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2020年大学生暑期疫情调研社会实践活动(图)
为了解疫情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2020年7月18日,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的几名同学自发地组成了一支团队。他们前往全国各地,通过采访调研等形式,从城乡公共治理、志愿服务体系、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动员机制、经济复苏等方面为切入点,撰写调研报告或研究论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体悟并践行爱国主义和制度优势,同时就科学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进行实践探索。由于疫情影响,本次实践团队成员这次只能分散性地进行本次调研活动。 一、社区调研,众志成城 7月18日至19日。陈浚琪同学和郑宇昂同学分别来到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米市坝社区,和北京市顺义区某小区。两人在调查社区疫情防控时发现,两个小区均在接到有关部门通知后开始宣传戴口罩,积极消毒等内容。在防控形势恶化的情况下,在有关部门的督促下,开始严格限制小区人口出入,只开放一两个出入口用于人员流动,每户每天均只派一人持卡出入。同时,对外来人口严格登记,对国外返乡以及武汉返乡人员进行及时隔离,并每天上报体温等数据。同时,妇联和市纪委等单位也积极派出志愿者并协助小区居民分发物资。 在严格的防控措施及大家的努力下,两个小区的疫情均没有爆发,且无人被感染。 二、复工复产,柳暗花明 7月19日至20日,马南坤同学也就复工复产这个话题开始了自己的调研。马南坤同学来到东莞新创纪宠物用品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创纪”)。他了解到,“新创纪”本来预计于2月3日开工,但由于当时全国疫情形势严峻,为减轻国家的防控压力,所以暂缓企业复工,直至后来防疫形势好转。为加快经济复苏,于2月27日正式复工,相关主管表示,公司复工后,给员工每周发放七个口罩。并每天用消毒水对车间进行消毒,餐厅错位就餐,体温检测更是延续至今。企业做到了防控第一,生产第二复工以来,订单数更是突破了历史新高。 三、脱贫攻坚,稳扎稳打 此次疫情期间,高小云同学一直居家,在本次调研活动中,他结合当地的情况,走访调查并了解了其居住地的相关群众复工复产工作。通过向村支书张大鹏了解到,疫情过后,村委工作人员立即开始村里的生产动员,生产调度,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帮助群众恢复生产劳动,恢复经济,提高经济收入。努力不让群众因疫情而重新返贫。为此,贵州省政府出台系列外出务工创业补贴,扶持企业复工复产24条“硬核”政策。在相关部门组织下,统一安排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乘坐大巴前往工作地,并给予相关人员人均1000元补贴。同时继续降低社保费率,缓交社会保险费,阶段性减免企业保障费,支持企业稳定现有岗位,放宽稳岗返还条件,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等措施。同时考虑到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受到限制,外出务工压力较大。为尽快增加疫情后贫困户的家庭收入,部分群众在政府的支持下选择在家创业,利用家乡的地理优势饲养起了猪牛羊等牲畜,以此增加收入。 此次活动使我们在了解到了全国各方面的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也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体验并了解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加深了对政府防控疫情的信心。(来自台儿庄籍学员)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上一篇:【图文】台儿庄区涧头集镇党政领导奋战防汛一线[ 07-22 ]下一篇:暴雨来袭 京杭运河枣庄段(台儿庄)启动防汛二级预警响应(图)[ 07-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