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我的校长历程》作者:单立强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两千年的八月份,接到组织的调令,从党校副校长调任区职业中专学校校长一职。虽然级别不变,由副职转为正职,也算是组织重用吧。然而,当我踏入这所中专学校时,可看到的一目却让我傻了眼。学校有教职工150多人,在校生却只有区区200多名,一个老师教不到两名学生。教师被社会戏称为博导,博士生导师带的学生都比我们的多。那几年由于受国家政策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习俗的影响,普高热。职业教育一直存在招生难的困境。学校没有生源,长期困扰职业教育的发展。学校面临撤销还是合并的选择之间,人心惶惶,队伍松散,教师没有干劲,职业学校前途渺茫。区财政只保教职工的工资,没有办公经费。外欠帐较大,要帐人员时常堵门,严重影响学校的办学。

    我梦寐以求想当个好校长,今天这个校长怎么当?这不由让我想起了,我的高中校长一一枣庄市第六中学的张汉英校长。我在那读高中时每次见到他,他总是那样和蔼可亲,关心我们每一个人。慈祥地问这问那,了解学生们的疾苦。当知到晚自习时间太短,我跟本做不完做业时,他就把办公室的钥匙交给我,让我安心学习。到冬天,他把炉子火烧的旺旺的,室内暖暖的。校长和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关怀,鼓励我考上了大学。今天我站在这个岗位上,怎么当好这个校长呢?

    开弓没有回头箭。经过认真摸底了解情况,只有招来学生,学校发展了才能消除困难。于是就找来了学生和家长,摸清了生源不足的根本原因,“学无用武之地,关键在出路”。出路在哪里?出路在工厂,在企业,在车间。下一步就是找企业,为学生打通就业的门路,实现学生就业梦。于是我南下北上,东征西讨。托关系找朋友联系大企业,找世界500强。找山东的海尔,海信,澳柯玛等。与他们签合同,给他们培养合格的工人。学校既是学生的代理人,学生遇到困难学校出面解决,又是企业的管理者,帮助管理学生。在学生和企业间,架一座桥梁。有一次学生中出一工伤事件,学校主动联系企业,联系当地劳动部门,妥善解决,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出路打开了,生源也逐渐多了起来。二零零三年以后在校生突破3000人,成为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我们的办学经验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现代教育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宣传推广。单位受到了各级表彰,成为“省信息优质服务单位”,“市突出贡献单位”,“市招生先进单位",“市职高升学先进单位”,“市精神文明单位”。先后通过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的两次验收,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在全市职业教育中脱颖而出。时任市委书记的马金中同志做出批示,要求“全市职业教育学习台儿庄区职业中专的办学经验”。我个人也受到省教育厅授予“先进个人”,市委市政府予以嘉奖,被市教育局评为枣庄市十佳校长,再次当选为区级人大代表。

    虽然已过去20多年了,回顾那段历程。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向榜样和先贤们学习,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看到今天学校的蓬勃发展,和学生们的成长,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单立强:原中共台儿庄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职业中专校长)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上一篇:《乡下》作者:黄晓玉[ 04-14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