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撰“中国大运河颂”全文487字,共分四段,第一段主要讲述大运河的功能,流经区域和文化遗产;第二段主要讲述大运河的沿革和历史变迁;第三段主要讲述先民智慧和今人应尽的责任,歌颂长城与大运河的两大世界奇迹;第四段主要讲述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民同心同德,人人为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第一段:运河流淌,纵贯京杭;商运物流,运载漕粮。名城古镇,黎民心欢畅;珍贵遗产,文化大长廊。留历史遗迹,融山色湖光;便舟楫之利,育鱼米农桑。运河沿岸,文明辉煌;南笛北管,民族音响。四大名著,文化之光;南拳北腿,中华脊梁。听船工号子,谱神州华章;纵一河六省,横五水通航;如此漕运,让人遐想!
第一段概述如下: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持续利用时间最久的人工河道。大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六省二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蜿蜒数千里,成为神州大地上贯通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不仅哺育了沿岸的子子孙孙,更将燕赵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共同熔铸着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史诗,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变迁,促成和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统一与和谐。大运河不仅是物质的,更是文化的。它从南方流到北方,从古代流到今天,流通着数不清的生活资料和宝贵财富,更孕育着无数同样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催生了一座座珍珠般闪耀的名城古镇,向世人展示着世世代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创造。大运河流经地区那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传统曲艺、传统体育、游戏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节庆等都是大运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运河两岸人民世代创造的精神积累,是运河流域人民两千多年文化与智慧的积淀与浓缩。
第二段:夫差争霸,邗沟凿航。战国惠王,迁都大梁;开鸿沟连黄淮,成枢纽水运网。秦灵渠岭南至,汉漕渠功能强。魏晋南北朝,连年战火响;逐鹿群雄起,诸渠开凿广。隋炀工程大,龙舟浩荡荡;纵贯五千里,南北水运长。隋开大运河,受益在宋唐;清明上河图,汴京四渠忙。元明国力强,运河贯京杭;北引白浮泉,一泻至余杭;分流南旺湖,水柜蓄泉广;设闸会通河,泉河济运畅;帆影交相依,渔火照河光;往来船樯拥,辐辏车马忙;文人酬唱合,骚客诗意狂。清末漕运废,缺水又断航;船舶绝踪迹,污水乱排放。走过历史,历尽沧桑;新中国成立,迎来了曙光;改革开放,国富民强;党民同心,为运河导航;让古老运河,南北帆樯扬。
第二段概述如下:大运河是人工开凿的通航水道。唐朝以前称为沟、渠、漕渠、漕河、运渠、宋代开始有运河之称,元明以来渐成通称。中国大运河开发,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第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二、隋唐宋时期,第三、元明清时期:我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第一条有确切开凿年代的运河,是吴国开凿的邗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为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开凿了这条南接长江,北入淮河的运河,后世屡经改道修整,一直是沟通江淮的主要运河。开邗沟后四年,吴又在“商鲁之间“开凿菏水,沟通了泗水和济水,即沟通了当时的黄河、淮河两大水系,并成为鸿沟水系建设的前奏。战国时期,魏惠王迁都大梁(今开封)后开凿的鸿沟是中原地区沟通黄河、淮河的最重要的运河,沟通了黄河、淮河之间的济、汝、颍、涡、睢、泗等河,形成了以鸿沟为干渠的水运交通网,鸿沟后演变成隋唐宋大运河最重要的一段。秦在统一中国的进程中重新整治、改善先秦留下来的运河,并开凿灵渠,将运河水系,推展到岭南地区。灵渠的开凿,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在我国水利发展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两汉时期,为解决关中漕运问题,汉武帝听从大司农郑当时的建议,征伐数万士卒,引渭水,修建漕渠,既行漕船,又可灌溉。这是两汉中期国力鼎盛时期的一件治国安邦的重大举措。关中漕渠的兴建,为隋广通渠之建成奠定了基础。
东汉末建安年间,曹操为了征伐乌丸和控制河北地区,主持修建了枋头堰,开凿了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华北平原上增添了一条贯通南北,起自河南淇门东北直达今天津并东抵滦河下游的水运航线。为加强邺城与四方的联系,曹操还开凿利漕渠,引漳水入白沟。使邺城成为南北水运的枢纽和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曹魏时期白沟、平虏渠、泉州渠的开凿,对后来海河水系的形成和隋永济渠的开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外,东吴孙权于赤乌八年(245年)开凿起于小其(今句容)至云阳(今丹阳)的破冈渎;孙权末年,修治了秦代开凿丹徒(今镇江)至云阳的水道。这些工程,为隋统一后修治、开凿江南运河奠定了基础。
