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办好“非博”国家级盛会,2月25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报告会在市政大厦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宝民主持会议。
此次报告会,是为深入学习贯彻我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全市文化繁荣和发展、提高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努力筹备好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而举办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知名专家、原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巡视员、现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小璞受邀到会作报告。周小璞主任作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报告,报告共分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方针与原则、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保护方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等5个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意义、保护方式、保护原则、法规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内容翔实,通俗易懂,大大增强了与会人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识,对于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健康科学发展和做好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筹备工作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张宝民对周小璞报告中提到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的观点表示十分认同,报告对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他说,6年前,市里叫停了一个准备投资6亿元进行改造的2平方公里的棚户区。叫停的理由,就是台儿庄文化遗产资源独一无二:台儿庄大战是八年抗战正面战场的第一场胜利,尚有53处战争遗址;古运河傍城而过,是南北文化交融地,鲁南、徽派、欧式等八种风格的建筑并存。不能毁了遗产搞房产,变房产为遗产,变景点为经典,历史文化遗产成了古城的亮点和看点。目前古城已经引入柳琴戏、鲁南皮影、曹县面人等近4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台儿庄古城通过非博会的举办,通过规划建设临时和永久两处会展中心和非博园,将把当地获省级和国家级称号的非遗项目全部吸纳过来,打造一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力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长久落户古城,助推枣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张宝民最后强调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关乎民族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是推动我市城市转型、建设“幸福新枣庄”的重要工作。今年9月将在我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对于我市加快推进城市转型战略,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推进枣庄“文化名城”建设,提升枣庄的影响力和对外开放形象,建设“幸福新枣庄”,具有重大意义。就像陈伟书记、张术平市长要求的那样,我们一定要举全市之力,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国家级盛会,力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永久落户古城,借非博会早日把台儿庄古城打造成为国际性知名旅游目的地。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各自的任务,毫不懈怠地抓好落实,确保高质量地办好这次盛会。(焦兴田)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