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金华人和山东一座城(台儿庄古城)“人活一生怎样才算有价值?为后人留一座城够不够?”安静的台儿庄古城里漫步者咖啡馆二楼的阳台上,3个来自金华的报人扯起一个大而无当且不合时宜的话题。一墙之隔的千里走单骑酒吧,音乐声、人声鼎沸。 10月15日,130多家媒体参与的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年会散场前夜,各路记者散落在这个小城。头顶,月色皎洁;街上,人来人往。5米外的街对岸古色古香的青砖黛瓦建筑上,精致的砖雕清晰可辨。 1938年毁于战火,2010年又突然拔地而起再生的这个叫台儿庄古城的新城,城边,流淌已久的古老运河依然桨声灯影,清丽的歌声此起彼伏。 城的缔造者,绕不过一个名字,他叫陈伟,枣庄市市长,金华人。 学而优则仕的陈伟 听陈伟聊天,他引经据典,博闻强记,表述严谨、生动、诙谐,能让人清晰感受到他的学人气质。 在家乡媒体面前,台上的强人形象因为乡音更见亲切,他称自己“金娃个金娃个”,并请记者带回他的问候。 1966年出生的他16岁前生长在金华,以金华县高考状元的成绩走入军营,其后在国内和日本先后攻读了两个博士学位,并在日本有了一份事业。2000年他从日本回国从政。2006年9月从威海市副市长调任枣庄市长。 枣庄闻名于世的不是枣而是煤。能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这一世界性难题摆在这个年轻市长的面前,6年的枣庄实践,数据和论文种种记录着其中的成功,而台儿庄古城的重现,只是其中耀眼的部分。 14日晚,在万福驿站的大堂,服务员小王一边看着名单一边说:“他就是个神。” 我惊奇地问:“什么?” “你的老乡,我们的市长,在台儿庄人眼里就是个神。”他说。 一座可以用放大镜看的新城 台儿庄,史称“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今天,小城圈出的50多处二战遗迹保护区的建筑墙体上处处是密布的枪眼,与保护区紧紧相连的,则是废墟上重建的鳞次栉比的各色建筑。 “1000天规划,100天建设。”台儿庄古城建设速度惊人,但来之不易。2006年就任枣庄市长后来到台儿庄区考察的陈伟,了解到旧城废墟由一家上海企业投资6亿元开发房地产的时候,他以超乎寻常的眼光,紧急叫停了这个房地产项目。 是什么给了市长这样的勇气? 在一本书的序言里,陈伟说,对于台儿庄古城,有不可懈怠的历史责任驱使,也有不能抛弃的民族情感集结。 “有境界才有理念”,要以对历史和文化负责的态度看待台儿庄。开发房地产受益的是这2平方公里的居民,但如果把历史留给台儿庄的财富凝聚成一座城,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留下一座全世界二战遗迹最多的城市,还可以让更多人就业,可以造富后人。“鲜有百年的企业,却有千年的古城。”说起这个旧事,陈伟从文化规律、市场规律和社会规律予以论述。 从无到有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很多专家认为,重建台儿庄是不可能的事。但一位记者这样记录:“有一个人做到了。他亲自研究,亲自策划,亲自推动———2007年的52个星期,有47个周末,他都在台儿庄度过。他脚穿布鞋,考察、拍照,每一条街巷子,每一块青石板,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造访当地的老人,从他们的口述中去寻找共同记忆,从悼念的民间老照片去寻找历史停格所留下的蛛丝马迹。”文章记录的“有一个人”就是陈伟。据称,他翻阅了无数相关书籍,从世界各地搜查各种影像文字资料,包括从日本找到日本间谍1918年前留下的台儿庄资料,并请人画下了“我发现的古城,我心里的古城,我梦中的古城”4000多张素描图。 台儿庄宣传部的一位领导说起当时陈伟的日常:白天在枣庄市长办公室上班,晚上他和司机两个人就出现在台儿庄古城工地,看完了回头召集开会,经常一开就到凌晨两点,他就地一睡,第二天继续赶回枣庄上班。 在“存古,复古,创古”的理念指导下,重建一座古城何其艰难。一时间,从国内遴选的3000多名能工巧匠聚集在这弹丸之地…… 与金华有一些渊源的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视察这里后说,台儿庄重建是大运河世遗申报最精彩的篇章。如今台儿庄古城有着不少名号:第一个两岸文化交流基地;一座二战遗迹保存最多的历史名城;大运河畔唯一活着的运河古城。 (丽江+平遥)÷2=? 作者: 曹建兵( 金华晚报 2011-10-25)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上一篇:古城台儿庄:站牌1938[ 11-16 ]下一篇:台儿庄:文化之庄[ 11-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