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古城:通过“二日游”被国内业界誉为“杀出的一匹黑马”虽是冬季,台儿庄运河古城内游客仍络绎不绝,兴趣盎然,人们被眼前的美景所折服。截至2011年10月,仅仅建成40%的台儿庄古城,就吸引了200多万游客。这是枣庄市推行城市转型,开展二日游活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一个缩影,旅游经济已成为枣庄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铸造龙头引领枣庄旅游崛起 发展旅游,必须以文化为依托,以文化为灵魂,以打造区域性龙头景区为支撑,而精品是一个地区旅游形象的标志和龙头。只有精品,才具有对区域内其他旅游产品的整合力、带动力,才能对游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吸引力。枣庄市的决策者们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经过三年多的潜心挖掘、一流的规划设计和严格的建设施工,毁于炮火的台儿庄古城重现世人面前。古城融“运河文化、鲁南文化、大战文化”为一城,集八种建筑风格、七十二庙宇于一体,科学保留和修复了大战遗址、古城墙、古码头、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庙宇、古会馆等众多历史遗迹,再现了当年的繁盛景象。“古城台儿庄,一个寻梦的地方”令多少人神往! 台儿庄古城的建成不仅承接淮海经济区周边市场、京沪高铁沿线休闲市场以及港澳台旅游市场,还进一步丰富了“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内涵。同时,带动了铁道游击队景区、滕州微山湖湿地公园、峄城冠世榴园、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等的旅游,进一步提高了枣庄在鲁南苏北地区的旅游市场竞争力。 五十九个部门,为“枣庄二日游”摇旗呐喊 在旅游带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夜经济”占旅游要素的主导部分,正因为如此,枣庄市将旅游过夜经济作为旅游产业链发展的重要一环倾力打造。自2009年开始,就在全市上下开展了声势浩大且持久的“枣庄二日游”活动,经过三年的强力推进,取得了惊人的裂变,推动枣庄旅游市场初步实现了由输出型向输入型的转变。被国内业界誉为“杀出的一匹黑马”。 为了壮大消费群体、带动投资需求,枣庄市成立了“二日游”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部门参与促销,探索出一条政府培育市场、市场拉动消费、消费带动投资、投资助推转型的“枣庄实践”。全市59个部门、区(市)在全国20个省、市及港澳台地区的80多个客源地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市委、市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单位年度考核指标之一。各部门在央视《朝闻天下》、《人民日报》、凤凰卫视、《新民晚报》、等国家和省级近100类报刊杂志投放广告宣传,在京沪高铁站投放广告牌260处,在全国80多个城市重要节点位置设置广告牌近500个。在走出去的同时,积极策划旅游事件营销。成功举办海峡两岸龙舟邀请赛、中国枣庄国际篷客节等各类有影响力、有震撼力的节庆活动等100余个,进一步提升了运河古城的品牌美誉度。 “枣庄二日游”带起一个庞大的旅游产业市场 二日游唱响大江南北,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产生了巨大的需要市场目前全市共有旅游社、中高档酒店、旅游餐馆、旅游商品商店、休闲娱乐等300余家涉旅服务企业直接参与接待服务,导游员、讲解员、服务员等各类旅游从业人员接近10万人,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近三年新增宾馆78家、床位1.4万张,仍然满足不了游客的住宿需求。三年来全市旅游总收入、宾馆旅店住宿量增长了3.6倍、10.8倍。各类具有地方旅游特色的商品销售火爆,仅微山湖咸鸭蛋、松花蛋全年就销售2亿余枚,带动周边养殖户增收1.2亿元。旅游业已经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褚夫亭)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上一篇:古城台儿庄:强化培训 提高素质 加强管理 全面提升涉旅人员服…[ 12-23 ]下一篇:古城台儿庄:50万补贴低保重度残疾人[ 12-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