第二隋唐宋时期:隋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运河的大发展时期。隋朝的建立,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全国重归统一。随着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和南北文化交流,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的大运河的开凿成为可能。
隋初建都大兴(今西安),因渭水流浅沙多,不利航行,为解决都城的漕运问题,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四年(584年)自大兴城西北凿渠,引渭水东流注入黄河,名“广通渠”。开皇七年(587年)为平陈需要开山阳渎。
隋炀帝即位后,为进一步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同江淮经济区的联系,增强北方边防力量,下令营建东都洛阳,同时着手疏凿,兴建各段运渠工程。大业元年(605年),首开通济渠。渠分二段凿成:西段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循东汉张纯所开阳渠故道,由偃师至巩县的洛口入黄河;东段自板渚(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东流。经今开封、商丘、永城、宿州、泗县、泗洪,至今盱眙对岸入淮。与此同时,隋炀帝“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大业四年(608年)用兵辽东,又开永济渠,引沁水与清水、淇水相接,以下大致循白沟故道及今南运河,至今大清河折入漯水(今永定河),直抵涿郡治所蓟县(今北京)。大业六年(610年)重新修凿京口(今镇江)至余杭(今杭州)的江南河。至此,南北大运河告成,全长2000余公里,形成了以政治中心长安、洛阳为轴心,向东北、东南扇形辐射的水运网。这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赞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此波。若无水殿龙宫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代建都关中,漕运线路与隋代基本相同,没有较大规模开凿新运河,主要是对隋代遗留下来的运河加以疏浚、整理、扩建。
北宋定都汴京,在后周对汴河整治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大规模的治理,使其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水路运输动脉。与此同时,大力整治、扩建了惠民河、广济河和金水河,使之与汴河一同在汴京交汇,构成了著名的“汴京四渠”。而开封因城临汴水而名为汴河,隋唐时就是南北交通的枢要之区,至北宋建为国都,更居举足轻重的地位。汴京的繁华盛况,可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一见。因此,后人有“隋朝开河,唐宋受益”之说。
南宋时期,是浙东运河发展的重要时期。
第三:元明清时期。南宋末年,黄河泛滥溃决,先夺泗入淮,又夺淮入海,导致原有运河河道多淤浅,不能通航,南北诸运河只有江南运河,淮南运河以及御河(今卫河)部分河段尚可顺利行舟,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需要大批江南漕粮。因河海陆运载,反复装卸,费时费力,劳资甚巨。因此,在原有运河的基础上,开凿穿山东而取直北上的运河河道,成为元代运河建设的关键。
元世祖十八年(1281年)至二十年(1283年)间,开凿自济州(治任城,今济宁)至安山的济州河,引汶、泗水为源,汇流到济州城西分流,南入泗、淮,北汇济水(又称大清河),全长75公里,南来漕船自淮溯泗,由此河出大清河至利津入海,转趋直沽。因仍有蹈海之险,后又改在东阿起岸,陆运一百公里至临清,入御河,以达京师。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根据寿张县尹韩仲晖、太史院令史边源等的建议,开凿了起自安山西南济州河,北经寿张、东昌(今聊城)至临清入御河的运河河道,全长125公里,元世祖赐名为“会通河”自后江淮漕粮可由水路直抵直沽。但通州至大都一段仍需陆运,路虽不远,亦颇费力。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采用郭守敬的建议,引昌平白浮泉及西山诸泉水为源,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至和义门入大都城内,汇为积水潭(今什刹海),再循金代运粮河旧道,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今潞河),全长82公里,次年告成,命名为“通惠河”。至此,南起杭州,北抵大都的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
元代的会通河、济州河通运并不理想,其原因一是经常遭受黄河北决的冲毁,漕运受阻;二是水源不足,不胜重载。所以终元一代,漕粮多以海运为主。
