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对于提升运河古城的文明形象,统筹城乡发展,加速转型跨越、全面建设文明幸福台儿庄具有重要意义。台儿庄区对实施“乡村文明行动”高度重视,着力打造文明运河古城,为此记者采访了台儿庄区委副书记、区长王辉。
王辉介绍说,“乡村文明行动”开展以来,台儿庄区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活动办公室,从相关单位抽调5名同志集中办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了实施细则、考评细则,对全区“乡村文明行动”作出了周密安排。到今年底,台儿庄区50%以上的村要达到区级文明村标准,到2015年底实现“活动全覆盖、村村有新貌”的目标。
“乡村文明行动”实施以来,台儿庄区积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区财政、住建、农业等部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重点做好中央、省、市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城镇规划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争取工作,着力破解“乡村文明行动”的资金瓶颈。
在督促考评方面,台儿庄区也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区文明委对全区所有行政村(社区)进行调查摸底,按照一、二、三类进行划分,确定了2012年必须完成工作任务的101个行政村名单。同时,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初步明确了30个示范村。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区委、区政府与镇街、区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把“乡村文明行动”开展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全区各级各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常委帮包镇街、区直部门帮包示范村居制度。
王辉说,今年初以来,台儿庄区的“乡村文明行动”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重点活动。
一是围绕优化农村环境这个“切入点”,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一建四改”(建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四通”(通路、通电、通自来水、通宽带网)为重点,以“一有”(有必要的文体场所和文体设施)、“五化”(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为目标,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今年年初以来,农村新增硬化道路1.7万平方米,新安装路灯94盏,新铺供水管道3.6万米,新配垃圾桶20个,改水改厕改灶改圈94处,植树11.9万株、新增公共绿地2.3万平方米。
二是围绕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这个“关键点”,深入开展“古城重建,文明先行”活动。广泛开展了 “十佳文明社区”、“十佳文明村居”、“百佳文明市民”、“百佳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台儿庄好人”等形式多样的评选活动。这些评选活动紧密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有效促进了农村文明新风建设。
三是围绕繁荣发展农村文化这个“基本点”,全面加强设施文化惠民工程。各镇街的文化站都配备了文化专职干部,成立了各种协会,如农民体育健身协会、农村书画协会、农村唢呐协会等涉及10多种门类80多个团体,协会人员达600余人,特别是农村唢呐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区有唢呐班100多家。这些民间文艺表演队伍常年活跃在农村,实现了基层文化活动的经常化、大众化和特色化。台儿庄区还坚持把农家书屋建设列为“乡村文明行动”重点项目之一。目前,已累计建成农家书屋211家,覆盖了全区100%的行政村(居),率先完成“十二五”建设任务,有效地满足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孔令合)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