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侯中华:参观戴村坝有感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运河之心—戴村坝的历史贡献》

    近期有幸参加了枣庄市作家协会举办的“走文化廊道、看山东发展”主题文学采风活动,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平县戴村坝不禁感慨万千,凝视着那坚固的石墙和流淌的河水,心中涌起对先人敬佩之情。

    戴村坝山东省东平县境内,是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的水利枢纽,国家水情教育基地,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坝位于东平县城东20余里,大坝横截大汶河,坝下为大清河,大坝为石结构,巨大的石料镶砌的十分精密,石与石之间束腰扣法,把整个大坝锁为一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全国共有8个省市的58处运河遗产成功入列,被誉为“运河之心”的戴村坝榜上有名。

    戴村坝与“都江堰”齐名,被誉为“中国第一坝”。始建于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的修建,主要是拦蓄大汶河水,当京杭大运河缺水时,用汶河之水向运河提供水源,其功能等同于人的“心脏”,故把戴村坝誉为“运河之心”。由于戴村坝引汶济运的枢纽作用,保障了明清两代500多年的漕运畅通,对我国南北经济交流、文化融合、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戴村坝高卓的建筑艺术,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无数的血汗与智慧。戴村坝三位一体,相互配套的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在当时经济比较落后、科学技术还不发达、无精密测绘仪器的时代是非常惊人和难以想象的。设计之巧妙、造型之美观,是我国水利史上的一大壮举。虽然历经六百余年,任洪水千磨万击,今仍铁扣紧锁,岿然不动。这充分表现了以白英为代表的我国劳动人民对治水有着巨大的力量和无穷的智慧,连自称通晓水文的清康熙皇帝也不得不叹服:“此等胆识,后人时所不及,亦不能得水平如此之准也。”1965年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山东省党政主要负责人时,他称赞戴坝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当年策划、主修这一工程的汶上人白英为“农民水利家”。

    历经沧桑而能存世的水利工程,往往因为在历史上发挥重大作用,戴村坝建坝六百年来,以其在京杭大运河南北贯通中为南粮北运提供了便利的运输通道,被中国大运河申遗考察组称为“中国第一坝”、“大运河之心”。(作者系台儿庄区作家协会主席)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3日
    上一篇:李晓文:《土地》[ 06-27 ]下一篇:龚安明:《台儿庄黑小麦》[ 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