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给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近年来,我市全面治理城市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绿化、美化、亮化城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天更蓝了,城更美了,一个生态枣庄呼之欲出。 水,是城市的灵魂。为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质量,我市抓住南水北调水污染防治机遇,坚持“防治与保管”并举,综合治理流域污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7条主要河流基本保持在Ⅲ类水质以上,持续实现了鱼类稳定生长,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鱼类由河流水质最差时的5种恢复到37种;水鸟种类平均恢复率为87.3%,大白鹭、白枕鹤等20多种鸟类又重新出现在我市大部分水域。全市的水面多了,湿地多了,水鸟多了,老百姓记忆中的美好景象又重现了。
去年以来,我市对49家工业点源实施了污水处理再提高工程。台儿庄区和薛城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建成,全市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建成园区污水处理厂3座,在建乡镇污水处理厂5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万吨/日。在全省率先开展解决污水直排河流问题,新建污水管网约60公里。实施中水截蓄导用工程,先后在薛城沙河、峄城沙河、新薛河、城郭河等季节性河道上建设橡胶坝25座、溢流坝70座,既解决了20余万亩农田灌溉问题,又通过层层截蓄、生物净化、自然降解,净化了河流水质;实施“退耕还湿”,按照“治理一个流域、培育一个湿地、造就一个生态景区”的治理目标,对入河口、入湖口及河道低洼处进行生态修复保护。目前,全市在建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22个,建成县级以上湿地公园29个,湿地总面积7560公顷,引进种植水生和亲水植物400多种2130多公顷。其中,5处湿地被命名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全省最多。
积极改善空气质量,强化工业点源治理,全面推行燃煤电厂脱硫升级改造和脱硝治理,年内启动4000吨旋窑水泥脱硫工程。加强机动车排气检测,实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建立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路检、抽检制度,坚决杜绝未取得环保标志的机动车上路行驶。加强房屋拆迁、建筑工地施工、道路施工、渣土运输、企业堆场等扬尘污染点源治理工作,建立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大燃煤锅炉的治理力度,严肃查处、坚决取缔非法燃煤设施,治理烟囱冒黑烟现象。通过城区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和火电等企业脱硫再提高工程建设,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较大进步,主要污染物SO2、PM10比去年同期分别降低4.3%、15.8%。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了城乡道路环境综合整治,使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观。截至目前,全市28个重要路段和节点已开工22个,34条城区道路和交通干线已开工27条,完成道路土石方2316万立方米,包装建筑立面23.11万平方米,平改坡14.26万平方米,粉刷立面48.2万平方米,实施电力、通信、给水、供热等管线下地247公里,新建道路62.7公里,改造人行道83.68万平方米。
以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为总抓手,我市建设了一批城市生态林、绿化亮点、景观大道,优化了生态环境。通过采取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沿路栽绿、腾地建绿、空地补绿等形式,全面实施城乡道路、广场公园、重要节点的立体式绿化,努力实现林水相依、林路相连、城在林中、林拥城市的如画景观效果。目前,全市累计新增绿地342.6万平方米,栽植苗木1345.8万棵,栽植大树130.6万棵。
我市还奋力攻克市容市貌、违法建设等难点。开展了以露天烧烤等为重点的占道经营整治,引导流动摊点退路进场、进店、进院经营,实现“市容”和“繁荣”的共赢。对城区户外广告全部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体现城市特色、彰显城市品位的户外广告。管控违法建设,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大巡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既管控住违建,又避免群众抢建受损失,始终保持重点区域违法建设“零增长”。同时,不断加大投入,完善环卫设施,配置环卫车辆,提高人员待遇,全面提升城区环境卫生水平。目前,全市规范广告门头5.1万平方米;新建公厕及垃圾中转站99个。(姜爱民)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