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漕运为国家急务。永乐九年(1411年),命工部尚书宋礼主持修浚运河,用汶上老人白英策,在东平县东戴村(今汶上县东北)筑坝(就是著名的戴村坝),遏汶水入南旺湖分流南北济运,于沿岸设置安山、南旺、马场、昭阳四湖为水柜,“柜以蓄泉”,西岸设陡门,“门以泄涨”,在会通河全线设闸,故又称“闸河”。又为扩大水源。广引鲁中山地诸泉入运,资以济运漕,故又有“泉河”之称。永乐十三年(1415年)运河大通,“逮会通河开,海陆并罢。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此后,为避开徐州至淮阴300公里一段的黄河之险,从明代中叶至清康熙中的百余年间,不断在这一代开挖新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开南阳新河,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泇河竣工,天启三年(1623年)开通济新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开中河。从明代中叶至清康熙中,前后百余年,终于使京杭大运河全线基本为人工河道,全长1900多公里,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其后数百年间南北水运大动脉。元、明、清时期,会通河段聊城运河两岸帆樯如织、商贾云集、会馆林立,以发达繁荣的商业著称于世。其所辖的临清市,阳谷县张秋镇可与江南的苏州、杭州相媲美,史有“南有苏杭,北有临张”之称;东昌府又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这些记述都充分说明了聊城在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
及至乾隆后期,尤其是嘉庆、道光以后,疏于河工,使运河艰涩日甚一日。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北徙,穿运挟汶而东,经东阿、历城,由山东利津入海,安山以北运河遂涸。同治年间漕粮改以海运为主,仅十分之一仍由河运。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颁布停漕改折命令,漕运停办。运河日趋残破。
民国时期,曾对运河进行过局部的整治。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将京杭运河列为重点发展的内河航运主干线之一,对运河进行了综合整治与建设,运河两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运河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第三段:先民兮,集体智慧兴水利,黄金水道大奇迹,政权兴衰与交替,文化遗产留后世。今人兮,文化遗产要珍惜,保护传承有意义,运河申遗齐努力,造福万代功劳记。先民智慧功,横震世界起,九州长城最,寰宇河第一!
第三段概述如下: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创造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古人根据运河各段的具体条件,做出了各具特色的高水平的工程规划,综合解决了汇水、引水、节水、行船、防洪等难题,建设了多个复杂的工程系统,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卓越成就。
中国大运河以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上的伟大作用,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大运河文化。她与万里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留住大运河昨天的美丽,创造大运河明天的辉煌,是我们今天不容推卸的责任。
第四段:运河申遗,贡献力量;笔歌墨舞,丹心向党。抒豪情之壮志,颂运河之华章;凝华夏民众心,聚和谐之能量。时兮,运兮,党民欢唱!运兮,时兮,再铸辉煌!
第四段概述如下:欣逢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际,我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之一的一名艺术家,以书法艺术的形式历时年四多创作展出了178幅巨作(已展完10个城市),其作品内容以反映运河沿岸城市的历时变迁、人文景观、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水利建设、交通环保、申遗意义和当地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关怀下,运河沿岸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稳定、腾飞与发展,以此唤起广大民众的良知与保护大运河的意识。愿人人都以迎奥运办世博的热情,为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时逢和谐盛世,党民同心,让中国大运河恢复往日的辉煌,造福于子孙万代。
(孙旭明:字晓阳,号沧龙,狮缘斋主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孙先生书法,篆、隶、楷、行、草兼擅,其作品“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心经"、“金刚经”都是书法中的精品,五体千字文长卷其书法作品更是世上罕见的绝世之作。 作者曾在2011年10月26《台儿庄运河文化》第三期上发表了《中国大运河颂》。这篇为《中国大运河颂》的概述。)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