保护并恢复了台儿庄大战遗存,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烈场景,使之成为抗战历史丰碑、民族精神象征和国共合作的象征。

    重建的台儿庄古城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一期核心区占地75.8公顷,规划确定了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规划设计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专门在台儿庄最古老繁华的月河街为台商开辟了一条台湾街,吸引不少台胞到此投资兴业或从事文化交流活动。目前到古城的台胞主要经营项目有陶瓷、酒吧、茶叶、旅游产品和文化休闲书屋等。自去年5月试运营以来,累计接待中外游客130多万人次。

    古城在铭刻那段抗战历史的同时,也恢复了千百年来特有的运河文化神韵。如今游客走进这里,可以重新感受到明清时期那种“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

    历史上的台儿庄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盛于明清,曾经商贾云集,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目前,枣庄以北的运河已经断航,大部分遗存已基本消失;枣庄以南的运河城镇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也已无法恢复千年运河的风貌。而台儿庄却拥有京杭运河上唯一一处明清风貌保存完好的古河道,唯一一段明清时期的驳岸,唯一一个最能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古村庄——纤夫村,以及13座明清时期的古码头。台儿庄古运河及纤夫村也分别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

    古城内水网密布,以船代步是游览的最佳选择。进入古城不远处就有码头,我们乘一叶木舟,沿弯弯曲曲的河道前行,仿佛来到江南水乡。历史上的台儿庄地势低洼,百姓筑台而居。城内分布着众多大小不一的“汪”(池塘),明沟暗渠把这些“汪”串在一起,与运河相联,形成了交织的水网,是名副其实的水城。泛舟河上,眼前一一掠过北方大院、鲁南民居、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岭南建筑等八大风格的特色建筑,好像置身一座建筑博物馆。据史料记载,台儿庄是古运河畔唯一一座融八大建筑风格和七十二座庙宇(包括寺庙、魁星阁、道观、泰山娘娘庙、妈祖庙、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于一体的古城,集中展现了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特色。

    台儿庄与史俱来的文化包容性,让每个身临其境的人都会获得深刻的启迪。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凤凰网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