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张术平:《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工作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摘要二)———2012年2月9日在枣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2012年政府工作任务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GDP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9‰以内;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今年的政府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牢牢抓住新型城镇化这个引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牢牢抓住文化旅游这个龙头,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要强力推进台儿庄古城重建。按照既定规划和目标,全面完成2平方公里核心区重建任务。以市场化为导向,抓好业态布局和精品业户招商、特色博物馆引进,丰富古城文化旅游内涵。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和展馆建设,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招商、招企、布展,承办好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创办运河文化学院,引入特色文化学科带头人,加速文化创意人才聚集。积极与知名文化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打造动漫设计、影视制作等创意产业基地,努力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争取承办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等重大活动,促进对台交流合作。要全面激活生态休闲旅游。推进微山湖湿地公园、盈泰度假村、仙坛山温泉小镇、汉诺庄园、运河湿地、月亮湾湿地等项目建设,提升冠世榴园、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等景区品质。精心打造采摘游、农家乐等生态旅游产品,增加特色体验项目,吸引更多大众消费。举办好汽车场地越野赛、湿地红荷节等赛会、节庆活动,带动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让会展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加快星级酒店、商务酒店、快捷酒店建设,年内新增床位6000张。实施“旅游通达工程”,改造至台儿庄古城、冠世榴园、抱犊崮等重点景区的旅游道路。要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抓好中兴矿山公园、奚仲文化园、民国影视城、葫芦套影视公园等项目建设。制定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扶持文化企业加快发展。建立灵活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创作更多的文艺精品,进一步扩大枣庄的文化影响力。要做大做优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沿运临港物流,加快鲁南铁水联运、银海医药物流、鲁南农副产品物流等项目建设,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抓好杏花村干杂海货市场、伦达国际商贸城、捷隆惠邦家居装饰城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集散能力强、区域影响大的专业市场群。大力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办分支机构,鼓励发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研发设计、信息中介等新兴服务业。推进三角花园、枣庄西站站前广场等商业片区改造,培育中高档百货业态,加快服务业提档升级。引导发展集贸超市、连锁超市、社区便利店,完善家政、医疗、养老等服务,构建10分钟社区便民消费圈,更好地满足群众消费需求。 三、牢牢抓住产业转型升级这个关键,全面振兴工业经济 推进城市转型,离不开工业的转型支撑。必须集聚优势力量,强化政策扶持,大力实施工业转型振兴计划,突出抓好重点项目招商、企业集团建设、优势产业培育、产业园区发展,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升质量,增强工业经济整体实力。要依托产业基础,培植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深度整合各种要素资源,集中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促进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要依托骨干企业,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以市及区(市)属企业集团为基础,搭建战略合作平台,瞄准国内外500强企业开展定点招商、专业招商。支持枣矿集团等资源型企业,向文化旅游、煤化工、现代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延伸,尽快实现转型发展。要依托经济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理顺各类经济园区、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完善考核机制,引导新上项目进园区。明确枣庄高新区产业发展定位,重点培植锂电新能源、焊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建设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依托市南工业区,推动老企业“退城进园”,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全面梳理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遗留问题,统一政策,集中攻坚,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活力,加快老企业脱困步伐。立足盘活现有土地、设备等资源,通过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改革企业产权制度等,让老企业焕发新的生机。 四、牢牢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基础,增强“三农”发展活力 要围绕解决农民群众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工程。加快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镇、村作为试点,积极探索农村资产产权化、延长土地承包关系等改革。全面推行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新增市级土地合作社50家,规模经营土地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建立林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探索社会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用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奖补资金,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实施42个水库库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启动新一轮百个薄弱村帮扶计划,增强贫困村庄的自我发展能力。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0家,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食品加工企业。推进农业标准化,抓好蔬菜、果品标准园建设,新增高效农业10万亩,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15个以上;推广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做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推进农业市场化,建立100个农产品社区直销点,推广订单直销、网上销售等现代营销方式。推进农业组织化,新增合作经济组织200个以上。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创建10个现代农业示范乡镇。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实现粮食直补和农资、良种补贴全覆盖,转移农村劳动力4万人以上。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继续推进庄里水库建设前期工作,实施南水北调续建配套、涝洼地一期治理和岩马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城河、蟠龙河、城郭河治理。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完善末级灌渠和田间配套。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解决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增16个沼气示范村、1万个户用沼气池、1万台太阳能热水器,新建改造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50个、标准化农家店200家。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强镇村环卫设施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废水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做到“可利用垃圾不出村、生活污水恰当处理、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引导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实施农业保护性耕作,推行秸秆综合利用。 五、牢牢抓住改善民生这个根本,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要更加注重固民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开展全民创业促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引导400名大学生创业,为1000名大学生提供见习机会,办好30所“学士后流动站”。实施小额担保贷款助推创业活动,帮助1000人创业。实施“三个一千”就业援助计划,购买1000个公共服务岗位,开发1000个社区公益岗位,结对帮扶10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双零家庭”动态消零。要更加注重解民忧,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城镇和农村居民低保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320元、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农村五保对象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标准分别由每人每年1800元、2600元提高到2000元、2800元;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均由200元提高到240元,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分步实施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进一步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建设保障性住房5867套,新增廉租住房补贴170户。启动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新建6处残疾人托养中心、10处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免费实施100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为2万名留守老人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推进城市社会化养老机构和农村敬老院建设,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要更加注重促民享,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新建公办幼儿园50所,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提高到76%。完成14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改造、80所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为248所学校配备音体美卫器材。资助各类贫困学生4.5万人次。完成新城高中教学楼主体工程。启动市立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建设,启用新城中医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每人不低于25元,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每人不低于500元。完成“居民健康卡”发放,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活动,在200个行政村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六、牢牢抓住政府自身建设这个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必须以更大决心、下更大气力抓好政府自身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要坚持务实勤政。始终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自觉把执政为民的要求体现在政府决策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拓宽察民情、纳民意、集民智的渠道,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围绕重大发展问题,定期举办经济社会发展论坛、学习讲座。整合公共服务部门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统一调度、方便快捷的便民服务平台。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完善领导公开接访制度,真正做到民有所求、政有所应。大力提倡开短会、发短文,把更多精力放在抓工作落实、促问题解决上。要坚持高效施政。积极开展“管理服务创新年”活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组织百家企业、千名群众评议市直部门100个重点科室。完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快建立联审、代办机制,打造高效能、低成本的政务环境。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依法办事的表率。进一步梳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和自由裁量权。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等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要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实行“一岗双责”。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规范高效的电子监察系统、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切实加强对特殊岗位、重要环节的监督制约。积极推进“三公”经费公开,加强对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因公出国的管理。坚持勤俭办事,加大“公务卡”推广力度,从严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加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资金支出情况的监督,严防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强化行政监察、财政监管、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上一篇:枣庄市第八届消费者满意单位公示(台儿庄13家)[ 02-11 ]下一篇:【推荐阅读】政协枣庄九届一次会议闭幕选出新领导班子[ 02-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