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忆孙晓楼先生》作者:王琪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忆孙晓楼先生》

    在艺术的漫漫征途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于我而言,80年代初与著名花鸟画家孙晓楼先生的交集,便是我艺术生涯中最为珍贵的记忆。

    那是一个春风沉醉的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去往马兰道庄田埂里。我怀揣着对国画的热爱与懵懂,踏入了著名花鸟画家孙晓楼先生的家,也由此开启了与孙先生的师生之缘。彼时的孙先生,已是花鸟画领域的中流砥柱,其作品风格独特,笔墨之间尽显自然之神韵,在画坛久负盛名。

    初次见到孙先生,是在他的画室。画室不大,却堆满了画稿、书籍与笔墨纸砚,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孙先生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他正在画案前挥毫泼墨,笔下的花鸟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跃出纸面。见我进来,他停下手中的笔,微笑着招呼我坐下,那笑容如春风拂面,瞬间驱散了我内心的紧张与拘谨。

    在随后的日子里,跟随他学习花鸟画。孙先生的教学方式独特而富有启发性。他从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鼓励我们深入生活,观察自然。他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才能在笔下描绘出动人的作品。”为了让我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孙先生经常带领我走出画室到乡村田野观看大自然,教我如何取景写生。

    还记得有一次,我们来到了郊外的一处荷塘。夏日的荷塘,荷叶田田,荷花绽放,蜻蜓在水面上翩翩起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孙先生站在荷塘边,手持画笔,一边观察,一边为我们讲解绘画的技巧与要点。他告诉我们,画荷花要画出它的神韵与气质,不仅要描绘出花朵的形态,更要表现出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在孙先生的指导下,我们纷纷拿起画笔,试图将眼前的美景定格在画纸上。然而,由于缺乏经验,我们的作品总是不尽人意。孙先生并没有丝毫的责备,而是耐心地为我们一一指点,从构图、笔墨到色彩的运用,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我们受益匪浅。

    除了写生,孙先生还非常注重对传统绘画技法的传授。他认为,传统是艺术的根基,只有深入学习传统,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画室里,孙先生常常拿出自己珍藏的古代名家画集,与我们一同欣赏、分析。他为我们讲解历代名家的绘画风格、笔墨特点,以及他们在艺术创作中的创新与突破。通过对传统画作的学习,我们不仅领略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博大精深,也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为自己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与孙先生相处的日子里,我不仅在艺术上得到了他的悉心指导,更在为人处世方面深受他的影响。孙先生为人谦逊、和蔼,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如同自己的子女一般。他从不摆大师的架子,总是与我们平等交流,耐心倾听我们的想法与困惑。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艺术家应有的品德与修养。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学生的无私奉献,都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然而,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间,80年代的美好时光已悄然逝去。如今,孙晓楼先生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教诲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每当我拿起画笔,仿佛还能看到他站在我的身旁,微笑着为我指点迷津;每当我欣赏他的作品,都能感受到他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以及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艺术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孙晓楼先生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一位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他不仅将自己的艺术才华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我们,更将他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传递给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学子。他的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们在艺术海洋中前行的道路。(作者:王琪,号(浙水人家)写于2025年9月20曰)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上一篇:《秋》作者:单立强[ 09-20 ]下一篇:没有了!