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台儿庄女作家吴敬凤:《百年辉煌》———记枣庄中兴公司之崛起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一

            枣庄有一部至今还活着的历史,那就是中兴公司。对于这部活历史,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进入枣庄,只要看到那栋旧貌依然的百年中兴办公大楼,你会自然而然的引发一种感慨和探索之情。

            这栋大楼位于枣庄市中的正北边,公司大门口是两条还算宽敞的“丁”字马路。尤其往南就是南马道,在民国初期,那条马路是最热闹的地段,好多商业都在这条马路的附近。诚然,中兴附近也就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区域了。

              进入中兴那深广的大院,你会明显感觉这儿的一切都停滞在当初,一丝未改。那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办公大楼庄严沧桑,楼楣上最高处的“中兴煤矿”几个字仍是繁体,字是磅礴有力,但经过历史的洗涤,已显得沧桑而沉重,似乎在默默地向你诉说着什么。其实不仅是那字,就是中兴大院里一砖一瓦,一房一树都凝注着一种肃穆和深沉,都对你含眸脉脉,欲诉无语。那百年松柏随处都是,那周围错落的日式、欧式的建筑,红砖灰瓦,无不凝聚着一种肃穆和庄重,凝聚着一种历史的烙痕,在向你默默地诉说着这个公司百年的风云和辉煌。

            是的,枣庄的中兴公司是足够枣庄人祖祖辈辈骄傲的,这不光是它当年在全国占领着的首屈一指的位置,而且它的历史,它的辉煌,它的诸多个至今无人逾越的第一,不得不让枣庄人永远引以为豪。

             尤其是当人们在一个偶然,在这个百年老楼的一个密室里发现了锁在一个锈迹斑驳的保险柜中的股票时,人们惊呆了。那竟是发行于一百年前的股票,而股票的大股东居然都是当时军政界的风云人物:张学良、张勋、倪嗣冲、黎元洪、徐世昌……,可以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充满着神奇魔力的企业啊,有着这么多军政大腕参与其中,可想中兴当年演绎着怎样的风云变幻。哥特式百年老楼无语,郁郁苍苍的百年松柏无语,但是,你从那无语中必定能读出这个公司当年的沧桑历程和风云变幻。

                       二

             其实在枣庄,只要识得几个字的人都知道,不识字的老年人也都知道,中兴的诞生和一个人将是永远的定格在一起。虽然在这之前,枣庄的煤炭已有近600年的开采历史,但那些穴蚁掘食式的开采是上千年的原始的延续,而中兴的崛起,恰恰开辟了这种千年延续的新纪元,开辟了枣庄前无仅有的当代化矿业。这个矿业的创始人就是张莲芬,这个当时清政府的直隶候补道大人,是他历尽毕生心血,创建了中兴煤矿公司,并以超常的魄力和大手笔书写了中兴公司最辉煌的一页。退一步说,如果没有张莲芬的挺身而出,中兴煤矿是不是会改写历史真的很难说。史上说的很清楚,在那个清政府腐朽无能的时期,于1898年已被迫与德国侵略者签订了《胶奥租界条约》,这个条约中已经把山东划到德国的势力范围之内了。山东的登、莱、济、沂、泰五大煤矿已划归了德国人。而中兴煤矿的前身中兴矿局在那个时候因为种种原因已经瘫痪了好几年,一直处于停产僵滞的状态。德国人在那个期间已经痴心妄想的来此处做了好多次勘测了。对于这块肥美的地下黑田,德国已经做了很长时间馋涎欲滴的美梦。好在他们那种贪婪之态被一个人感觉到了,这个人就是李鸿章。李鸿章一生干了几桩利国利民的实事,姑且不好下论。但关于枣庄中兴煤矿公司后来的诞生还真不能一笔把他给抹杀了。李鸿章还是在济南代表清政府与德国人签订《胶奥租界条约》的时候就感觉到了德国人要打枣庄煤田的野心。也许是德国人在他面前暴露了意识,亦或是李鸿章凭着政治特有的敏感觉察到了什么,总之他知道了德国人对枣庄的窥视。那一刻,这位大臣可能是被德国人无止境的霸道逼出了民族自尊,逼出了愤慨,于是他赶紧给峄县县令发檄文。文中的意思大约是这样的:邑境矿质甚美,久为外人所慕,宜会同地方绅耋,筹款兴办,以得利源,而杜后患”。  

