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向纪念碑献花圈
2012年3月 3日至4日,波兰驻华大使塔德乌石.霍米茨基及家人来枣庄参观游览。他在台儿庄古城参观时感慨地说,走过中国很多地方,感觉台儿庄是离得最近的一个地方。
3月3日下午,塔德乌石.霍米茨基及家人首先来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向台儿庄大战纪念碑敬献了花圈,接着参观了台儿庄大战展室,参观完毕后,题辞留念。
听运河大鼓
离开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塔德乌石.霍米茨基及家人来到台儿庄古城游览。下午4时30分,在船形街,枣庄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刘进潮向他赠送了泥塑的霍米茨基雕像。下午5时左右,塔德乌石.霍米茨基在台儿大战遗址公园,栽植了像征友谊、和平、发展的纪念树——雪松。
接受赠送的泥像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来中国两年半了,到过50多个地方,台儿庄非常特殊,跟华沙非常相似,因此,来台儿庄感觉是走得最近一个地方。华沙和台儿庄都经历过非常残酷的战争,城市被重创。华沙城被炮火毁灭了99%。战争结束后,幸存的华沙人,尽管没钱、没有机器,但还是奋力重建起来。来台儿庄古城这前,我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些照片。“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来到之后,发现建得比图片更漂亮、更精美,展现了昔日“一河渔火,十里歌声”的繁盛景象,使台儿庄古城的历史、文化、传统得以延续保存。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发展,愿中波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在大战遗址公园栽植纪念树
3月4日早晨,离开台儿庄古城时,塔德乌石.霍米茨基接受了台儿庄古城管委会赠送的古城金钥匙。接着,又前去市中区东湖公园、滕州兖矿国泰化工等地参观。
台儿庄区委书记、台儿庄古城管委会主任王广金,枣庄市政府副秘书长、商务局局长张建奎,枣庄市外事和侨务办公室主任丁新胜、台儿庄区政府区长王辉、台儿庄古城管委会副主任王兆海等领导陪同。
据悉,3月中旬,枣庄市委书记陈伟应邀将参加央视《城市1对1》栏目,与华沙市长就古城保护重建发展等内容进行对话。塔德乌石.霍米茨基大使也是为此次活动作前期准备来枣庄参观的。
华沙是波兰的首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华沙这座美丽的古城遭到严重破坏,几乎被夷为平地,全城85%以上的建筑被毁,那些富丽堂皇的古典建筑几乎荡然无存,到处是残垣断壁,一片焦土。有的西方人士曾经断言:“华沙不会重现在人间,至少100年内是没有希望的。”但事实作出了相反的回答。
1945年华沙摆脱战争后,便按原样重建城市,不仅保持了中世纪古城的风貌,而且兴建新市区,超过了战前的规模和水平。在重建过程中,保护和修复历史古迹的工作受到格外重视,战前市内900多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几乎都进行了修复和整饰,那些昔日的宫殿、教堂、城堡等更加显得巍峨壮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希特勒叫嚣:要在短期内消灭波兰。波兰人非常气愤,但当时波兰统治者懦弱无能。出于对祖国建筑文化遗产的热爱,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们把华沙古城的主要街区、重要建筑物都作了测绘记录。战争一爆发,他们把这些图纸资料全部藏到山洞里,房屋街道虽然毁了,但它的形象资料保存了下来。 战后在重建华沙城市时,苏联人主张要建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新华沙。而许多华沙居民聚集在市政府前议论纷纷,华沙大学的师生们把战前画的老城市图纸拿出来展览,人们逐渐形成了一致的意见,要恢复华沙原有古城的风貌,并最终迫使政府改变了原来的决定。当恢复华沙古城的消息传开后,流浪在国外的波兰人一下子归来了30万。波兰政府顺应了人民的要求,组织他们投身重建华沙的劳动中,整个波兰掀起高涨的爱国热潮,人民的家园得到重建,这就是战后著名的“华沙速度”。 华沙古城后来作为特例于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一般是拒绝接受重建的东西,但华沙人民自发地起来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为世界所有的古城作出了榜样,也对欧洲的古城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张环泽 许锡炜 杨成骏)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