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台儿庄区泥沟镇:红韵匠心绘新篇,古韵乡愁焕生机(图)(侯中华 贾继伟 杜辉)在台儿庄区泥沟镇,红色基因与乡土文脉交织,勾勒出一幅独具韵味的乡村振兴画卷。这里既有革命先辈留下的精神火种,又有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更有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的美丽乡村。 文武夹坊村,如同一座鲜活的历史博物馆与活力引擎。青砖黛瓦间,历史学家胡绳武故居静静伫立,青年读书会教室保存完好,诉说着往昔峥嵘岁月,成为红色教育的生动课堂;十路少林拳宗师杨秀山同样出身于此,他所传承的杨氏少林拳更是夹坊村武术文化的璀璨明珠。杨氏少林拳融合了少林武术刚猛迅捷的特点与独特的技法精髓,招式古朴实用,讲究以气催力、以形导气 ,注重实战性与强身健体功能。在过去,这套拳法不仅是村民强身自卫的技艺,更是邻里间相互切磋、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夹坊麦武田园以“武韵麦香·活力夹坊”为核心品牌,聚焦“武术文化+农耕文明”深度融合,专门邀请杨氏少林拳传承人担任武术教练,在园区内开设武术体验课程,让游客亲身体验杨氏少林拳刚柔并济的独特魅力。园区构建起集“生态农业+武术体验+创意旅游+拓展训练”于一体的农文旅体融合亲子游乐园。家长带着孩子体验传统农耕,在武术教练指导下习练拳法,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这里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武学底蕴,还走出了众多杰出人物。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龙门大队政委李浩、开国将军王六生(1945年鲁南军区政委)的警卫员刘文成等,他们从夹坊出发,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成为夹坊的骄傲人物。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民居,与田园里的热闹场景,处处彰显着新农村建设的多元成果。而魏延年土陶工坊里,匠人指尖翻飞,一团团陶泥在烈火中涅槃,化作精美陶器。这些承载着传统技艺的土陶,不仅是镇域特色文化的符号,更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为村民拓宽了增收之路。 滕楼银杏树庙前,古老的石碑见证着岁月变迁,斑驳的字迹里藏着无数故事;泥沟村的老槐树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东黄庄村李常平蓝印花布作坊在古朴的氛围中传承。蓝白相间的印花布,带着草木的清香,以创新设计融入现代生活,深受游客喜爱。张山头民俗馆、晒米城遗址、柱山等地,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相得益彰,为乡村文旅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为守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泥沟镇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兰褀剪纸灵动的纹样、根雕艺术的鬼斧神工,都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同时,对古文物遗址进行精心保护,让历史文脉绵延不绝。 当台儿庄作家协会和抖音联盟红色文化采风团走进泥沟镇,他们用文字与镜头,从独特视角展现泥沟镇的红色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成就。作家们在故居中感悟革命精神,将动人故事化作笔下的篇章;抖音创作者们穿梭于非遗工坊与美丽乡村,用短视频让泥沟镇的魅力在网络上传播,吸引更多人走进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 泥沟镇正以红色教育铸魂,以非遗传承塑形,以文旅融合赋能,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古老的乡土大地正绽放出 全新的光彩。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上一篇:台儿庄文化采风团走进泥沟镇,探寻历史与红色记忆(图)[ 05-18 ]下一篇:【今天】“台儿庄区传统武术训练基地”在台儿庄古城国术馆揭牌[ 05-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