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良知——诗人眼里的台儿庄古城(图)——枣庄籍诗人、中国西部诗群重要成员高炯浩访谈录
5月27日,枣庄籍著名诗人、中国西部诗群重要成员高炯浩先生回枣庄探亲,作者在台儿庄古城崇华楼偶遇高先生,于是做了一次访谈。 一 记 者:欢迎高老师来到台儿庄古城,请您说说作为一名诗人眼里的古城。 高炯浩:谢谢。这是我自1961年以来阔别枣庄的第六次返乡之旅。枣庄的变化可以用一首浩气磅礴的政治抒情诗来形容;作为我国东南沿海首家资源枯竭转型示范城市,枣庄模式的根本所在是文化引领。台儿庄,可以用清新婉约的宋词来形容,兼具的北方豪情,二者很好在此融合起来。如果非要用某一位诗人诗作来形容,那就是苏东坡:作为豪放派代表,写的怀念亲人与妻子之作淋漓畅快、缠绵悱恻,如“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可以成为台儿庄文化特色的真正写照。这是其它地方所无法比拟的。我现在是诗绪万千,就像古运河兴起了微澜。真想写首诗。 记 者:您曾与文学大师、著名诗人舒婷深入天山南北采风、创作。您往返家乡六次,一定写了不少得意诗作。 高炯浩:已经写了啊。写的不好。第一次来台儿庄诗性大发。在古城崇华楼,来自北京的投资人王总向我介绍客栈的有关情况。仅我看到的在古城的台湾商家就十多处。古城张开水一样柔情的翅膀拥抱四面八方的人们。我以为崇华楼客栈,是一个亲近古运河最好的地方。 记 者:您对大运河非遗博览园流连忘返,买了不少纪念品吧? 高炯浩:有袖珍柳琴、山亭皮影、滕县松枝鸟,滕县是我的老家。柳琴也称拉魂腔,作为国家级非遗,还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为家乡人我非常自豪。我听了《喝面叶》,听讲解员说国家领导人李长春就在这里听过。真是不虚此行啊。西城门外中国第二届非物质遗产博览会建设工地,我特意去看了,还留影纪念。 记 者:今年九月,台儿庄将举办中国第二届非物质遗产博览会,届时请您来。 高炯浩:谢谢家乡人的邀请。这次,我回到枣庄,就有留在家乡的想法,落叶归根么?谁都无法抗拒。在《我的背影徜徉在天山南北》我写到:我是山东人的后裔 胸膛里掀起齐鲁壮士的古风 在西域 岑参的唐边塞诗撕裂喉管 我的嗓子变得沙哑而雄浑 于是 我站成了轮台都护府院中的胡杨 秋风萧萧 流出的泪 也是盐和碱的晶体…… 这是我对家乡的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对自己昨天的记忆。家乡能够举办这次博览会,本身就是一场盛大的记忆、一场集体的记忆、一场在台儿庄中国人回味着的记忆。 二 记者:多年前,《滕州日报》对你有过专访,枣庄市电视台“咱枣庄人”也介绍过您,《枣庄历史人物志》有您写的高熙喆老先生的传记,请问一下,你与他的关系? 高炯浩:这是枣庄市政府办的一件好事,找名人后代写名人,我忝列其中。高翰林是我的爷爷,老人家一生施善积德、反抗倭寇侵略,家乡的人们念念不忘。这次来老家也算是“家祭无忘告爷爷”了。 记者:高熙喆老先生是清末进士,擅长诗书,主编滕县乡土志。1938年,倭寇攻打滕县,高家毁家纾难;后高翰林避居山里,忧愤而死,被称为“鲁南人的良知”、“清末遗老的楷模”。 高炯浩:当年滕县大家族有许多都是这样做的。在台儿庄,郁、马、花、台等几大家族也是这样做的。我与台儿庄“有”很深的渊源,当年倭寇攻打滕县,川军几乎全军覆没。滕县保卫战揭开了台儿庄大战的先声,为台儿庄防守抢下了宝贵的时间。我的爷爷住在滕县东小北河村,有陆游僵卧孤村之意,无法走上战场,他写词章明志:“倨高山兮,望我故乡;故乡不见兮,断我肝肠。恨耄耋兮,难驰疆场;难驰疆场兮,唯留悲怆。天苍苍,野茫茫,何时才能返故乡。” 记者:台儿庄古城重建了,就是让人们记住历史,还要好好的活着,这就是对“江北水乡·时尚生活”诗意最好诠释。 高炯浩:我运河也有缘。1961年初秋,我从运河工地因患疟疾退回街道,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出路”了。远走新疆,仅带走了一箱子书和十几页薄薄的剪报本,剪报本里几乎全是发在《滕县大众》报上的诗。我写诗,骨子里有着高家的不屈与倔强,这是人人都应该有的良知;从大的方面来说于国家,更需要无数有良知的人们。 三 记者:旅居台儿庄的台湾作家郁馥馨,她的父亲老家就在台儿庄,1938年台儿庄大战后随流亡学生辗转几千里到了台湾。请您给郁老师赠送的《天下第一庄》及区作协赠送的《运河》杂志多提宝贵意见,并欢迎您老赐稿。 高炯浩:我不会写散文,诗歌还是能写几首的。古城工作人员时培京送给我一本诗集《软红新白》,我粗略浏览一下,整体写的不错。身在诗意古城,写的也都是诗意。总体上干净、利落、平直,有自己的东西,最重要说是有了古城的气息。等到我全部读完,我会说说自己的想法。 记者:您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艾青是您的老师,您又是《绿风》诗刊编委、《绿洲》编审,能不能多为家乡写点诗歌…… 高炯浩:我会再写的,尽量多写。老家的人很热情,来台儿庄投资的人更热情,比如崇华楼来自北京的王总一再挽留;还说只要到古城,请一定到崇华楼小住,随时提供临古运河采风、读书、写作的地方。来此投资的人都这样,大家心意都一样,我对台儿庄古城信心百倍。那是一首1000余行的长诗。 记者:您写诗、通讯、报告文学,被称为“作家里的杂食动物”,“不多见的较为全面的全才作家”,是家乡人们的骄傲。家乡随时欢迎您,台儿庄古城永远欢迎您。 高炯浩:谢谢。我之所以喜欢写作,与家学有关,与我的记忆有关,我想写出我们的喜怒哀乐,我想用诗歌——汉字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我们的记忆,正如陈伟书记所说唤醒沉睡的古城,来台儿庄寻梦,寻找威武不屈的梦,打捞失落的记忆、增强民族精神的DNA——在具有复兴意义的台儿庄,我期待着今年的中国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我邀请更多的新疆的朋友及《绿风》诗刊编辑部的同事来寻找记忆,有你有我,非遗更精彩;台儿庄,更精彩。(时培京 杨成骏) 上一篇:包彦军:大运河之畔的台儿庄清真南寺[ 06-25 ]下一篇:台儿庄区广电局长郑学富:运河古城台儿庄[ 07-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