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推荐】自然生态 宜居宜业——枣庄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巡礼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枣庄旅游业又火了一把:看国庆直播,早7点央视1套台儿庄古城精彩亮相,不仅知道“真是厉害了我的国”;更知道“真是厉害了我的古城”……12天60余万人次参与的鲁风运河美食节,忙坏所有古城人,台儿庄人,美翻嘴边还留有余香的游人,同时,全市各重点旅游景区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和优惠条件,共同营造喜庆、欢乐的节日气氛,向祖国68周年大庆和十九大胜利召开提前献礼。全市10个重点旅游监测景区共接待游客118.6万人次,同比增长13.6%。
            近五年来,全市旅游和服务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加快发展旅游和服务业的工作部署,以推进旅游和服务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高位推动,狠抓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砥砺奋进,推动全市旅游和服务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强力推动了全市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进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提质增速,服务业发展成效显著、活力增强。服务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从2012年底的578.59亿元增长到2016年底的882.66亿元,总量增加了304.07亿元,年均增长达到13%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2年底的34%增长至2016年底的41.2%,年均增长约1.8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凸显。2016年我市服务业市场主体达到25.1万户,增长8.75%;新登记注册3.4万户,增长10.23%,占全部新登记总数的87.61%。全市服务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全市共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798.06亿元,是2012年的2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4.6%。2016年全市实现服务业税收72.14亿元,占全部税收比重达到45.5%;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128.45万人,比2012年新增25.98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为43.47%,分别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高出16.15和14.26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拉动社会就业总量上升的主要力量。
             服务业重点领域平稳发展。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目前,我市有各类养老机构123家,床位2.2万张。社会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201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92.3亿元,增长10.8%,增幅居全省第6位,增长态势稳定。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16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56.3亿元,同比增长31.8%;网络零售额达到106.1亿元,同比增长18.7%;枣庄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签约企业64家。邮政行业发展加快。2016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8.57亿元,同比增长64.24。目前全市登记备案的快递企业及分支机构156个,快递网络乡镇覆盖率达到100%。
             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健全服务业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调度通报制度,每年对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实行一月一通报、两月一督查,并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有力推动了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健康快速发展。2016年全市重点调度的80个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162.5亿元,万达广场、中央广场、真爱商城、翼云石头部落二期、粮食仓储物流中心、鲁南数据中心等一批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进展顺利,线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329家。2017年全市重点调度75个服务业项目,总投资425.3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9.14亿元,1-8月份完成投资100.0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4%;已完工项目7个,占9.3%;进展较快的项目65个,占86.7%。服务业品牌培育成效明显,2015年起开展了服务业品牌培育工程,在全市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服务业知名品牌。
             坚持科学规划,大力提升全域旅游发展品质。编制完成《枣庄市全域旅游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将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底蕴,持续开展精品景区战略,不断推进旅游项目招商,让龙头景区、重点项目做出文化内涵,做出个性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强力推进台儿庄古城、微山湖红荷湿地、冠世榴园、抱犊崮、熊耳山、翼云石头部落、铁道游击队纪念园、仙坛山温泉小镇等重点景区建设、管理和运营。实施微山湖红荷湿地旅游区、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力实施红色旅游提升工程,扎实推进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打造枣庄红色旅游品牌。大力推进滕州市、山亭区、台儿庄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市。今年8月4日,《全域旅游“台儿庄模式”》成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杆和样板,在第三届国家全域旅游推进会上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山亭区翼云湖柜族部落文化旅游项目成功入选《2017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以“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为核心,以传统民俗、农家体验、观光采摘、体育休闲、健康养生为主要内容,促进旅游行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努力构建“山水呼应、人文交融、全域覆盖、悠游枣城”的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目前,全市拥有A级景区50家,其中5A级1家、4A级12家,旅行社75家,星级酒店23家。2016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040.2万人次,增长9.1%;接待入境游客3.4万人次,增长8.9%;旅游消费总额173.8亿元,增长13.9%。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030.22万人次,同比增长10.74%;实现游客消费82.43亿元,同比增长14.37%。
            坚持城乡互动,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突出项目带动,推动乡村旅游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多业态融合发展、具有综合效益的乡村旅游项目。重点打造柴胡店梨园乡村公园、翼云湖片区、永安南部山区乡村旅游集聚区等11个集中连片发展的乡村旅游区。科学布局休闲健身、农家乐、采摘园、游径步道等要素,推进环城市游憩带精品工程建设,全市“一带三镇五点”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持续开展乡村旅游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支持乡村旅游品牌企业发展,培育运河人家、榴园人家、山乡人家、湿地渔家等乡村旅游品牌,实现乡村旅游品牌专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发展连锁化。围绕品牌培育,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实现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创新。截至2016年12月,全市共创建省级旅游强乡镇33个、特色村77个、农业旅游示范点68个、工业旅游示范点9个、精品采摘园39个、开心农场21个、星级农家乐334个。在重点景区和乡村旅游集聚区积极开展“绿化、洁化、亮化、文化”四化行动,全面加强旅游综合环境整治,进一步优化了乡村旅游发展环境。
