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伉俪诗人的光辉岁月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伉俪诗人的光辉岁月
     
    (贺承德 文   陈智辉 画 时培京 诗)
     
           贺敬之柯岩文学馆座落在京杭大运河畔,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的西邻。它是国家级AAA风景区,是你温润目光、荡涤心灵的好地方。
     
           七一前一天,应邀参加在这里举办的庆七一红色情全国首届书画印诗联展,得以首次拜谒这里。
     
           如果你是一个写手,那就更应该携带着一支笔,前来采风。对我而言,初到文学馆,即使错过了十条街,我也不愿意错过这一个馆,这一座城。
     
           一步入大厅,我就看到了一座铜质雕塑。我敢断定,坐着的必是贺敬之,站着的必是柯岩。贺敬之的左手正在给书香按摩。视线暂时离开了书香,也许是在思考远方的诗歌,抑或是问候诗歌的远方。柯岩的双手,温柔地搭在他的铁肩上。他们的目光情深意长,又好像是在欢迎每一位游客的到来。我的心情的辞典里,没有“傲慢无礼”的露水,只有“顶礼膜拜”的珍珠。
     
           向右拐,穿过南边那道门,我才算是真正地走近了贺敬之。一幅画伴随着一幅字,映入了我的眼帘。画是贺敬之的巨幅黑白照,与时代有关,所以没有浓妆重彩。字是贺敬之的,或者说是他的名言。语出他的《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岁月悠悠,往事依昔。我看到这几个字以后,不由地在心里默背开去:“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不来的时候,文学馆只是我头脑中的一个干瘪的概念——藏馆。它不仅收藏着贺敬之的诗书,还珍藏着贺敬之的书法。来到以后,我的观念一下子变得丰满起来了。这是一个韵味十足的展馆。它展示的不但是贺敬之的文学报负,而且是贺敬之的家国情怀。透过它,我们能够看到伉俪诗人的光辉岁月。这是中华贺氏文化的美丽,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贺敬之展馆的第一部分,是“北方的子孙”。好男儿志在四方,为什么不说是“北方的汉子”呢?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仔细一想,汉子似乎更具有粗犷、豪迈的野性美。贺敬之当年以笔为枪,投身抗战,彰显雅将的风度。“子孙”比“汉子”更有家味,更有情味。
     
           在揭开了神秘面纱的“谜底”之后,我才感受到了理性思维的美好。原来呀,“北方的子孙”是贺敬之的处女诗的名字。那是14岁的他,第一次在《朔方》杂志上发表的精神佳酿。诗中写道:“人们在命运的鞭子下流浪,死亡——”这不就1939年的旧中国的写照吗?诗歌从黑色的缩影中伸出手脚,也传递出了热血沸腾的正能量,堪称是“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光辉典范。
     
           贺敬之也是住过茅草屋的,和我小的时候一样。不一样的是,他的人生充满了浪漫和传奇,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而我们的人生呢?是不是只被平庸和粗俗镶嵌着?即使平庸,也不能被粗俗所左右。你一定要想着,消极只会把心带进低谷,而积极才能让志气壮丽在白云之上。而这不正是蓝天的胸怀吗?
     
           “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决定未来”,贺敬之出身贫寒,但品学兼优,一直都在与书打交道,和知识比赛跑。敢问,书里有什么?也许就是梦想吧!而梦想里面又有什么呢?会是牛奶和面包吗?会是烧鸡和啤酒吗?想必就是远方的诗意和陶醉的田野吧!
     
           贺敬之展馆的第二部分,是“启明金星《白毛女》”。该歌剧诞生于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这给黑暗中的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品用文艺范儿告诉世界,共产党才是救国救民的“启明金星”。这当然得益于1942年毛主席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鼓舞。那时的贺敬之,生活积淀和文学素养高度融合。文思泉涌的他,噙着热泪,完成了创作。眼泪夺眶而出,滴在一张又一张的稿纸上。这是从心血和汗水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的结晶。接受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最后一场由丁毅执笔修改,所以剧本是集体智慧的产物。
     
           歌剧一经上演,就在国内产生了“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心灵药效。同时,还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剧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这份荣誉,被贺敬之柯岩文学馆永久珍藏。《白毛女》,是贺敬之文学创作中的里程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应该就是镇馆之宝。
     
           贺敬之被誉为“时代的歌手,人民的诗人”。他的作品总是能够与时代同步,和人民同心。旗帜鲜明的文字,跳动着生活的脉搏。展馆的第三部分,当属“放声歌唱”。
     
           他《放声歌唱》,既歌唱《南泥湾》,又歌唱《回延安》,还歌唱《西去列车的窗口》等。歌声,从他的心底开始,优美地起舞。紧接着,音色被传递到了千万名歌者的手中,被他们的甜美的香唇一吻,就越发靓丽起来了。难怪有人说,贺敬之是中国的诗魂。他是中国诗的集大成者。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文军良帅”是贺敬之展馆的第四部分。这是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来讲的。他曾任中宣部副部长和文化部代部长。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也能够为播种文艺和繁荣文学做出巨大贡献。
     
            他是北方的子孙,“故乡情”是他的刻骨的记忆,也是他的铭心的足迹。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常回家看看”。我看见,他和乡亲们在一起唠家常;我看见,他到儿时读书的北洛小学又走了一趟……这些算是重温旧梦吧!历史性的回眸,想必也能让他的心态返老还童吧!他还要再去看一看,看看自己还能够为家乡做些什么。在他的协调帮助下,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建成了,台儿庄古城也建成了。枣庄,一个资源枯竭型的城市,重焕青春活力。微笑的颜值,屹立在鲁南大地上。
     
           柯岩展馆集中分布在大厅的北面。这样的格局,体现了阴阳相生的道理,最是符合伉俪诗人的百年情结。
     
            “柯岩是一团火”,这六个醒目的大字,突然把我的脑筋烧糊涂了。柯岩曾有一张与冰心奶奶的合影,以“火”命名,难道只是为了把她与冰心奶奶区分开来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吧?我的思索陷入了泥泞的幼稚之中。
     
           细心的目光发现,“柯岩是一团火”,并非空穴来潮,而是有诗为证。诗人石祥在作品中写道:“柯岩是一团火……她却自诩为:岩石上的小树一棵。”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中学时代,我就拜读过贺敬之的《回延安》和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只是我不曾想到,他们伉俪情深,不但有文学的交集,而且有生命的交集。当然,文学也是有生命的。不朽的文学作品,精神之光可以辉耀千秋万代。
     
           柯岩病逝以后,习近平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长春和迟浩田将军等国家重要领导人送来花圈,以示深切哀悼,并且向家属表示亲切慰问。这足以证明党和国家对人民艺术家的无比尊敬。
     
           贺敬之今年已是95岁高龄了,他仍在写诗。写给心爱的女神——小柯。柯岩,你在哪里?你看,她在贺敬之的爱心里,她在贺敬之的美梦里。“终生植我心,不老美人松”,她用阳光涂抹着笑容,永远生活在世界的心目中。
     
           贺敬之和柯岩的结婚照,依旧悬挂在文学馆里。他们的幸福的笑容永远年轻,他们的文学的宝刀始终未老。诗魂是他的最高的境界,也是她的醉美的格局。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