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古城台儿庄:传说中的记忆(泥沟)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台儿庄区泥沟镇至今流传着九女墩、女贞碑、银树寺等传说,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人们根据传说既可了解如今的南洛、北洛等村名的由来,也可以根据传说找到如今的银树寺、踏河等地名。这些传说历经代代相传,成为了当地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旅游打出了一张特色“文化牌”。
          

    九女墩

        泥沟镇大北洛村正东2里余处有一大土墩,据该村马德明等老人讲,这就是传说中九女墩的第八个,现立碑为亮鹅墩遗址。
        相传在战国时期,今邳州市代庄镇有个梁王城。梁王有九个女儿,个个长得貌若天仙,梁王十分疼爱。有一次梁王外出,临走时告诫他的九个女儿说;“我要出去几天,你们要老老实实在家,不要贪玩胡闹,千万不要打开案子上放的那个箱子。”女儿们诺诺连声,梁王也就放心出去了。
        梁王走后,几个女儿十分好奇,说:“父王不让咱打开那个箱子,不知里边放的什么好玩意儿,不如咱们打开看看,看完再给盖好,父王回来也不会知道的。”于是一齐上前打开了箱子盖,只见里边放着金光闪闪的一面小铜锣,还有一个包着的锣槌。她们忘记了父王的再三叮嘱,于是把铜锣拿出来敲着玩,这一敲不要紧,惹出了塌天大祸:原来梁王训有多箱蜂兵,如有敌人来犯,这锣声就是命令,锣声一响,蜂兵就一齐飞出去,专螫敌人和战马的眼,所以多少年来没有敌人敢来侵犯。
        这次锣声一响,蜂兵认为来了敌人,所以一齐飞出去,围城转了三圈,没见着敌人,可是又没有收兵的锣声,只得到更远的地方去搜索。有人看见一排排的蜂兵,黑压压的一片像鱼鳞一样,落在如今的于里村,歇完了又起翅向北飞,来到了南洛这地方又停下来歇一歇,到北洛又落一下,然后继续向北飞,来到泥沟就迷失了方向,东一头西一头乱撞,也不知回去了,飞到了乱沟,队形已彻底的乱了,乱哄哄一片。所以后来人们把蜂兵第一次落的地方叫鱼鳞,即现在的于里;第二次落的地方叫南洛;第三次落的地方叫北洛;迷头的地方叫迷沟,即今泥沟;而队形乱的地方就是现在的乱沟。
        几天后,梁王回来了。听说蜂兵已失,急忙敲锣,蜂兵却听不到了,也回不来了。失了蜂兵就等于失了国,梁王一气之下把九个女儿全杀了,派人挖了九座大坟墓,即现在传说的九女墩。据说,梁王将九个女儿埋在了一个墓里,其他八个是衣物冢,只是放了点衣物和日常用品,到现在也没人知道究竟哪座墓里埋着人。在泥沟镇吉庄西北、王庄东曹园有一大土堆,传说是九女墩的第九个。

        贞女碑

        泥沟镇田营提水站院内静静矗立着一座龙凤石碑,上刻:贞烈可风、清故褒封,玉洁冰清万古不磨贺烈妇、松操柏节千秋常著王贞媛,文才郎贺八公、孺人烈女王氏合葬之墓。
        提起这块碑,当地老人就会讲起贺家娶鬼的故事:一百多年前,黄滩村的王德振器重泥沟胡洼村才子贺传廪的才华,把小女秀娟许配给他,婚期定于光绪九年,即公元一八八三年九月十四日。不料,贺公子突然染病身亡,王德振夫妇随即对女儿封锁消息,不让女儿知道。
        过了快两年,王家择日嫁女,秀娟忽听有人说婆家姓李,即去问她的母亲。母亲只得把贺公子已死两年,重又把她许配李家的事情告诉了她。谁知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禁锢的秀娟誓死不从,当即跑回闺房大哭不止。到了深夜,趁其母不备换上素衣、撕坏罗裙悬梁自尽!幸被发觉及时救下。但秀娟从此不进水米,只是痛哭,过了六天即离开人世圆梦而走,逝时正好也是九月十四日。
        讣信报至贺家,贺家人都感动不已,宗族亲友也都极力撮合阴娶,经两家议妥,择定十月初八吉日迎娶。场面极其隆重,嫁妆应有尽有,喇叭号子齐鸣,其他都和活人嫁娶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用青布做成幔帐十里长,用以沿途遮盖,其规模庞大可想而知!方圆几十里的百姓听说娶鬼奇事,也都前去观看,真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到十月十二日合葬,又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峄县县令感其贞烈,将其事迹上报朝廷,旌表“贞烈可风”,拨款刻碑以示表彰,只是所拨款项被层层盘剥,到得主家已所剩无几。原本富甲一方的贺家经娶鬼一事财产挥霍殆尽,从此家道衰落一蹶不振,已经无力竖碑了。直到六十多年后的一九四五年,贺家人才实现了多年的愿望,把这块迟来的龙凤碑竖在了贞节烈女王秀娟与鲁南才子贺传廪的合葬墓前!