             可以说,李鸿章这封檄文起到了一个拨乱扶正的作用,在那个峄县各派势力久峙不止的时期,这封檄文无疑给了峄县县丞一个撑腰柱,也是一个命令的作用。于是县丞诚惶诚恐,赶忙找矿局当初的几个股东商量。而张莲芬当时正是这股东中的之一。张莲芬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连忙从天津赶过来,在与其他几个股东一番商量后,马上投入到怎么才能把中兴再复活起来的运筹之中。山东的五大煤矿被德国人纷纷霸去,他不是不知;德国人对枣庄矿产垂涎已久,他也不是不知。但是碍于峄县境内方方面面的势力,这些势力源于中兴矿局的几个股东都是当地的大户,这些大户与峄县官府联合起来標住了瘫痪的煤矿,自己咬不动,也不许别人乱动。于是整个煤矿一直被冷放着,直到李鸿章来了那封函,他们才猛然省悟过来,德国人能把山东的五大煤矿都霸占了去,要想霸占枣庄的煤田那还不是很容易的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张莲芬是在这个危难关口挺身而出,利用他的才能和智慧,他要把瘫痪已久的几乎要落到外国人手里的煤矿给拯救过来。没有资金,他不向政府申请,也没有大张旗鼓到处去筹,而是在经过若干个苦思冥想的昼夜之后,他选择了与德国人合作的方式。即华人六股,德国人四股,签订了合约。考虑到《胶奥租界条约》的霸道,张莲芬深谋远虑,在条约中特别签订德国人只许管钱记账,其余不得干预任何事务;自己任董事长总经理。于是“华德中兴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成立之后,张莲芬顶着重重的困难实施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从技术引进,设备引进,人才引进;收购原股东遗留下的小煤井及场地。这种百废待兴的困难是漫长的,一年整公司没有挖出一顿煤,其窘况可想而知。一年以后,虽然陆续出了些煤,但效益仍然是微不足道。一直挨到1902年,也就是三年以后,经过张莲芬的万千努力,公司才逐渐起色。但困难仍是随处都在,张莲芬凭借他自己超人的毅力,超人的魄力和超人的智慧施行着他的改革,在改革中一步一步艰难而踏实地往前走。到1906年,公司的效益产值已翻了好几倍。而到1907年,年产煤已达10万吨,净利润达4万元。这是一个空前的数字,也是张莲芬颇为欣慰的数字。在他欣慰的同时,他开始了另一个宏伟的跨历史的计划:修建枣台铁路。即中兴矿通往台儿庄大运河的运煤专线。


               三

             也许在投入这个计划的同时,张莲芬并没有考虑自己个人的得与失,名与利。这些得失不是一个干大事业的人所顾虑的。他顾虑的是,这项大事业对于民众对于后世的利益和意义。这条当时在全国唯一未经官府一分赞助,全凭私人投建的铁路是全省唯一一条企业专线,全长42公里,耗银40万两,这种大手笔也只有张莲芬这样的雄才大略才能书写得出来。铁路建成后,运往台儿庄运河的煤炭每吨运费由原来的4元降至到1元,每吨节省了3元啊。而1907年以后,每年从枣庄运往台儿庄码头的煤多达10万吨。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从这个数字中足以看出张莲芬的深谋远略。从他身上我们更能体会到了,一个具备着大气和谋略的人他不仅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也会是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兼文学家,唯有此才是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张莲芬亦是!他是一个官员,但更是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在这两者兼备的同时,他必定胸藏万卷,腹有丘壑。这在他上书朝廷驳回德国人在清政府面前污蔑“中兴公司与比利时人违法合作影响了德国人在山东的权利和利益”一说。张莲芬在一篇“与德使争论之始末”文章中,言之凿凿,义正词严,文风如高山瀑布令人震耳发聩,最终驳回了德国人在朝廷面前的挑唆。

             枣台铁路修通后,中兴的效益和声望如旭日东升,吸引了国内一些大牌股东纷纷前来入股。因此,中兴的财政支柱也越来越雄壮。在这个时候,德国人感觉到了要挟和不舒服,自觉提出撤出华德公司。于是中兴于1908年正式申请农工商注销原“华德”二字,而正式注册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

