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摄影报道:古城台儿庄网站记者赴道教名山---三清山采风(1)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三清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距玉山县城50公里,距上饶市78公里。为怀玉山脉主峰。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巅”而得名,三峰中以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三清山是道教名山,风景秀丽。1988年8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9月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2008年7月8日,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三清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清山成为中国第七个、江西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2011年9月6日三清山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三清山风景区总面积229平方公里,中心景区71平方公里,主峰玉京峰海拔 1819.9米。山体平面形状酷似荷叶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南北长12.2公里,东西宽6.3公里。由于造山运动,断层密布,山体抬升,沟谷不断下切,加上长期风化侵蚀和重力崩解作用,形成了奇峰千仞,幽谷万丈的山岳奇观。有名可数的有六十四座奇峰,大自然中罕见的十大绝景,象朵朵莲花绽放天际。
           三清山是道教名山,"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质朴原古的道教建筑艺术是其精神财富之一。同时,她又是一座富于革命传统教育意义的名山,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率领的红十军在此创建了闽浙皖革命根据地,北上抗日受到七倍的敌军阻击。方志敏顽强地坚持战斗,指挥粟裕率部突围,自己带领伤病员队伍,最终因天寒地冻、弹尽粮绝而在怀玉山不幸被捕。  
           由于交通不便,三清山在开发以来的近20年时间里,一直不热闹。但就是这个"养在深闺"的三清山,在地球漫长的变迁史中,由于未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奇迹般地保存了各种地貌的类型,并"收藏"了大量的古老孑遗植物。奇美的花岗岩峰林地貌获得了世界自然遗产专家的青睐,他们的评价是:在提名地22950公顷范围内,记录了几乎是连续10亿年的地质演化史,是国际上研究地球历史和扬子、华夏古板块构造的最佳地段;具有规模宏大、造型绝特的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是花岗岩山岳峰林地貌的一个天然博物馆。
              北宋宁真宗笃信道教,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时,在三清山一带开始出现成批 的道教建筑。方士们为了纪念葛洪开山之功,在山上建起了葛仙观[1],内中供奉葛仙翁和李尚书石 像;同时建起的还有福庆观、灵济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方士们在天门峰的悬崖之上,用天然花岗岩雕干砌成一座六层五面的风雷塔,此塔历尽千年风雨,至今巍然不动,被誉为三清山上道教建筑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元时,朝廷把道教当作控制汉民族的思想武器,道教进一步受到重视。此时三清观内出现了信奉全真派的方士(出家), 他们专门从事道教活动,多时达几十个人;更多的方士则信奉正一派(不出家),他们受道教经典戒规约束,谙熟各种醮祷仪式,在民间从事道教活动:一为从事 阴事,超度亡灵,如做功德、关殓等;一为从事阳事,如打醮等。据元人鲁起元在《游三清山 记》中说, 此时三清山正在大动土木,扩建三清观。观内供奉石刻石仙君、葛仙翁、李尚书、金 童、玉女、潘元帅神像;山上景物、地点也以道教称谓命名,如仙人桥、雷公石、判官石等等。
             三清山有"露天道教博物馆"之称,道教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景区内保存完好的大批 道教古建筑群是我国保存比较系统、完善的一 批珍贵文物。 三清山道教古建筑群在总体布局上,构思 奇妙,多样而统一,这与道家总体思想宇宙观 是分不开的。遍布全山的古建筑,共有230多 处,有条不紊,形成一个奇妙的有机总体,这 个总体就是道家太极八卦图的模式。即以三清 宫为一个中心(无极),前后两殿象征阴阳二 极(太极),围绕着这个中心的各部景点建筑 物向四面八方辐射,并与自然景观巧妙的交织 在一起,相互因借,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突 出地体现了道家宇宙观。 (杨成骏)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