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名人>> 历史名人>>正文内容
  • 古城台儿庄:经学大师王朗王肃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汉代的东海郡(郡治在今山东省郯城县西南)是哺育经学大师的摇篮。据文献记载,两汉时期的大学者,十之八九出自这一带。王朗、王肃父子,就成长于古属东海郡的台儿庄北部。父子二人当时不但位高权重,而且致力于经学研究。王朗著述颇丰,著名的有《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和《周官传》,此外还有许多奏议论记,在当时都流传很广。其子王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继承家学,在学术和著述上远远超过了父亲王朗,独步学坛数十年,被誉为王学,名闻天下。

        王朗,本名严,后改为朗,字景兴,高才博雅,而性严整慷慨,多威仪,恭俭节约。自婚中表礼贽,无所受。常讥世俗有好施之名,而不恤穷贱,故用财以周急为先也。”(《三国志·魏书·王朗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王朗学识渊博而富有才气,为人正直爽朗,博通经学,汉献帝刘协时被拜为郎中,任命为zi丘长。王朗师从太尉杨赐。杨赐死后,他弃官为其师服孝。后被地方推举为孝廉,由公府辟士,他拒不应诏。徐州刺史陶谦仰慕他的才学,礼聘他为治中从事史。刘协迁都长安时,关东一带刀兵四起,诸侯纷争。王朗与别驾赵昱一同劝说陶谦求诸侯莫如勤王。陶谦接受了他们的意见,派赵曦捧着奏章赴长安见汉献帝。汉献帝为嘉其忠义,念其“勤王”有功,任命陶谦为安东将军,赵昱为广陵太守,王朗为会稽太守。

        会稽这个地方,过去老百姓盲目崇拜秦始皇,把他刻成木像,与夏禹一同放在庙里祭祀。王朗到任之后,了解到这种情况,认为秦始皇是无道昏君,不能与矢志治水、造福黎民、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相提并论,于是下令把秦始皇的木像搬出了庙堂。从此,会稽一带的老百姓再也不祭祀秦始皇了。《郎家传》说他“居郡四年,惠爱在民”。

        东汉兴平二年(195),袁术部将孙策举兵渡江,讨伐会稽。王朗认为虽然孙策兵多将广,会稽兵少将微,但身为汉室的官吏,理应保守城邑。遂率将士据城抵抗,终因寡不敌众,王朗只好率部突出重围,乘船渡海到东冶。孙策又驱兵追赶到东冶,王朗兵败被俘。孙策因其拒不投降,狠加谴责,又派人私下劝降,王朗誓死不从。孙策大怒,但念其儒雅多才,终未加害于他,只是把他羁留在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东汉建安三年(198),魏公曹操表荐征召王朗,王朗才由曲阿辗转一年,历经艰险,回到曹操身边,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王朗虽然屡屡流离迁移,穷困潦倒,朝不保夕,仍然注意收容、抚恤亲朋故旧,把多余的东西分散给匮乏的人。

        建安末年,吴主孙权派使者来见魏王曹操,愿意俯首称臣,以联魏攻蜀。曹操与群臣商议。王朗认为:天子之军,重于华、岱,应该坐曜天威,不动若山。假使孙权主动与刘备交兵,旷日持久,势均力敌,兵不能速决。这时,我们选派老成持重的将军,抓住敌人的要害,可以一举而成功。现在,孙权的部队未动,而让我们助吴的部队先行出征.加上雨水方盛,不是军队行动的时候!”曹操采纳了王朗的建议,终止了联吴攻蜀的行动。

        魏国初建,王朗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迁少府,奉常大理。任职期间,他治狱宽恕,不滥施酷刑。遇有疑狱,则从轻发落,以治狱见称。曹操曾打算恢复肉刑,交给众卿僚共议。司徒王朗坚决反对,据理力争,计划终被搁置。

