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因“台儿庄大战”而扬威世界,因“铁道游击队”而名满天下。今日的枣庄,山水相依,景色怡人,是一座美丽的山水之城、转型之城、文化名城。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旅游和服务业主动适应新常态,在大力推进文化旅游项目的同时,积极发展乡村民宿、休闲体验等旅游新业态,努力构建“山水呼应、人文交融、全域覆盖、悠游枣城”的旅游发展格局,全力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6年,我市旅游和服务业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服务业品牌培育成效明显,旅游宣传和营销持续深化,乡村旅游实现提档升级,旅游服务功能日益完善,旅游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82.66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在全省列第5位。
持续实施精品景区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台儿庄古城、微山湖红荷湿地、冠世榴园、抱犊崮、熊耳山、翼云石头部落、铁道游击队纪念园、仙坛山温泉小镇等重点景区建设、管理和运营。实施微山湖红荷湿地旅游区、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力实施红色旅游提升工程,扎实推进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打造枣庄红色旅游品牌。截至目前,全市A级景区达到50家,其中5A级1家、4A级12家。
持续推进服务业品牌建设。自去年以来,我市积极开展服务业品牌培育提升工程。在市场需求旺、基础条件好、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旅游酒店业、商贸流通业、专业市场、现代物流业、家政服务业、电子商务业等服务业行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服务业知名品牌。枣庄市安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和微山湖湿地集团有限公司荣获“山东服务名牌”称号。去年12月,在台儿庄古城成立了“鲁风运河”品牌联盟,被省政府确定为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之一,策划推出了5条运河旅游精品线路,并入围14条京杭大运河精品旅游线路。同时,加强精细化管理,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提升了服务标准水平,增强了业务素质,营造了服务业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
持续拓展旅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借助“好客山东”品牌联合推介、捆绑营销优势,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品牌宣传,扩大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围绕“元旦、春节、元宵节”三大节点,升级“贺年游、贺年宴、贺年礼、贺年乐、贺年福”五大贺年产品,推出了一批精彩纷呈的“福乐枣庄”贺年会系列活动。立足运河文化资源,打造了“到最有年味的古城过大年”、年博会、红荷节等品牌节事活动;组织举办了中国运河产业枣庄峰会、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推广联盟年会等系列主题活动。2016年,台儿庄古城共接待游客5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52亿元,重要节假日期间,中央电视台和山东省台多次直播报道台儿庄古城;滕州微山湖湿地风景区大力实施精准化营销,不断提升景区软实力,市场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攀升。
我市通过主动融入区域旅游发展大格局,持续推进淮海经济区、京杭大运河城市联盟的区域旅游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持续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在推动精品旅游品牌的同时,我市不断加强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共有25个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特色村纳入灿烂文化修学研学之旅线路和古镇古村美丽乡愁之旅线路,乡村旅游直通车发车150余班次,输送游客1.1万人。借助5·19中国旅游日契机,组织召开了枣庄市乡村旅游提质与旅游精准扶贫推进会,2016年全市确定28个扶贫重点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已实现脱贫422户、977人。截至目前,我市创建省级旅游强乡镇4个、特色村17个、农业旅游示范点15个、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精品采摘园20个、开心农场10个、星级农家乐75个、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齐鲁美丽田园1个。
与此同时,我市旅游服务功能日益完善。通过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旅游交通网络,优化旅游交通服务环境,建立快速便捷的旅游交通体系,开展了旅游道路引导标识提升工程,完善市、区(市)、重点景区三级旅游集散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服务体系建设。我市还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在BRT站内及游客市民密集处安装16个旅游触摸屏查询终端,为游客出游提供即时、准确的参考信息,研发和使用乡村旅游班车集群调度系统APP和全域旅游厕所APP,设计、制作全域旅游厕所分布图,进一步方便了市民和游客。通过多举措持续发力,全市旅游和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为建设“自然生态宜居宜业新枣庄”作出了积极贡献。(宋旭)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