        银树寺

        泥沟镇滕楼村西,有一片于2009年新建的5间瓦房,取名通玄观,西侧有一颗旺盛的百年银杏树。
        据63岁的孙景平老人介绍:此处原是一座很大的庙宇,当地人都称为“银树寺”。银树寺一称的由来是因为寺庙内当初有一棵很大很粗的银杏树,可谁也不知道到底多粗多高。据说,每当下午,它的树影就能遮挡住旁边的整个梅家楼,即今日的滕楼村。当年,有人想伐掉这棵银杏树。砍伐时,白天锯开的口子,夜里又长实了,结果这样用了一年零八个月也没伐掉。一天,有个过路老者在路边喝茶闲谈,说这树永远伐不掉,除非拉一锯砍一斧才能成功。此话恰巧被旁边的一个木匠偷听到了,于是用此法很快将这棵大银杏树伐掉了。
        1970年,当地人在这里新建砖窑,向下挖土的时候,挖到的银杏树根就有一个成人的腰围般粗细,把腐烂的树根拽出后,一个人就能钻进去。
        据说,在南北朝时,一个叫智公的和尚到银树寺传道,当时的梁王久仰他的才学,前去拜访。智公被梁王的诚心打动,遂共同商谈国事甚欢。这位梁王就是梁武帝萧衍。于是,当地留有“先有梁王八百载,后有梁王拜智公”的诗句。前面的梁王说的是战国时期的梁王,后面的梁王就是梁武帝萧衍。
        据说,南北朝时被称为银树寺的这座寺庙,光绪十一年被改为通玄观,到了民国25年,又改为三清堂。1957年,寺庙大殿内塑立的如来佛祖、太上老君、文昌帝等像以及东厢房的关公像被全部推倒,寺庙彻底无存了。后在此建立了远大社,即当地人民公社的前身。这些历史还可通过散落在村庄的石碑上得到印证。
        后人每每忆及老树,感念不已。距今约100年前,又在此处栽植了一棵银杏树。到2009年,当地人又新建了房屋,取名通玄观。

        踏歌河

        泥沟镇吉东村村东一里处有块地名叫踏河。踏河是隋炀帝在此处观看踏歌舞而得名的。
        “千载踏歌乐绕耳,一片青绿扑面来;遥想当年隋炀帝,五百男女犹自哀。”当地流传的这首诗说的是隋炀帝的故事。当年,隋炀帝率领文武百官、皇后嫔妃乘船从大运河到达这里,挑选该地块作为场地举行了盛大的歌舞表演-----踏歌舞。
        表演前,在场地的中央开挖了一段旱河,并将开挖后的旱河河底整平夯实。为起到润滑作用,灌上香油,撒上子(一种外壳硬滑的粮食),然后放上了旱龙船。
        表演时,隋炀帝站在旱龙舟的船头上,文武百官扮作水手在船上摇橹、划桨。选了五百个童男童女,赤身裸体,只戴肚兜,纤绳上拴着五彩绸缎,拉着旱船在旱河中滑行。最可气的是隋炀帝让他们一男一女隔开,小女孩在前边退着走,小男孩在后边朝前拉,正当他们使劲拉的时候,隋炀帝抽出宝剑,砍断纤绳,拉纤的呼啦啦全被摔倒,小男孩趴到了女孩身上,喜得隋炀帝哈哈大笑,气得文武百官咬牙切齿却还得频频点头。后来人们就把这段旱河称为踏歌河,时间长了,当地人们就习惯地将踏歌河称为“踏河”了(褚福明 通讯员 刘凤琦 李长平 胡晓燕)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鲁南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