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推荐】枣庄:蝶变之城展新姿——以台儿庄古城为龙头成功发展文化旅游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在贯通我国重要东部经济区的京沪高铁线上,枣庄,一个醒目的节点。
      它曾是著名的“煤城”。“一天三顿饭,两顿靠煤炭”,这个顺口溜,真实地反映了作为支柱性产业——煤炭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一度所占的份量。但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步枯竭,枣庄面临着陷入矿竭城衰的危险。
      居安思危,励志图变。作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近年来,我市坚持可持续发展,全力打造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锐意改革,奋发进取,吹响了城市转型战役的号角。
      培育新兴替代产业,实现“一业独大”向“多业并举”转变
      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植壮大新兴产业,我市编制了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和装备制造等12个重点行业规划,深入实施了培育2个千亿产业集群、6个500亿元传统产业、5个300亿元新兴产业的“265”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推动产业结构由煤炭“一业独大”向“多业并举”转变。
      以煤炭精深加工为突破口,我市拉长产业链,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近年来,先后引进建设了新奥、韩国SK、联想3个投资过百亿元的煤化工项目。
      作为联想控股企业,联泓新材料公司将产品定位在高端材料和精细化学品领域,开发出31个系列110个牌号的精细材料产品,60个已经实现产业化。该公司各装置均采用目前世界领先的技术工艺,打造了一条以甲醇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烯烃深加工产业链,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46.3亿元。
      董事长郑月明信心满满地表示:“2016年联泓新材料启动了战略2.0,即通过‘产业运营+投资’双轮驱动的方式,实现业绩稳步增长,并计划于2019至2020年在A股主板上市,成为市值过百亿的新材料上市公司。”
      在新奥、韩国SK、联想等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市煤化工产业形成了11条产业链条,是全国为数不多煤气化、煤焦化产业链都比较齐全的地区,产品品种发展到50种,主要产品产能达1000多万吨,主营业务收入近3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被中国石化协会原会长谭竹洲誉为“中国新型煤化工的摇篮”。
      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和医疗器械、大数据产业等其他新兴替代产业,发展得也是风生水起。作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三十强的山东威达重工,建有院士工作站、省级工程实验室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各类金切机床加工设备及检验测量仪器,产品远销欧美、非洲、东南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威达重工总经理吕慧彬说:“我们即将开工建设高速精密数控机床项目,以及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化项目,新增年产高端装备3亿元。”
      东方光源集团公司以光电特种缆制造为主业,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铁线路、军工建设、通信领域等,是世界上第一条高寒哈大高铁、全国第一条重载高速货运铁路中南部通道的前线产品供应商,四大网络运营公司主要供应商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核心供应商。目前他们又与德普集团、烽火科技、特发信息合作,一期投资6亿元,新建世界上最先进的光纤预制棒拉丝项目。
      “我们接到的订单,一年也赶不出来,年前光高铁就拿到了4亿元订单。”总经理贾衍玉自豪地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已拥有装备制造类企业390家,年主营业务收入870多亿元;医药产业拥有化学原料药、无菌原料药等六大类产品169个药品批准文号;联泓新材料、泰和水处理剂、中材科技锂膜材料等项目成为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成功建成了一级主干网络、鲁南数据中心,成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互联网小镇运营企业4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非煤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1.8%、92.1%。
      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打造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打造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经科学论证,启动了台儿庄古城建设,打造百庙、百馆、百业、百艺。自2010年开放以来,台儿庄古城先后成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首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古城内摩肩接踵,人头攒动。惊险刺激的狮王争霸、绚烂壮观的火龙钢花、美轮美奂的多彩花灯,让游客们赞叹不已。期间累计入园游客达到46.5万人次,同比增长19.2%;实现综合收入2053.34万元,同比增长56.9%。
      以台儿庄古城为龙头,红荷湿地、微山湖古镇、冠世榴园、抱犊崮、熊耳山等重点景区为依托,我市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2015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870.75万人次,是2007年的2.8倍;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3.83亿元,是2007年的4.1倍,实现了由卖煤炭资源向卖文化资源的转变。2016年接待国内游客更是达到了2032万人次。

      依托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我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健康养生等特色服务业,培育形成了滕州杏花村干杂海货调味品批发市场等一批在全国、全省影响力大、辐射力强的大型专业市场,物流企业达378家,交易额过亿元的专业市场35家。
      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已经发展到453家,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3.7%,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1.2%。
      我市还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目前,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比重达57.6%,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83.5%;认定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园3个、生态园8个、标准园16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52家,市级现代农业示范镇38个,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52个,“三品一标”总数达到300个。
      建设生态宜居宜业新枣庄,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枣庄历史上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在城市建设等方面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加快城市转型,必须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市委市政府领导层意志坚决。
      我市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累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3.9万套,其中实施棚户区改造11.5万户,建设回迁安置房11.8万套,改造农村危房9505户。同时,把棚改和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兴建专业市场群、特色商业街区,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增加了群众收入。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陈庄村住房大多为建村以来的老房子,低矮破烂,小巷横七竖八,缺乏规划,而且年久失修,路面不平,污水横流。实施棚户区改造后,住上崭新漂亮、设施齐全的新楼房,村民朱艳付乐得合不拢嘴:“我的回迁房是115平方米的三室两厅的房子,布局合理,客厅、餐厅阳光很好,非常亮堂,很舒适。”
      我市大部分市属工业企业依托煤炭产业布局建设,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纷纷陷入停产、破产困境,大量职工下岗。2007年,全市下岗职工达到了14万名。为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我市启动市属工业企业改革改制计划,帮助10万余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2007年至2015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7万人、55.7万人。
      枣庄作为矿区城市,各组团城区相距较远。为解决好群众出行难题,我市用方便快捷的BRT连接各城区,成为全国第十三个、山东省第二个拥有BRT的城市,通车里程达到150公里,枣庄BRT荣获“中国道路运输领袖品牌”。
      围绕打造自然生态宜居宜业新枣庄,我市坚持“生态立市”,近年来累计投资3亿元,治理因煤矿开采遗留的塌陷地7.9万亩,搬迁安置居民1439户,维修加固住宅3240户。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成省级以上生态示范区5个、生态镇(街)48个、国家级湿地公园5个,成为全国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最多的地级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徐州市民周勇表哥家住枣庄,他经常来这里探亲。亲眼目睹枣庄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他由衷地感慨道:“从原来的一座‘煤城’,现在变成了全国著名的煤化工基地、文化旅游之城,城市环境也美了,枣庄的变化太大了。”
      我市的转型发展,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的充分认可。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转型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枣庄市所作的典型发言给予高度评价,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吴官正、王兆国、刘延东、陈至立等中央领导先后来枣庄视察指导转型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介绍我市转型的经验做法,外地30多个资源型城市来枣考察学习转型经验。(张孝平)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枣庄大众网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