            坚持精准发力,以发展全域旅游助推扶贫工作。突出旅游精准扶贫,制定乡村旅游扶贫计划,将贫困村乡村旅游资源纳入“十三五”旅游规划编制,给予重点支持。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脱贫攻坚的带动作用,实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农家乐、庭院经济、采摘体验等产业,增加贫困户就业,促进贫困户增收,实现贫困户早日脱贫。2016年全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脱贫422户、977人。全省旅游扶贫现场会在枣庄成功召开。特别是山亭区创新旅游扶贫模式,依托景区景点,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确立了“整村搬迁型”“扶贫资金折股型”“公司带动型”“合作社引领型”等旅游扶贫模式,旅游精准扶贫成效显著。湖沟旅游扶贫模式得到省委领导的高度评价,湖沟旅游合作社入选国家“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坚持宣传营销,不断增强旅游品牌知名度。深入挖掘文化历史资源,准确定位枣庄旅游品牌,在国家、省、市级主要媒体加大旅游品牌宣传力度,增强枣庄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借助“好客山东”品牌联合推介、捆绑营销优势,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品牌宣传,不断拓展旅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打造枣庄旅游“联合营销”模式。围绕“元旦、春节、元宵节”三大节点,升级“贺年游、贺年宴、贺年礼、贺年乐、贺年福”五大贺年产品,打造了“福乐枣庄”贺年会节事活动品牌,成为我市节会活动的一大亮点。立足运河文化资源,打造了“到最有年味的古城过大年”、年博会、红荷节等品牌节事活动。成功举办了2016中国运河城市联盟枣庄峰会、全省“鲁风运河”品牌联盟成立大会、2017年首届“鲁风运河”美食节等系列主题活动,在带动会展交易和社会消费的同时,有力提升了“鲁风运河”目的地品牌的影响力。圆满完成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在台儿庄古城有关采风活动的各项接待工作。2016年,台儿庄古城共接待游客5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32.6%。重要节假日期间,央视和省台多次直播报道了台儿庄古城。组织重点旅游企业参加北京、上海、厦门、杭州、成都、台北等各类旅游交易会、推介会。滕州微山湖湿地风景区实施精准化营销,不断提升景区软实力,市场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攀升。加强沿运城市区域合作,推动“鲁风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持续推进淮海经济区、京杭大运河城市联盟的区域旅游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坚持配套建设,持续提高旅游发展承载力。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旅游交通网络,优化旅游交通服务环境,建立快速便捷的旅游交通体系。开展旅游道路引导标识提升工程,形成布局合理、标识规范、指向清晰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体系。完善市、区(市)、重点景区三级旅游集散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服务体系建设。全域旅游厕所革命走在了全省前列,去年新建改建旅游厕所919座,圆满完成全域旅游厕所革命示范市建设任务,全省旅游厕所建设管理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研发和使用乡村旅游班车集群调度系统APP和全域旅游厕所APP,设计、制作全域旅游厕所分布图,进一步方便了市民和游客。完善旅游商品购物场所,提升旅游购物环境和旅游商品研发水平。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实现各级网络系统的功能互补、数据互通、整合发展、资源共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以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组织实施了服务业品牌培育工程和行业管理提质扩容工程。引导全市服务业有关行业协会、企业积极参与品牌培育提升工作。加强精细化管理,通过举行业务培训的方式,提升服务标准水平,增强业务素质,营造了服务业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
            坚持依法治理旅游市场,不断优化旅游市场环境。不断深化旅游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全市文明旅游专项联系会议制度,完善统一投诉转办和联合执法体系。滕州市将旅游执法大队职责、机构并入城市综合执法局,强化执法职能;山亭区组建成立全省首支旅游警察大队,实现了行政执法、治安处罚和刑事执法的统一;台儿庄区探索建立“1+3+1”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模式,将公安、工商、法院等专属职能融入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继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充分发挥旅游、公安、交通、工商、质监、消防等各级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旅游市场监管合力,全市旅游市场秩序日益规范。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开展旅游市场检查118次,联合执法检查27次。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评选出7家省级诚信旅游示范单位和12家市级诚信旅游示范单位。台儿庄古城先后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旅游秩序最佳景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列为全国安全监测全覆盖10个试点单位之一。加强旅游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检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基本实现了4A级以上景区安全监测的全覆盖。完善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诚信档案,定期不定期发布诚信“红黑榜”,努力营造诚信公平的旅游环境。
            坚持融合发展,推进旅游发展转型升级。树立“旅游+一切、一切+旅游”的理念,推进“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等融合发展,培育旅游新业态,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工农业旅游。推动旅游和工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工业旅游和工矿业旅游产品。围绕服务业高端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找准旅游与文化、养生、养老、会展、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点,借助旅游业繁荣发展“杠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养生养老、会展服务业、修学旅游等相关服务业发展,形成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行业互动发展的共振效应。推进文旅融合,丰富产品内涵。精心培育包装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历史名人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等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品牌,着力推动台儿庄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园、市南文化创意产业园、鲁班文化创意产业园、奚仲文化创意园等文化旅游载体建设。大力实施红色旅游提升工程,扎实推进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纪念、理论研讨、精品线路策划等活动,创建枣庄红色旅游品牌。(梁鸿雁)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枣庄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