        王朗年轻的时候,与沛国名士刘阳交情甚厚。当时刘阳任莒县县令,他意识到东汉衰颓,曹操具有雄才大略,野心勃勃,而又阴险狡诈,生性多疑,终将为汉室大害。曾计划设法除掉曹操,但终于没有得手,年30而卒。待到曹操贵为丞相,想到曾经想除掉他的刘阳,本人虽死,其子尚在,于是通令全国缉捕。其子有国难投,有家难奔,到处躲藏,走投无路。刘阳过去的亲朋故旧不少,到那时谁也不敢收留,而王朗毅然收留其子长达一年之多。待王朗回到曹操身边后,寻找机会劝说曹操,曹操终于收回成命,赦免了刘阳的儿子,使刘阳一家得以保全。

        曹丕即王位后,升任王朗为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在此期间,他曾多次上疏曹丕,力劝育民省刑,宽徭薄赋。认为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十年之后既籍者必盈巷;二十年之后,胜兵者必满野。待到曹丕登基做皇帝后,王朗改任司空,进封为乐平乡侯。黄初年问(220---226),魏文帝曾诏令公卿举荐有独立品行的君子。王朗举荐了光禄大夫杨彪,自己称病,要把自己的官位让给杨彪。魏文帝就为杨彪建置了吏卒,把杨彪的官位安置得仅次于三公,王朗这才继续留任。任职期间,王朗多次上疏,言政治得失,为魏国的统一大业策划方略,建议多被魏文帝采纳。魏文帝曾把司马王朗与司徒华歆、太尉钟繇并称为一代伟人,当着众位大臣的面称赞他们说: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

        魏文帝曹丕驾崩,魏明帝曹睿即位,王朗进封兰陵侯,增邑五百并前千二百户。”他直言上疏,劝止明帝曹睿大兴土木,营造宫室。请求明帝“卑其宫室,俭其衣食”,“一以勤耕农为务,司戎备为事”。奏疏上达后,明帝即把王朗转任为司徒。太和二年(228),千朗因病去世(并非《三国演义》上所云,在阵前被诸葛亮骂死),被谥为成侯。其子王肃继承其志。

        王肃,字子雍,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生活于东汉兴平二年至甘露元年(195--256)。在政治上,王肃官高位尊。他是当时权臣司马昭的岳丈,和权倾朝野的司马懿是亲家。其女元姬嫁给司马昭,为文明皇后,生武帝司马炎和文献王司马攸。在学坛上,他又独领风

    骚。陈寿给予王肃以高度评价:“王肃亮直多闻,能析薪哉!”

        王肃18岁时,师从宋忠学习杨雄的《太玄》,并为这部深奥的经书重新作了注释。王肃擅长贾逵、马融之学,广闻强记,知识渊博,在学术上与郑玄所创立的郑学相抗衡。他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对各家学说进行了综合,遍注群经,阐述见解。他凭借渊博的学识,训解了《尚书》、《诗经》、《论语》、《三礼》和《左传》等经典。他还订正了其父王朗的著作《易传》。他所撰的《圣证论》一书,在学术界颇有名气。此外,他还撰写了百余篇驳论朝廷典制、祭祀、宗庙、表纪、称重等文章,论述与见解均不乏精辟独到之处。

       王肃黄初年间(220---226)担任散骑黄门侍郎。太和三年(229)担任散骑常侍,后以散骑常侍领秘书监,并兼任崇文观祭酒。正始元年(204)出任广平太守,不久被征召回京,官拜议郎,旋即改任侍中,复迁升为太常。他曾多次上疏魏明帝曹睿,陈政事,言得失。

