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图文】山东枣庄:“非遗+”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一、案例概况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以实施“非遗+”工程为切入点,加快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先后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两届大运河文化带优秀非遗项目展演、七届台儿庄古城大庙会等“非遗+”系列主题活动,形成了“非遗+”台儿庄古城景区发展新模式,台儿庄古城景区也成为首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得“齐鲁文化新地标”榜首、中国旅游创新奖等称号。
    二、经验做法 
           一是“非遗+节庆”让传统文化点燃游客热情和活力。枣庄市以打造全国非遗展演基地为目标,在推动台儿庄古城建设上,高度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传承与保护,让更多的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例如,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春节、元宵、端午、非遗日、中秋等重大节庆日期间举办“非遗+旅游”融合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借助“好客山东贺年会、古城大庙会”文化特色品牌,打造“中国第一大年”节庆品牌,“到最有年味的台儿庄古城过大年”已经成为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二是“非遗+演艺”让大运河传统文化再次交汇融合。自2014年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作为大运河申遗城市的枣庄以继承、弘扬、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着力打造非遗文化品牌。枣庄联合大运河沿岸城市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已经举办两届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项目展演,来自北京、天津、江苏、山东等8省市的优秀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深受游客欢迎。同时,对国家级及省级非遗项目柳琴戏、运河大鼓、洛房泥塑、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的挖掘、还原,让非遗传承人入住古城景区内,并通过各种文化展演和主题活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展演。
           三是“非遗+营销”扩大非遗文化影响力。枣庄市围绕大庙会活动,在新浪微博发起#台儿庄里过大年#话题,通过发布系列海报、H5短视频、网红直播等多种推广形式共同发力,迅速占领热门话题榜。拍摄“年味台儿庄”与“带着父母离家出走”情怀视频,并通过微信、微博和各视频网站进行传播,其中,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超过1亿,“年味台儿庄”视频播放量达到600余万。同时,积极培育时尚、健康的夜经济新业态等,在古城推出火龙钢花、爬杆龙等夜间演艺项目,开通古运河新体验线路,推出亲水景观、推动广场舞、地方非遗展演进景区等活动,打造“赏夜景、看非遗、品美食、逛酒吧、宿古城”的夜游模式,推进民俗演艺、餐饮美食、特色客栈等业态发展。
    三、综合效益 
           枣庄市以台儿庄古城景区为平台,用品牌引领发展,做文化旅游典范,探索非遗传承和传播的新业态、新走向,展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新成就,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让台儿庄古城的运河文化形象更加立体,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向高质量发展,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中作出了贡献。
    【专家点评】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贾旭东:2012年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认为,以负责任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于旅游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多方面重要价值。台儿庄古城景区依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两届大运河文化带优秀非遗项目展演、七届台儿庄古城大庙会等“非遗+”系列主题活动,通过“非遗+节庆”、“非遗+演艺”、“非遗+营销”的方式,走出了一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以旅游为载体的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台儿庄模式。据报道,台儿庄古城累计接待游客量近5000万人次,先后荣获“旅游市场秩序最佳景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国内十大优秀景区”。作为“非遗+”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期待台儿庄古城景区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用心服务游客,以负责任的态度开发出更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新需求的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来源: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 编辑:曹雪文)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