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定位支点 撬动发展定位支点 撬动发展 科学家伽利略说过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在足够远的地方将地球轻松地撬起来。乍一听起来好像是个笑话,但是,假如真有那么一个支点的话,他的愿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就好像用手指轻轻一推,就可以将一座高楼大厦轻易地推倒一样,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可以实现的。国家发展需要定位,需要支点,这个支点是创新,只有选择好支点,才能撬动发展。 创新是一个非常时髦,非常熟悉的字眼。但是又有多少人了解的内涵呢?它的定义,内容,方法有哪些,如何创新,创新又分几个阶段,创新的误区有哪些,什么人来实施创新,又需要哪些具体的措施呢? 创新是创造与革新的合称。创造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物,而革新是原来已经有,但是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欠,还拥有改进及完善的空间。有的叫原创性创新和改进型创新。创新是以创造学为基础的一门横断学科,涉及各个行业与领域,它主要是介绍方法的学科,其威力巨大。正如比尔盖茨所说过的那样,人类文明的进步,往往是什么人发明了什么方法。 创造学的作用及威力可以用“一小时挣七亿美元的故事”来证明。 大家最熟悉的奥运会以前全部是亏损的,但是自从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奥运会后,才开始盈利。当时华盛顿邮报的记者采访组织者时问道,为什么以前举办奥运会亏损,而你组织的这届奥运会却盈利了呢?这位组织者说;九年前,我听了一位创造学家讲了1小时的创造学里的发散思维课程,我把它引入奥运会中,奥运会人人都喜欢看,我把商家的产品广告引进来,在人们欣赏体育运动的时候,同时也能看到产品广告,从而提高产品销量。本次奥运会原计划亏损7亿美元,后来去掉所有的开支,净挣2亿美元。 创新的误区导致人们缺乏创新的热情。一提创新首先想到那是科学家及发明家的事情,于己无关,其实与每个人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现在往往许多人把创新当成一种口号。实际上创新涉及面很广,比如国家实行一国两制是制度上的创新,四川省政府派人到美国挂职任副市长是管理上的创新,把书法与根雕艺术结合起来创造出根雕书法是文艺上的创新,用气割技术来给混凝土楼板打洞是技术上的创新等等。 由于对创新的不了解,导致产生发明成果转化难的瓶颈。一方面我们有许多发明专利没有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我们的企业没有创新产品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足。我国99%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利产品,只是靠简单的模仿,从而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往往处于劣势。我们的企业家没有甚至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发明专利转化难,也严重地挫伤了人们对创新的热情。 创新的方法有很多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也很深入。由中国矿大庄寿强教授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总结出了八条创造原理。即组合原理,逆反原理,群体原理,变性原理,迂回原理,移植原理,完满原理,还原原理。通过学习比较容易掌握。国外比较出名的是前苏联的阿奇舒勒创立的TRIZ法,相对掌握有点难度,需要专业学习,但它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是在产品研发方面。 创新需要三个阶段。首先是了解熟悉阶段,将创新方法全部了解清楚;接着是具体应用阶段,将方法与实际的工作、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加以应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最后是提升阶段,通过应用,不断地总结经验,从而获得突破性的创新,由量变到质变,产生质的飞跃。 如何快速地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发扬传帮带的作用,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效果立竿见影。由谁来组织实施,怎么实施,采取哪些方法与步骤呢? 在提高创新能力方面,日本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日本把提高全民创新能力作为日本通向二十一世纪的保证。日本首相亲自担任全国创新能力开发小组组长。可见其对提高全民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 作为一个准备崛起的大国,必须由总书记牵头,才能实行全民创新。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创新的热情,发挥组织部、人事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国发明协会的作用,挖掘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党政人才的潜力。 如果想达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必须有5%的人拥有创新意识。中国13亿人口,必须有6500万人拥有创新意识。中国拥有500万专业技术人才,500万党政人才,500万经营管理人才,合计1500万人,如果将他们的创造力开发出来,一个人再影响5个人的话,就是7500万人。单以500万专业技术人员计算,如果一个人在一年的时间内影响并且唤醒5个人的创新意识的话,一年后是2500万人,两年后是12500万人,所以说如果充分开挖出专业技术人才的潜力,中国完全有能力在2-3的时间内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我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实验,我为小孩订了一份《发明与创新》杂志,两年后,他申报了一项发明专利,并且获得了授权。