        太和四年(230)八月,大司马曹真远征蜀汉,魏明帝送郊外。大军自长安出发,从子午谷向南入蜀,恰逢30多天霪雨,栈道被山洪冲断,路途隔绝,无法入蜀。王肃上疏语:现在霪雨不断,山路陡滑,队伍拥挤在一起走不动,粮食因路远而供应不上。这实在是行军的大忌啊!使敌人得以逸待劳,更是兵家的大忌。魏明帝曹睿采纳了王肃的建议,命令曹真班师回京。王肃又曾上书陈说为政之本:裁掸没有事务的职位,减少不急需的俸禄,禁止白吃白喝的费用,合并悠闲自在的官职,使官有其职,职有其事,事有其禄,禄有其耕。这是古代的常法,也是今天应该实行的。官少而禄多,这样国家的花费不大,人们进取求仕的积极性也能得到鼓舞。官吏们各逞其能,互不依赖,他们详细地报告自己的供职情况,君上则认真地考核他们的治绩,谁能干谁不行,全记在君上的心里。

       魏明帝曹睿喜好大兴土木。景初年间(237--239),他在兴建了许昌宫之后,又下令修建洛阳宫,盖起昭阳殿、总章观,观高十余丈,不断征发老百姓服役,使农地桑田几乎无人收种。王肃上疏说:“现在的宫室还没有建成,丁夫疲于劳作,农民离开农田,种地的人很少,吃粮食的人很多,旧粮食业已吃完,新粮食还没有下来,这可是国家的大隐患啊!我诚恳地希望陛下发出充满慈爱的声音,颁下英明的诏令,深切同情服役的辛苦,多加体恤老百姓的饥贫,征用那些吃国库粮的士兵,把其他的人遣返回去。魏明帝因而减少了兴建费用。

       曹睿性情急躁,主持修建的官吏如拖延工期,他就亲自责问。有时官吏们嘴里还说着话,脑袋已经搬了家。时任散骑常侍的王肃劝阻说:人的性命最重要,生长困难而杀死容易,所以自古圣贤都很重视。从前汉武帝要杀一个冒犯了圣驾的人,廷尉张释之说:‘如果当时陛下杀了他也就罢了,现在交给廷尉,而廷尉是维护法律公正的,不能偏向。’我认为张释之的话太有道理了。廷尉是天子的官吏,尚且不能失去了公正,而天子本身反而可以不要公正吗?这是看重自己,轻视天子,极其不忠,所以不能不分析明辨。

       魏明帝曾对王肃说:司马迁因为被处以宫刑,心怀幽恨,所以著《史记》贬低汉武帝,真是令人厌恶。王肃回答说:司马迁记事,不夸张好的,也不隐瞒不好的。刘向、扬雄对他的善于叙事极为叹服,认为他具备‘良史’的才能,说他的《史记》是一部实录。汉武帝听说司马迁编著《史记》,便把他自己的本纪拿去看,看罢大怒,删削之后就给扔了。所以到现在,这两篇本纪还是有录无书。后来因为李陵之祸,汉武帝把司马迁处以宫刑,投进监狱。这说明,心怀幽恨的是汉武帝而不是司马迁。”

       正始年间(240248),大将军曹爽专权祸国,与何晏等人朋比为奸,为非作歹。王肃挺身而出,严辞斥责。他与太尉蒋济、司农桓范说到时政,表情严肃地说:何晏之流就是过去弘恭、石显一类的人,他们有什么好说的!”曹爽听说后,告诫何晏等人说:大家今后都要小心谨慎一点啊!公卿大臣们已经把你们比作前代的恶人了啊!”从此,曹爽一伙的行为有所收敛。

        后来,王肃担任光禄勋,不久又转任河南尹,再后来升任中领军,加散骑常侍,增加食邑300户,加上以前所给的,共计2200户。

        王肃于甘露元年(256)去世,他的门生为他披麻戴孝的有数百人。死后,他被追赠为卫将军,谥号为景侯。

        王朗和王肃死后,均安葬故里,其墓在今台儿庄区泥沟镇。《峄县志·古迹考》记载:魏兰陵侯王肃墓,县东南二十五里。肃善经学,累官先禄勋,嗣父为兰陵侯,葬此。(贺懋莹 杨红)

                                                                       (古城台儿庄网专题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专题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9日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台儿庄:治河名臣李化龙[ 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