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古城>> 传说>>正文内容
  • 古城台儿庄:马兰屯狗坟的传说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文革之前,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马兰屯镇驻地黄氏祖茔的正北200米处,埋葬有一只白狗,说起这座狗坟,与明末顺天府(今河北省)固安县令黄和置个人生死与不顾,为民除害,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呢!

    黄和,字慰川,系马兰黄氏五世祖卷公三子。幼时家贫,无钱读书,黄和就经常去附近的火神庙义塾窗外旁听。一次风雪交加,冷得厉害,不由跺脚驱寒,被先生发现,带到教室,只见他的双手被冻肿得像个馒头一样,先生问:“外面这么冷你不到别出去玩,在这里干什么?”黄和回答:“想上学可是家里没有钱,只好在外面听讲。”先生提问当堂讲课内容,没有想到年仅6岁的黄和倒背如流,丝毫无误。先生见他聪明过人,精神可嘉,连连称赞:“孺子可教也!”破例收黄和免费入塾读书。

    黄和天性孝友,量能容人而矜重名节,与朋友交,一心不变。他为诸生时,一次在路边拾得金子一锭,便在原地等候,人家回来寻找,如数归还,虽然家贫而不贪财,众乡邻对其有口皆碑。(见《沂州府志》)

    天道酬勤。黄和终于苦读成名。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乡试中举。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京会试得中进士。初授顺天府(今河北省)固安县知县。固安为京城近郊,多为权贵亲属所居。当时厂、卫专权,横行无忌,执法尤难。魏忠贤阉党的弟弟郭成,依仗哥哥在朝为官,专横跋扈,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并有人命。历任知县都不敢将其治罪,有正直官员实在看不下去,便将此事上奏朝廷,不仅无济于事,反而引火烧身,最后落得个罢官削职,甚至锒铛入狱(见《峄县志》)。万历皇帝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社稷,也不敢得罪魏忠贤党羽,只能违心发出谕旨:没有捆他的绳,没有杀他的刀。

    有了皇上的这句话,郭成更是为虎作伥,有恃无恐,欺男霸女,坏事做绝,闹得固安鸡犬不宁,老百姓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

    黄和上任后,第一件事就决定冒死为民除害。

    一日,黄和在县衙设置酒席,宴请当地乡绅名流,郭成也在被邀之列。这次名为宴请群贤共商治县大事,实则是铲除恶霸郭成的鸿门宴。

    来宾落座,黄和开言:“本县初来乍到,人地两生,今后仰仗各位抬爱,共同把固安县各项事务做好,只有这样才能上对得起皇上,下对得起黎民百姓,还望各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固安昌盛献计献策。”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黄和一一向诸位敬酒,当敬到郭成时,他故意奉承道:“听说你家哥哥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今后还要老弟在兄台面前多多美言,也好让本县早日升迁,飞黄腾达哟!来,我敬贤弟两杯。”郭成把胸膛拍地“嘭嘭”作响,满口应承,两杯酒立马干的底朝天。

    郭成不胜酒力,已带醉意。黄和见时机已到,恰到好处地结束了酒宴,带各位客人去参观粮仓。来到粮仓,黄和一边介绍情况,一边请大家实地察看。郭成平时就善于出风头,趁着酒兴,更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走在前边,指指点点竟充人物。

    郭成已进圈套,黄和暗使眼色,看仓衙役立即心领神会,触动机关,偌大的粮食折子瞬间坍塌,不偏不倚,将郭成埋个正着。黄和故作惊慌,立即带领场人等紧急进行“抢救”,等把几万斤的粮食扒开,找到郭成,这个作恶多端的家伙早已气绝身亡,命丧黄泉。

    为民除害,黄和长出了一口气,但他知道,等待他的将会是人头落地,满门抄斩。

    为了固安父老,黄和早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但他不忍心连累家人。那个年代通讯不发达,怎么尽快告知家人逃命呢?!足智多谋的他早就做好了准备。

    上任之时,他告别亲人,告别家乡,只带上简单的行囊和一条喂养多年的大白狗。这条狗对他十分忠诚,黄和便把一家人的性命全都托付在这条狗身上。他把早就写好的家书一封,装进一小竹筒内,用蜡封口,系在狗脖子上,并对其耳语一番。俗话说狗通人性,这话一点不假。大白狗伏在黄和脚下,亲了又亲,最后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吱吱”地叫了几声,出得县衙大门,立马狂奔起来。

    送走了大白狗,黄和进京请罪。见到皇上总般如此将情况细说分享,万历皇上听后“哈哈”大笑说:“你没有违背我的旨意,用绳捆他,用刀杀他,这纯属意外,眹赦你无罪。”其实皇上明白,黄和是故意为之,正好也解了他的心头之恨。魏忠贤一伙虽然心存愤恨,但也只好打牙肚里咽,干吃了一个大大的哑巴亏。

    大白狗一路跋山涉水,昼夜兼程,5天后的夜间回到千里之外的山东马兰屯,连饿加累,连叫都没有叫一声,瘫倒在家门口。天亮家人开门,只见黄和带走的大白狗躺在门前,用手一试,已经断了气,发现脖子上栓有一竹筒,赶紧打开,这才知道灾难来临了。大白狗忠义,为保主人一家,献出了性命。黄和家人用上好棺木,将其厚葬于祖茔之侧,并在坟的四周立有四块石柱,加以保护。然后草草收拾一下,举家逃亡他乡。

    黄和虽然官仅七品,但敢于秉公执法,为民除害,深得百姓爱戴和皇上赏识,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三月十四日,皇帝颁发编号为“壬字一百二十一号”圣旨,嘉奖黄和为“国之良吏”(清同治十二年刊行的《马兰黄氏族谱》对该圣旨有记载,圣旨原件现在亦保存完好)。

    黄河不畏强暴,业精于勤,政绩突出,实为不可多得人才,因而得到朝廷重用,升任户部福建主事,转户部江西司主事署员外郎,又转户部山西主事署郎中事。后调任陕西临洮府知府。时值荒年,黄和开仓放粮,其妻变卖首饰,设粥棚救活饥民无数。又任陕西按察司潼关兵备道副使。明天启二年(1622年),皇帝封其家室。黄和素以勤政爱民、仁德抚军、致使军畿民安,又诰中宪大夫,总理陕西马政,苑马司卿(从三品),晋授中大夫,未久致仕归里。寿七十之时,峄县人褚德培送“秉宪名臣”木匾一块。妻龚氏累封恭人,加封淑人。

    马兰黄氏族人每逢年节上坟时,也都会给大白狗焚香烧纸,以示感激。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不明就里之人经常组织学生和革命群众前往狗坟处,进行阶级教育,对狗坟进行错误批判。文化大革命时期,狗坟被红卫兵毁掉。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狗坟遭受了不公正的遭遇,但是,马兰狗坟的故事还将会在人民群众中世世代代口耳相传,因为在狗坟的故事中,传承的是黄和不为强权,敢于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黄振)(注:马兰屯狗坟的传说已被批准为枣庄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