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台儿庄:药碾子见证运河支队抗日军民鱼水情(图)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这是一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药碾子,中药铺里几乎都能见到它的身影。然而这只药碾子平常却不寻常,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那血与火凝成的岁月里,这只药碾子见证了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和老区人民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敌后抗日武装,自1940年1月1日成立以来,驰骋鲁南苏北,浴血运河两岸,不怕牺牲,顽强斗争,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那腥风血雨的年代,由于敌人扫荡频繁,加之根据地过于狭小,伤病员治疗成为抗日队伍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然而自从1941年6月运河支队下辖的龙门大队成立后,这个问题得到较大缓解。
           李浩是峄县第五区泥沟乡夹坊村人,1939年初,任峄县东区区委委员,不久接任区委书记。1940年冬,他进鲁南干部学校学习。1941年,李浩刚从干校归来便被任命为龙门大队政委。他的姐夫叫郑允志,在马兰屯街上开了一家中西医结合诊所,他不仅医术高超,而且为人正直。李浩找到姐夫郑允志,把运河支队伤病员缺医少药,重伤员没有地方医治的情况告诉他,希望得到帮助。郑允志思想较为进步,看到日本鬼子在家乡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早已看在眼里、恨在心头。救治运河支队伤病员一旦被敌人知晓,就会身家性命不保,但郑允志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大义为重,只要有伤病员送来,他都精心治疗,悉心照顾,重伤员就藏匿家中,直至痊愈重返战场,用实际行动有力地支持了抗战。
           因消息走漏,1943年春的一天早晨,100多名日伪军将郑家诊所包围起来。由于运河支队事先得到了日军来袭的可靠情报,夜间就将伤病员和郑家人安全转移。扑了空的日军气急败坏,放火烧了郑家的两间诊所和三间住房。郑允志的哥哥郑允福看到弟弟的房子被烧,前来求情,被一名鬼子小队长用刺刀当场刺死。
           为确保郑家安全,运河支队领导在涧头集镇驻地附近的徐庄,为他们秘密安顿了住处。后来郑允志用这唯一带出来的药碾子,继续为运河支队伤病员碾药治病。
           1948年秋,国民党反动派以郑允志给解放军伤病员治疗为由抓走,不久在枣庄将其杀害。
            解放后,当地政府每年都会给付粮食,接济郑家。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目睹这只药碾子,重温那段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让“团结奋战,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代代传承。(黄 振 文图)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