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是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了拉动就业,推动城市转型,3年前枣庄市启动了台儿庄古城重建工作。现在,台儿庄古城被确定为国家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荣膺新世纪“十大齐鲁文化新地标”榜首、2010年山东旅游十佳景区。今年“十一”期间接待游客近17万人次,创造了2000多万元的利润。目前,古城已吸纳商户1005家、就业人员1.2万人,全部建成后,能够吸纳5000家商户、8万人就业。
在这座古城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带动下,2010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综合收入83亿元,3年多增长了3.6倍;从业人员达到10万余人,3年多增长了2倍;三产增加值高于全国10.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分别高于全国4.8个和2.7个百分点,有力地推动了城市转型。
在台儿庄古城重建中,我们遵循“存古、复古、创古、用古”的原则。一是存古。把台儿庄大战后遗存的古驳岸、古码头、古船闸、古建筑等,原封不动地保留,保存古城95%的道路肌理和水系框架。二是复古。邀请专家绘制古城复原图,并据此制订了重建规划。古城重建中,我们追求历史的原真性,在设计上坚持“原风貌、原空间、原尺度”,在建设上用“原来的材料、原来的工艺、原地的工匠”,对已湮灭的古建筑原址原样进行恢复。三是创古。首先严格按照文物和遗产标准来建,确保每栋建筑都能成为精品。其次,建设生态古城、节能古城、数字古城,满足现代功能需要。第三,在“六原”基础上,对部分建筑进行创新升华,打造新的亮点。四是用古。在恢复原有建筑风貌、商业店铺,引入柳琴戏、皮影戏、运河大鼓等民俗文化,保留传统记忆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四百”,即百庙,有关帝庙、天后宫等不同建筑风格的72座庙宇。百馆,以运河文化、鲁南民俗文化为主线,规划了100多个博物馆。百业,把传统的、民族的、手工的工艺,在这里进行充分展示。百艺,规划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为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展示、交易、传承的平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吹响了进军的号角,我们要把古城建设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典范。我们重点抓四个方面:一是准确定位,大力营销。我们把台儿庄古城定位在“运河古城、大战故地”,启动了“枣庄二日游”,瞄准国内重点客源城市进行宣传促销。二是兼顾今昔,丰富业态。古城内不仅有药铺、客栈等传统店铺,还有演艺厅、星级酒店等现代业态。三是定点招商,品牌引领。与一些品牌大商合作,在古城发展文化产业。四是搭建平台,发展创意产业。依托古城规划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文化创意人才搭建工作、培训等平台,打造影视文化、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集群,推动人口聚集向人才聚集转变、产业规模向产业升级转变。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