              中兴跨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而张莲芬更加运筹帷幄,在中兴中决策着,掌舵着。中兴在他的带领下,如一艘扬风起航的征船在大海中向着朝阳奔去。但不幸的是1915年2月1日,新建的西大井发生大透水事故,引发了枣庄煤矿有史以来最大的矿难,导致499名矿工死在井下。公司也为这次矿难付出了上百万元的沉重的代价。张莲芬因为这次矿难陷入了深深的忧郁、愧疚和沉重的压力中。不久忧郁成疾,于翌年含憾离世。但他的创业理念,他的工作风格,他的奉献精神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兴领导人。所以中兴公司在他离世后,在历任领导人的带领下,历经千难万险仍然屹立于全国同行业之首。

                  四

              张莲芬去世以后,驻天津的董事会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最后推选当时的军政要人徐世昌为董事长。朱桂锌为代理董事长,戴绪万为驻矿总经理。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兴公司一直成为了军政界要人的一张王牌,吸引着他们不知不觉投入到这个公司,参与到它的一系列重大事务中来。从徐世昌以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民国总理朱启钤,少将张学良,大军阀张勋,倪嗣冲,甚至包括蒋介石以及他的老师陈景韩或加入这个公司的股份中来,或因为一些重大事务被卷入其中。上百年来,能牵动这么多军政高端人物参与其中的企业,除中兴公司,应该没有第二。

              中兴公司因为那些军政高端人物而鼎盛而辉煌,也因为那些高端人物而历尽风雨历尽曲折。大军阀张宗昌曾一次性向中兴公司索要军饷达20万元;韩复榘曾经狡猾的派进军队替下矿内原来的所有矿警,想把这张王牌占为己有,后多亏了李宗仁将军出面幹旋,才得以解除中兴那次危难。但中兴面对的最强大的讹诈势力还是蒋介石,最多时竟被其讹诈100万元,100万以后仍没有停止对中兴的勒索。中兴那时就如军、政、阀、和土匪眼中的一块肥肉,谁饿了都想跑上去咬一口。中兴因为这些无休止的讹诈,曾经一度处在债台高筑,举步维艰中。可以说步步履冰,步步艰辛。但即便这样,中兴还是坚强的向前发展着,以它独特的管理理念、经营模式,不屈的向前发展着,创造了全国诸多个第一。不光发行了全国第一张股票,修建了第一条企业火车专线,而且之后又创建了第一个连云港海上码头,制备了第一艘货轮。在之后它以蓬勃的发展速度,又下设了盐业公司、砖瓦厂、面粉厂、炼铁厂、翻砂厂、水泥厂、机器厂、材料,购买了林场、农场、畜牧场等等诸多个工厂,使自己成为全国最雄厚的综合实体公司。它以自己的雄厚,自己的诸多个第一而列居于全国三大煤矿之首。即河北开滦的中、英合资煤矿,辽宁抚顺的日资煤矿,而中兴则是唯一的由中国人自己独资的煤矿啊!不怪乎当时的《中国矿产报》上这样感慨得评价:完全归华商自办者,唯山东之中兴煤矿。

             是的,中兴是那个时代中国的骄傲,也更是枣庄的骄傲。它的崛起,它的超前,它的辉煌,至今无谁可比。尤其在慈善事业上,中兴更是做出了空前绝后的创举。它创建了中兴医院,医院的设备先进到国内一流。医院面向枣庄境内所有的百姓患者,凡持户口薄去,除性病外,一律免费。它创建了中兴小学、中学,除免费于矿工子弟,对矿外百姓子弟的收费也颇为低廉。除此,至于社会上的慈善捐助,中兴每年都要拿出为数不少的资金。

            “中兴”,中国之振兴。不知张莲芬当时是否有以商兴国之宏愿,但一个真正的有脊梁的企业,它的呼吸必将是于国家相同相共的。在这一点,中兴正是。虽然日本鬼子在1938年——1945年这个期间把整个煤矿掳为己有,那个期间,中兴饱经了惨绝的蹂躏和践踏,但是这并不影响它曾经的辉煌,只能说在它的历史中更多了一层沧桑。况且,那个时期,它也抒写了更多英雄的篇章。

             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兴公司如今仍然在践行前者开辟的道路,继往开来向前行进着,行进着……

             是的,在中国山东的最南部,真的有这么一部活着的历史:枣庄中兴煤矿有限公司。它曾经的辉煌至今无人逾越;它仍然如一百年前一样矗立在4550平方公里的枣庄大地上,在深沉地呼吸着,诉说着。不信,你听……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