全国4000多个县城,每个县城30多万人,有5%的人口拥有创新意识的话是1.5万人。假如一个人影响并能唤醒5个人的创新意识的话,倒推计算,第一次需要3000人,第二次需要600人,第三次需要120人,第四次需要24人,第五次需要5人。第六次1人,也就是说一个人拥有创新意识,并且有意识地传播创新知识的话,接受的人也按照这种方式传播,6年后会使这个县城变成创新性城市。如果一家三口人,小孩拥有创新意识,他们可以影响15个人,去掉交叉认识的人口5人,还剩下10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影响10人,那么影响一个县城的话,时间会缩短一半,即3年时间就会实现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广而推知,国家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也就是2-3年的时间。一年普及与应用,第二年就进入提升阶段。如果人事部门及教育部门加入并且重视的话,时间还会缩短。 实现全民创新的工作可由中国发明协会组织实施,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防部、体育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卫生部、教育部、商务部等单位密切配合,创新工程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仅凭一个单位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办成此事,按照“报国、健身、挖潜、创业、成功”十字方针来实施,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及内容,对全国的发明协会会员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培训,费用由国家承担,然后由他们返回本地,在当地有关科技教育人事等部门的协助下,对当地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党政人才进行培训,并且订阅《发明与创新》杂志两年,巩固培训成果。并且争取在每个县城发展不少于3000人的发明会员。由他们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薪火相传,推动创新工作的开展。国家哪怕从科研经费里挤出一点资金来鼓励他们从事这项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必然会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仅以本人为例,我是在1996年接触创造学的,当时是人事局实行继续教育工程,推广《创造学与创造性经营》,里面介绍说日本曾经做过对比试验,对同时进入工厂的20高中生及20名大专生做试验,每周对20名高中生做一次培训,而20名大专生不做任何培训,半年后,这20名高中生拥有70多项发明专利,大专生一项也没有。当时觉得半信半疑。后来经过实践应用,发现的确如此。有的学习完后,没有深入研究,只是觉得很好很有用,我在一位中国发明协会会员的带领下,逐渐经历了认识了解到掌握的过程,同时每年坚持订阅《发明与创新》杂志,巩固学习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应用创新技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带领同事申请了十几发明,其中六项获得了授权,其中一项“反光式复制台”还获得了全国发明展铜奖,发明了十几种施工方法,因为说了一句话,曾使工人效率提高几倍,因为一句话,获得了一项发明专利,因为一句话,解决了当地一个知名小区十几年没能解决的积水问题,因为一句设立地坑式垃圾箱的建议,使当地卫生环境大为改观。2004年,我在泉兴水泥厂施工时,每次从旋窑下走过都能感受到炙烤的感觉,我问实验室的孙主任,旋窑辐射的温度有多少,他说有300多度,我说国家提倡节能减排,水的沸点是100度,为什么不把散发出来的热量收集起来发电呢,既可减少温室效应,又能创造经济效益。他说建议很好,后来他建议厂里进行技术改造,每月发电节省十几万元,每年创造一百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总共创造了上千万元的经济效益。2008年入编《当代发明家》第 二卷,2013年被发明与创新杂志社聘为“发明与创新专家团”专家,专家团里有袁隆平、黄伯云、王永民等专家。2013年在第三届全国校园发明创意大赛中辅导学生的发明专利“防摔计时钢笔”荣获二等奖,我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技辅导教师奖”。 经过近二十年的对创造学痴迷与热爱,探索与追求,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个人都能创新,每个人都是人才,关键是科学地将他们的潜力开挖出来,要想创新,必须需要学习创造学,掌握创新技法,那种光知道喊口号,不踏踏实实地学习创新技法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既误国又误民,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如果说在军事领域里最厉害的武器是核武器的话,那么在思想领域里最厉害的武器就是创造学了,它可以给人带来激情,带来信心,带来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人的智慧与能力提高5倍。 定位支点,撬动发展。在国家定位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必须正视创造学的威力,加大对它的宣传与普及力度,它会给国家带来希望,给民族带来一个光明的前途。 (李文学在2015年“第九届中国发明家论坛”会议上的演讲稿)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上一篇:【文化阅览】不会说话的聪明人[ 11-24 ]下一篇:来自台儿庄古城的诗三篇[ 11-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