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台儿庄区参展项目确认为2项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9月6日至10日在台儿庄古城举行。 经筛选,确认台儿庄区非遗项目《贺氏砖刻佛造像》、《运河梁氏石刻脸谱技艺》参加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枣庄展区特装展和标准展位,望社会各界人士前去参观。 符项目简介 1、《贺氏砖刻佛造像》项目简介: 砖刻作品一汉画像石拓片为蓝本,加以西画印象派的艺术手法,但求大象,不追细处。印证了佛经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面部以简单的点、面来表现,让观者有想象的空间,做到以无像胜有像的效果。然后以小楷落款略作点缀,以增强文化气息。应该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品。 贺氏砖刻佛造像在贺氏祖辈砖刻的基础上吸收了篆刻、剪纸、汉画像石、木雕、版画、敦煌壁画等艺术门类的艺术风格与工艺技艺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作品分为佛像类、瑞兽类、飞天类三大类。在继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又融入了时代的审美观。由原来单一化,吸收商代青铜纹、战国彩陶纹、汉代画像石、唐代佛像等艺术精华,形成砖刻佛造像独特的艺术风格。砖刻佛造像,手法形式多样,技术技法丰富,各具神态、恬静高雅、朴实无华,是佛教文化的传承载体。 砖刻佛造像构图整体性强,刀法简明稳健,豪放朴实。手法形式多样,技术技法丰富,各具神态、恬静高雅、朴实无华,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在继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又融入了时代的审美观,由原来单一化,而吸收商代青铜纹、战国彩陶纹、汉代画像石、唐代佛像、篆刻等艺术精华,形成砖雕佛造像独特的艺术风格。 《贺氏砖刻佛造像》传承人贺强近年来成就。 2008年,枣庄市八卦阵协会秘书长; 2009年,枣庄市书协会员; 2012年,北京走进崇高书画院特邀篆刻家; 2012年,枣庄市书画商会副院长; 2012年, 台儿庄区陶瓷艺术研究学会秘书长。 2010年,“交通杯”台湾·枣庄海峡两岸书画交流展参展奖; 2012年,第二届台湾·枣庄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交流展参展奖。2009年、2000年、2001年枣庄书协年展,临书展。 2012年,枣庄市市级非遗贺氏刻佛造像项目传承人。 2011年枣庄市建市五十周年群众美术展入选奖。 砖刻佛造像技艺。把祖传贺氏刻佛造像技艺发展成为较为成熟的手工技艺。在2012年 “手艺山东”传统技艺展示台儿庄展区,中国手工艺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潘鲁生的称赞。 2、《运河梁氏石刻脸谱技艺》项目简介: 脸谱历史悠久,起源于5000多年前的面具,脸谱将图形直接画在脸上,而面具把图形画在或铸在别的器具上面,再戴在脸上,在中国的古代,祭祀活动中有巫舞和傩舞,舞者常带面具。古代的面具上具有简单的符号,“观念符号”和“表情符号”,用来表示达到某种特定的观念或表情。大家看到的脸谱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工艺美术性脸谱。这类脸谱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思维想象,艺术加工,广泛用石、木、竹、剪纸等艺术雕刻成的工艺品。另一类用编织、刺绣等手法制作的脸谱或在人的脸形上直接用手绘制出的脸谱,它们形态各异,色彩图案变化多样,这类脸谱是根据剧情和剧中人物的需要,用夸张的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图案和纹样。 梁化中,1965年生,梁氏85代孙,台儿庄古城西门桥人,笔名梁柱,长期从事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为继承先辈传统工艺,经常寻访并挖掘京杭运河沿岸城市传统文化,在努力挖掘台儿庄运河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展现运河石刻脸谱艺术文化。当前,已刻运河石刻脸谱一千多块,汇成运河石刻脸谱100米长卷展现了运河文化,运河石刻脸谱是在运河梁氏脸谱面具上经过几代先辈工艺技艺的经验积累,其制作程序如下:第一,要先雕塑模具,而且一脸一面,不雷同。第二,用纸脱胎成型。第三,粉饰与绘画。第四,涂漆、编扎。第五,装饰美容。而运河石刻脸谱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在剪纸上吸取精华,运用刀刻代替剪纸法制作而成。(龙 峰) 上一篇:枣庄39中荣获2012年全市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图)[ 08-25 ]下一篇:放歌湿地迎非博---台儿庄区青年歌手大奖赛圆满成功(图)[ 08-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