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故事>>正文内容
  • 【乡村故事】黄丘山套鹿荒村的故事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张山子镇鹿荒村位于风景如画的黄丘山省级森林公园内,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接壤。村庄现有住户99户,居民402人,耕地630亩,山林面积220余亩,以王、李、鹿、邢四大姓氏为主。工业项目有石材加工、风力发电、盆景制作等;农业主要以种植甜桃、板栗、核桃、秋西瓜和肉羊养殖为主;服务业主要依靠经营农家乐饭店、超市和旅游接待等。
           据考证,鹿荒村建村已有700余年历史,相传为一鹿姓人氏为躲避战乱举家搬迁至此,因当地荒无人烟,遂起名曰鹿荒。该鹿姓人家在此地山坡前一眼山泉下安家后,靠开垦荒地、打柴、狩猎、放牧为生,世代繁衍生息,家族不断壮大,后有王、李、邢等姓氏人家不断迁入,遂有现在之规模。
           鹿荒村北有大黑山、帽山,南有大伏山、小伏山,西有鲁山,东有黄邱山,连绵的山丘把这个小村庄紧紧包裹,也阻断了村民们与外世的联系。几百年来,这里的山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祥和而安宁的生活。村前的小路是九十年代政府出资修建的,在此之前,山民们走出大山要翻过北面的山头,再走上十几里山路才能来到镇上。由于交通不便,村民极少外出,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相传在很久以前,因为大山遮住了太阳,这里的天亮得比别的地方要晚一些,为了早起干农活,山民们嘱咐几个年轻的后生到集市上去买只公鸡回来打鸣。可后生们因为没见过公鸡,结果买回来一只鸭子,放在村里几天都不见打鸣,于是把它抱到村里最老的长者面前,那位长者郑重地看了半天,语重心长地说:“怪不得这只公鸡不打鸣,原来是哪个傻小子把它的嘴巴给踩扁了……”
           鹿荒村的村民们建房多就地取材,从山上捡拾来一些片状的石块垒砌成墙,砍伐松柏、刺槐等做成房梁,从山谷中割下厚密的蒿草用来缮屋顶,一处石屋草房往往几代人居住于此。家里的日用品也和石头密不可分,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石槽、石臼、石盆等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每家的庭院里往往栽种核桃、山枣、板栗等果树,有的树龄已达到500年以上。徜徉在古朴破旧的山村里,手摸着那些厚重的青石板和沧桑的古树,一种对历史的追忆油然而生:这里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一切都显得那样淳朴和宁静,风箱、瓦罐、独轮车……这些童年中才有的物件依然被山民们使用着,几百年来不曾改变。
           鹿荒村周围的大山上林木茂盛,鸟兽众多。树木有松柏、刺槐、紫薇、檀木、核桃、板栗、甜桃、山枣等;鸟兽有山鸡、鹌鹑、喜鹊、野兔、刺猬、獾、蛇、狐狸等几十余种;山间还出产土鳖、沙参、金银花、蘑菇、地皮、木耳、酸枣等珍贵药材和风味美食。山民们从山里采摘下刺槐花,挖来荠菜、翟蒜,收获自家种植的豆角、南瓜等,风干后储存起来便是日常餐桌上的主要菜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食物,在饥荒年代,却是鹿荒人的救命粮。
           鹿荒村水源匮乏,村民们吃水主要依靠村前村后的两眼山泉,当地人称它们为南泉和北泉。这两眼泉水脾气比较古怪任性,一到夏天雨季就喷涌不停,到了枯水时节却连一滴水都没有。山民们戏称它们为“挣命泉”。南泉源头因长期泉水喷涌,形成一座天然的水塘,塘边有一株粗壮的山枣树,树龄已达300年以上;北泉夏天泉水顺着山坡奔流而下,冲刷成一道深达1.5米的天然堑沟。俊男靓女趁着月色在南泉边枣树下纳凉聊天,谈情说爱;老人和小孩在北泉沟渠里洗衣沐浴,欢笑嬉戏,尽情享受丰水期大自然赐予的清凉甘甜的山泉水。但到了枯水季节,山民们却为吃水而发愁,尽管群众自发挖了不少水井,可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村里一位王姓财主,夜里做了个美梦,说是龙王指引,在村东南角有一处水源。财主梦醒后便雇请人去挖,挖了三四十米,终于挖出一口水井,但因水井太深,挑水时需要带上长长的绳子,于是当时便出现了扁担上一头挑水桶,一头挑井绳的独特景观。到了解放后,山民们旱季吃水往往要到邻省的伏山前、崮县、大庙去肩挑手抬,缺水成为山民心中一直抹不去的痛。2008年4月,省、市两级福彩中心拨付福彩公益金23万元,资助鹿荒村另行选址、再打新井。经过历时一个多月的勘探施工。一眼深达270米的新井在村口路南顺利建成,自来水通到了山民们的灶台边,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彻底解决了鹿荒村的饮用水问题,还惠及了附近的黑山西、山南头两村群众。饮水思源,难忘党恩,当地群众一致要求新井取名为“思源井”。
           鹿荒村四面环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其南部不足1.5公里就是南京军区驻贾汪部队某部;东北面大黑山、帽山上至今仍保存有当年抗战部队修筑的瞭望台和工事,山腰处建有数条长达千米的国防坑道,坑道内冬暖夏凉、设施完备,战时可容纳近万人在此躲避。鹿荒村往南12.5公里是陇海铁路,北去8公里是京杭运河,其所在的黄丘山套素有“山东边陲、徐州门户”之称。历史上曾是苏北、鲁南地区有名的抗日根据地,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曾活跃于此,全盛时期人员过两千,艰苦年代仅剩有500人。在周围日、伪、顽、匪势力重重包围之下,始终坚守在敌伪腹地,“敢于在鬼子头上跳舞”。曾出色完成了护送陈毅、罗荣桓等高级将领经此赴延安的重要任务,在战争年代,先后有400余名支队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支部队英勇善战,解放战争时期,被编入山东军区警备九旅十八团,后被编为野战军,参与了渡江作战和解放全国的战争。解放后,部队长期驻守在舟山群岛。每逢清明时节,来此凭吊先烈的部队将士、老兵后人和各界群众络绎不绝,漫山遍野粉红的桃花和金灿灿的油菜花成为告慰先烈英灵最好的礼物。
           鹿荒村所在的黄丘山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因为环境优美,村里的老人多长寿,八九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比比皆是,历史上和现代贤能辈出。清朝道光年间,鹿氏人家曾出过两位秀才;近些年来,王氏家族王平珍曾担任山东省平邑县县长;王传久成为台儿庄区运鸿驾校校长;王营现出任国家外国专家局经济技术专家司巡视员。这些在外名人虽然走出大山,但时刻不忘家乡的发展变化,多次捐资为家乡整修道路、救助孤寡老人、联系致富项目,为家乡的发展变化倾注了一片赤子之心,他们的事迹在当地已传为佳话,成为本村群众教育子女的榜样。(蔡可强)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