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大战故地】台儿庄人的大战情怀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台儿庄的3月杨柳吐翠,乍暖还寒,一声炮响打破了小城的宁静。原来是从北京来的摄制组正在运河岸边拍摄电影《兄弟连长》。
            该剧以1938年台儿庄大战为背景,讲述了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以滇军兄弟赵继昌、赵克为代表的参战官兵,别离双亲,奔赴抗日前线,赴汤蹈火英勇抗日的感人故事。

            我的一位同事有幸作为群众演员参加了本次演出,他扮演的是压在赵克连长身上的日军尸体。鬼子潮水般向阵地涌来,赵克复仇的机枪“突突突”地响了起来,就在赵克要换一个射击位置时,右侧一个鬼子兵,乘他不备挥起刺刀,冷不丁地向胸部刺来。赵克“哎吆”一声倒下了,他强忍着巨大疼痛,掏出腰间的手枪,眼疾手快“啪”的一声,把鬼子击毙了。此时,赵克昏迷了。不一会,赵克苏醒过来,推掉压在身上的三具尸体,疼痛难忍,双手捂住伤口,仰望静静的星空,想念着云南老家的父母和妻子,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个世界。拍摄完毕了,导演叫大家起来休息休息,可我的这个同事还是趴着一动也不动。导演直夸他演的像,很投入。我同事说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过战争片,而今天是真正当演员拍电影,全身心融入到战争里,被炮火连天的场景所惊吓,被赵克连长英勇杀敌的气魄所感动,之所以一直趴着不动,是因为被感动得泣不成声。

            忽然想起了32年前的1986年,也是在春意盎然的3月,电影《血战台儿庄》也是在这里开拍。那时候,我还在上幼儿园,当年的叫法是“育红班”,现在的年轻人或许没有听说过。我和小伙伴们都好奇地到清真寺、中正门等拍摄现场去趁热闹。说是去看拍电影,其实每当听到枪声、炮声、呐喊声,早就躲到大人们的身后了,回家后保证会做噩梦。可是,第二天我们几个小孩子还会缠着大人们带着去看。

            我的父亲是远近闻名的理发师,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台儿庄人几乎无人不知。我家的理发店就在箭道街、回民小学墙西,距离电影的拍摄地点很近,前来理发的男女老少都在谈论着关于台儿庄大战的故事以及拍摄电影过程中的各类奇闻趣事。理发店成了台儿庄本地版的《新闻联播》。一个小伙伴的叔叔在那里做群众演员,扮演日本鬼子,剧中他只是一名普通的鬼子,可能根本不会上镜。但是,由于他穿的那身日本军装却遭到邻居们的唾骂,那位小伙伴也被我们疏远了,现在想想真不应该那样做。

            父亲时常告诫我们:和平年代来之不易,幸福生活要倍加珍惜,要多做善事,要好好学习。父亲常年给福利院的老人们免费理发,年年被政府有关部门评为“敬老爱老先进个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墙上的奖状一个摞一个。我和妹妹学习都很刻苦,也是年年拿奖状,似乎在和父亲比赛获得奖状数量的多少。

            如今,妹妹成为一名优秀的国家公务员,我的老婆是一名非常敬业的在编人民教师。在父亲的教导之下,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社会、为国家做着各自的贡献。父亲已离开他热爱几十年的工作岗位好几年了,经常去找他的老顾客、老朋友叙旧聊天,但不知他们会聊些什么。我想,可能会聊起台儿庄大战吧。

            现在,我的儿子也上小学了,父亲还经常给他讲起台儿庄大战的故事,就像当年给我讲大战故事一样......  (孟凡法   写于台儿庄大捷80年之际)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